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美范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16:36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凭借丰富的文学产量、新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在日本文坛上的深远影响,被日本文坛尊称为“大文豪”、“大谷崎”。近些年来,学界在谷崎研究方面多点开花、硕果累累,给后来的研究者打下了宝贵的研究基础。近些年随着谷崎散文、随笔在国内译介情况的丰富,关于谷崎的美学思想研究也不断升温,“阴翳美”作为谷崎亲自提出的一个美学观念,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将针对阴翳美这一概念具体展开,从审美文化背景、本体的规定性、主体素养、审美境界、现时代的古典回归等几个层次展现谷崎笔下的阴翳世界。对谷崎于文学作品、散文随笔之中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加以逻辑化、系统化的梳理,充分理解其内涵、外延及对后世发展的借鉴意义等。本文分为绪论、主体五章及结语七个部分,在正文中,第一部分探究了阴翳美诞生的背景,分三点论述,第一点介绍了日本自然及地理条件为阴翳美的形成打下的基础;第二点介绍了阴翳美诞生的时代背景,阐释了对“阴翳家园”的期待形成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第三点介绍了日本传统幽玄侘寂的美学传统对阴翳美形成的影响,说明了阴翳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三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阴翳美诞生的基础。第...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及问题
三、阴翳美的概念
第一章 阴翳美的审美文化背景
第一节 纵向视角:自然资源与多发灾难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朴素的自然神崇拜
二、频发的灾难与无常的生死观
第二节 横向视角:论战火中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第三节 美学视角:幽玄侘寂的传统审美情趣
一、幽玄之美
二、侘寂之美
第二章 光影律动的阴翳美
第一节 影之基础:展现空间、塑造精神情境
第二节 光之流动:感知时间、营造安全氛围
第三节 适度空间:光与影之辩证
一、光影调和之应用
二、光影失衡的危害
第三章 哀和共感的阴翳美
第一节 协和:对象观照基准
一、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
二、“和”的追求
第二节 物哀:投射主体情感
一、隽永:情感的深刻性
二、谛观:情感的游离性
第三节 共感:于残缺处寻美
第四章 阴翳美的“韵”、“趣”、“境”
第一节 自然之“韵”
一、自然崇拜与言灵信仰
二、寂:自然轮回的终结与起点
第二节 隐私之“趣”
一、暗与性:探寻“隐私”之源
二、晦暗中的蛰伏:潜意识的压抑与爆发
三、幽暗中的女性:“不存在”的胴体与想象
第三节 蕴藉之“境”
一、“满”与“空”之辨:空无中的蕴藉
二、“虚”与“实”相生:统一于心的超越
三、含蓄与余情:隐而不露与意犹未尽
第五章 “阴翳美”的古典回归论
第一节 横向回归:“和魂洋才”与东洋回归之路
第二节 纵向回归:古典基础之上的重层回归
第三节 精神回归:思想上的“阴翳”
第四节 现代启示:坚持拿来主义立根民族之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阴翳美学——建筑基础教学中的光影研究[J]. 张文兵. 高等建筑教育. 2017(01)
[2]谷崎润一郎的空想西洋[J]. 马冬梅.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11)
[3]唯美主义与现代美学[J]. 徐岱. 浙江社会科学. 2015(07)
[4]残缺美的美学分析与文化探源[J]. 余安安.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1)
[5]浅析阴翳美的形成与日本国民性的关系——以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为例[J]. 纪录. 才智. 2014(30)
[6]试析叙事空间框架下的谷崎文学回归之路[J]. 郝金梅. 山花. 2014(14)
[7]论残缺美审美活动的动因——从审美心理角度[J]. 严运桂.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8]谷崎润一郎前期创作的唯美风格与东洋情趣[J]. 赵薇.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3(03)
[9]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 王向远. 江淮论坛. 2012(05)
[10]“神韵”与“幽玄”——中日古典审美范畴之比较[J]. 周建萍. 中国文化研究. 2012(01)
博士论文
[1]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艺术研究[D]. 张能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跨界的想象与无界的书写[D]. 陈云哲.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论谷崎润一郎“盲目物语”中的阴翳美学[D]. 孟莉.武汉大学 2017
