卡夫卡与少数族裔文学
【文章目录】:
一“我的希伯莱语名字是阿姆谢尔”
二写作的不可能与可能
三“希望成为印第安人”
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艳兵;卡夫卡的中国情结[J];德国研究;2004年03期
2 李柳枫;;论卡夫卡的身份焦虑[J];文学教育(上);2011年04期
3 翟维;;论《圣经》对当代犹太作家创作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S3期
4 张晶晶;;从奥兹克的复调叙事看美国犹太作家的创作困境[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5年02期
5 赵燕蕊;;浅析埃娃.梅纳瑟小说《维也纳一家人》[J];青年文学家;2016年35期
6 任长明;;美国犹太作家的双重身份认同[J];金田;2014年02期
7 乔国强;;美国犹太作家笔下的现代城市[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1期
8 夏政;;当代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扎克[J];山东外语教学;1988年02期
9 洪天富;;联邦德国文坛上的一支生力军——刍议俄罗斯裔犹太作家的创作[J];当代外国文学;2019年01期
10 张懿;;美国犹太作家笔下的两性意识[J];芒种;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张莉;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3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5 施锦芳;文化的融合:辛西娅·奥兹克小说中犹太道德观和西方美学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吴莉莉;库切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及灵魂拯救[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昌瑞红;当代美国犹太作家笔下人物的身份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裴云雁;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研究《接骨师之女》[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3 张彧;当代犹太作家的异国形象塑造[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燕;维也纳城市文化与现代奥地利犹太作家[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5 张玲;后现代视角下的身份认同:《梦娜在希望之乡》[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会凤;潦倒的父亲,沉寂的声音[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吕若婷;卡夫卡《城堡》—通向未来世界的一个预言[D];云南大学;2013年
8 谢曼丹;卡夫卡小说《失踪者》中的权力形态及其运作[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9 尹邦彦;中性书写[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10 韩文杰;《失踪者》叙事艺术探析[D];云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7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8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