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03:40
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1、概念的提出与转换
2、先期问题假设
3、文献综述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1、本文思路与架构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影响焦虑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
第一节 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界定
1、性别身份焦虑与影响焦虑的关系
2、两种焦虑:不同倒错中的共同精神博弈
第二节 影响焦虑说中的性别色彩
1、六个修正比的内涵对女作家自我修正的启发
2、诗歌替换原则的修辞意义与两种类别的在场
小结
第二章 性别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
第一节 女性身体空间
1、子宫的隐喻与生育恐慌:母性激情
2、女性身体疼痛与女作家的书写治愈
第二节 现实文化空间
1、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介入:女性气质与男子气
2、女性时间性存在与自恋的形成
3、家庭空间与婚姻的形式:烹饪术与化妆术
第三节 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
1、女作家思想变化空间图示:超越的障碍
2、疯女人的隐喻及其策略价值
3、策略意识的生成:Y型修正格局
第四节 文学空间
1、文学父性特征与女性写作的张力关系
2、失真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与另类女性形象的出现
3、文本空间分层:字面空间和意义空间
4、迷狂书写与小说叙事
小结
第三章 性别身份焦虑下的女性类型与生存模式
第一节 女艺术家的产生以及女作家类型
1、女艺术家类型特征
2、非克制型与克制—激情型女作家
第二节 文学女性人物类别
1、文学女性人物的分裂与弥合:女作家的影子与替身
2、女作家认知逻辑的转变:走向内在圆融
小结
第四章 女作家的修正策略
第一节 屈从策略与显在置码
1、暖色调意象:母性传统
2、冷色调意象:哥特式鬼魅
第二节 屈从策略与隐性颠覆
1、戏拟效应:假想的人与作者返场
2、碎片化编织:网状结构与女性权威的空间形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15736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1、概念的提出与转换
2、先期问题假设
3、文献综述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1、本文思路与架构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影响焦虑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
第一节 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界定
1、性别身份焦虑与影响焦虑的关系
2、两种焦虑:不同倒错中的共同精神博弈
第二节 影响焦虑说中的性别色彩
1、六个修正比的内涵对女作家自我修正的启发
2、诗歌替换原则的修辞意义与两种类别的在场
小结
第二章 性别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
第一节 女性身体空间
1、子宫的隐喻与生育恐慌:母性激情
2、女性身体疼痛与女作家的书写治愈
第二节 现实文化空间
1、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介入:女性气质与男子气
2、女性时间性存在与自恋的形成
3、家庭空间与婚姻的形式:烹饪术与化妆术
第三节 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
1、女作家思想变化空间图示:超越的障碍
2、疯女人的隐喻及其策略价值
3、策略意识的生成:Y型修正格局
第四节 文学空间
1、文学父性特征与女性写作的张力关系
2、失真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与另类女性形象的出现
3、文本空间分层:字面空间和意义空间
4、迷狂书写与小说叙事
小结
第三章 性别身份焦虑下的女性类型与生存模式
第一节 女艺术家的产生以及女作家类型
1、女艺术家类型特征
2、非克制型与克制—激情型女作家
第二节 文学女性人物类别
1、文学女性人物的分裂与弥合:女作家的影子与替身
2、女作家认知逻辑的转变:走向内在圆融
小结
第四章 女作家的修正策略
第一节 屈从策略与显在置码
1、暖色调意象:母性传统
2、冷色调意象:哥特式鬼魅
第二节 屈从策略与隐性颠覆
1、戏拟效应:假想的人与作者返场
2、碎片化编织:网状结构与女性权威的空间形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15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91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