[2]论谷崎润一郎的“东方情趣”[D]. 任海慧.广西大学 2014
[3]阴翳美学论[D]. 丁萃.东华大学 2014
[4]空间塑造中光与影的研究[D]. 吕金燕.湖北工业大学 2013
[5]谷崎文学的阴翳美学[D]. 任方圆.国际关系学院 2008
[6]谷崎润一郎“嗜美”探幽[D]. 李媛.四川师范大学 2007
[7]谷崎润一郎“东洋回归”之路[D]. 戚江虹.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建筑环境中光与影之审美价值的探讨[D]. 黄立萍.湖南大学 2005
[9]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D]. 齐珮.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05354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及问题
三、阴翳美的概念
第一章 阴翳美的审美文化背景
第一节 纵向视角:自然资源与多发灾难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朴素的自然神崇拜
二、频发的灾难与无常的生死观
第二节 横向视角:论战火中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
第三节 美学视角:幽玄侘寂的传统审美情趣
一、幽玄之美
二、侘寂之美
第二章 光影律动的阴翳美
第一节 影之基础:展现空间、塑造精神情境
第二节 光之流动:感知时间、营造安全氛围
第三节 适度空间:光与影之辩证
一、光影调和之应用
二、光影失衡的危害
第三章 哀和共感的阴翳美
第一节 协和:对象观照基准
一、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
二、“和”的追求
第二节 物哀:投射主体情感
一、隽永:情感的深刻性
二、谛观:情感的游离性
第三节 共感:于残缺处寻美
第四章 阴翳美的“韵”、“趣”、“境”
第一节 自然之“韵”
一、自然崇拜与言灵信仰
二、寂:自然轮回的终结与起点
第二节 隐私之“趣”
一、暗与性:探寻“隐私”之源
二、晦暗中的蛰伏:潜意识的压抑与爆发
三、幽暗中的女性:“不存在”的胴体与想象
第三节 蕴藉之“境”
一、“满”与“空”之辨:空无中的蕴藉
二、“虚”与“实”相生:统一于心的超越
三、含蓄与余情:隐而不露与意犹未尽
第五章 “阴翳美”的古典回归论
第一节 横向回归:“和魂洋才”与东洋回归之路
第二节 纵向回归:古典基础之上的重层回归
第三节 精神回归:思想上的“阴翳”
第四节 现代启示:坚持拿来主义立根民族之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阴翳美学——建筑基础教学中的光影研究[J]. 张文兵. 高等建筑教育. 2017(01)
[2]谷崎润一郎的空想西洋[J]. 马冬梅.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11)
[3]唯美主义与现代美学[J]. 徐岱. 浙江社会科学. 2015(07)
[4]残缺美的美学分析与文化探源[J]. 余安安.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1)
[5]浅析阴翳美的形成与日本国民性的关系——以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为例[J]. 纪录. 才智. 2014(30)
[6]试析叙事空间框架下的谷崎文学回归之路[J]. 郝金梅. 山花. 2014(14)
[7]论残缺美审美活动的动因——从审美心理角度[J]. 严运桂.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8]谷崎润一郎前期创作的唯美风格与东洋情趣[J]. 赵薇.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3(03)
[9]日本的“哀·物哀·知物哀”——审美概念的形成流变及语义分析[J]. 王向远. 江淮论坛. 2012(05)
[10]“神韵”与“幽玄”——中日古典审美范畴之比较[J]. 周建萍. 中国文化研究. 2012(01)
博士论文
[1]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艺术研究[D]. 张能泉.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跨界的想象与无界的书写[D]. 陈云哲.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论谷崎润一郎“盲目物语”中的阴翳美学[D]. 孟莉.武汉大学 2017
[2]论谷崎润一郎的“东方情趣”[D]. 任海慧.广西大学 2014
[3]阴翳美学论[D]. 丁萃.东华大学 2014
[4]空间塑造中光与影的研究[D]. 吕金燕.湖北工业大学 2013
[5]谷崎文学的阴翳美学[D]. 任方圆.国际关系学院 2008
[6]谷崎润一郎“嗜美”探幽[D]. 李媛.四川师范大学 2007
[7]谷崎润一郎“东洋回归”之路[D]. 戚江虹.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建筑环境中光与影之审美价值的探讨[D]. 黄立萍.湖南大学 2005
[9]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世界[D]. 齐珮.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05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0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