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特拉克尔诗歌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16:12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是奥地利表现主义诗歌先驱,他一生只出版了三部诗集,却成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五大德语诗人之一。特拉克尔诗歌的一大特色在于其塑造的意象体系,其意象的组合往往超出日常经验,是诗人主观意绪强烈又隐晦的表达,体现出鲜明的表现主义特征。本论文以特拉克尔生前创作的全部诗歌为研究对象,对其意象体系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主要介绍了特拉克尔生平及其创作概况,综述国内外关于特拉克尔诗歌的研究现状,阐述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正文将从诗歌中最突出、出现频率最高的三大类意象入手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分析特拉克尔诗歌中人物意象之间的关联,指出众多人物意象其实是三种最重要的人物意象:“我”、妹妹、母亲的客观化变体,而这三种意象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投射。在此基础上,论文深入发掘了三种人物意象的情感意蕴,罪、欲、恨与爱的对立交织构成特拉克尔诗歌的独特情感表达。第二章从诗集中最重要的六种色彩意象着手,分析了这些色彩的超验性质和对立意义,并阐述了色彩意象体系所表达的罪与赎罪的主题。第三章在分析宗教意象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宗教意象的两重矛盾,第一重矛盾是基督教意象和希腊宗教意象...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特拉克尔及其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自我投射的人物意象
第一节 人物意象的文本呈现
一、角色多变的“我”
二、“妹妹”:我的镜像反映
三、“母亲”:我的黑暗剪影
第二节 爱的幽暗表述
一、爱与罪的杂糅
二、爱与性的痴缠
三、爱与恨的纠葛
第二章 超验对立的色彩意象
第一节 光怪陆离的色彩体系
一、红与银:腐烂的色调
二、黑与白:沉寂的色调
三、蓝与金:灵性的色调
第二节 “罪”的双重阴影
一、个人血罪
二、人类之罪
第三节 向死而生的还乡路
一、逝去的田园牧歌
二、时光回溯
三、终极之路:死亡
第三章 矛盾交织的宗教意象
第一节 宗教意象的二元表现
一、基督教意象
二、希腊宗教意象
三、神秘主义的调和作用
第二节 天堂与地狱之间
一、“耶稣”:复活与希望
二、“恶魔”:自杀与绝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特拉克尔诗歌对《圣经》的戏仿性互文[J]. 叶雨其. 理论月刊. 2017(08)
[2]论特拉克尔诗歌中的“去人性化”特征[J]. 叶雨其.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6(05)
[3]格奥尔格·特拉克尔诗学研究[J]. 叶雨其. 文学教育(上). 2016(02)
[4]特拉克尔诗歌中的“蓝色”意象研究[J]. 徐艳林.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4(03)
[5]特拉克尔及特拉克尔研究[J]. 奥·巴西尔,林克. 世界文学. 2014(06)
[6]一只乌鸫鸟的悲鸣[J]. 林克. 世界文学. 2014(06)
[7]浅析特拉克尔笔下的梅露西娜形象[J]. 谢舒婷. 青年文学家. 2014(15)
[8]阴郁与浓艳——特拉克尔和他的诗[J]. 张大威. 艺术广角. 2014(02)
[9]略论海德格尔对特拉克尔诗歌中大地、太阳、月亮意象的解读[J]. 朱立元,李创.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1)
[10]循环中的升与降——探析古希腊的循环史观及其与进步史观的差异[J]. 万晓飞.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01)
博士论文
[1]诺斯替主义审美性研究[D]. 毛思敏.山东大学 2017
[2]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 顾蓓.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从上帝到自我[D]. 叶雨其.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试析特拉克尔对诺瓦利斯创作的接受与发挥[D]. 宋丽.西南交通大学 2015
[3]古希腊宗教研究的路径:述评和启示[D]. 张义茹.鲁东大学 2013
[4]论古希腊悲剧与宗教之关系[D]. 牛洪喜.四川大学 2007
[5]解读特拉克尔诗歌中的颜色意象[D]. 曹霞.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897887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特拉克尔及其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自我投射的人物意象
第一节 人物意象的文本呈现
一、角色多变的“我”
二、“妹妹”:我的镜像反映
三、“母亲”:我的黑暗剪影
第二节 爱的幽暗表述
一、爱与罪的杂糅
二、爱与性的痴缠
三、爱与恨的纠葛
第二章 超验对立的色彩意象
第一节 光怪陆离的色彩体系
一、红与银:腐烂的色调
二、黑与白:沉寂的色调
三、蓝与金:灵性的色调
第二节 “罪”的双重阴影
一、个人血罪
二、人类之罪
第三节 向死而生的还乡路
一、逝去的田园牧歌
二、时光回溯
三、终极之路:死亡
第三章 矛盾交织的宗教意象
第一节 宗教意象的二元表现
一、基督教意象
二、希腊宗教意象
三、神秘主义的调和作用
第二节 天堂与地狱之间
一、“耶稣”:复活与希望
二、“恶魔”:自杀与绝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特拉克尔诗歌对《圣经》的戏仿性互文[J]. 叶雨其. 理论月刊. 2017(08)
[2]论特拉克尔诗歌中的“去人性化”特征[J]. 叶雨其.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6(05)
[3]格奥尔格·特拉克尔诗学研究[J]. 叶雨其. 文学教育(上). 2016(02)
[4]特拉克尔诗歌中的“蓝色”意象研究[J]. 徐艳林.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4(03)
[5]特拉克尔及特拉克尔研究[J]. 奥·巴西尔,林克. 世界文学. 2014(06)
[6]一只乌鸫鸟的悲鸣[J]. 林克. 世界文学. 2014(06)
[7]浅析特拉克尔笔下的梅露西娜形象[J]. 谢舒婷. 青年文学家. 2014(15)
[8]阴郁与浓艳——特拉克尔和他的诗[J]. 张大威. 艺术广角. 2014(02)
[9]略论海德格尔对特拉克尔诗歌中大地、太阳、月亮意象的解读[J]. 朱立元,李创.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1)
[10]循环中的升与降——探析古希腊的循环史观及其与进步史观的差异[J]. 万晓飞.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01)
博士论文
[1]诺斯替主义审美性研究[D]. 毛思敏.山东大学 2017
[2]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 顾蓓.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从上帝到自我[D]. 叶雨其.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试析特拉克尔对诺瓦利斯创作的接受与发挥[D]. 宋丽.西南交通大学 2015
[3]古希腊宗教研究的路径:述评和启示[D]. 张义茹.鲁东大学 2013
[4]论古希腊悲剧与宗教之关系[D]. 牛洪喜.四川大学 2007
[5]解读特拉克尔诗歌中的颜色意象[D]. 曹霞.西南交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897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9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