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研究中国学派构建的现状、理据及路径
发布时间:2021-03-18 09:43
构建史诗研究中国学派,不仅是一种观念存在,而且与中国史诗学科发展方向相关,亦体现了中国学人的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自二十世纪初王国维、鲁迅、胡适、陆侃如等对汉语"史诗问题"的讨论起,到任乃强对《格萨尔》的初步介绍和研究,再到二十世纪中叶史诗的陆续发现和学科的建立,后至二十一世纪初史诗研究观念和范式的转换,中国史诗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实践资源和理论资源,在学术传承谱系、学术传统、原创性的核心理论、学术话语体系等诸方面为史诗研究中国学派的构建提供了可能与必然。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2019,3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头传统专业元数据标准定制:边界作业与数字共同体[J]. 巴莫曲布嫫,郭翠潇,高瑜蔚,宋贞子,张建军. 民间文化论坛. 2018(06)
[2]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J]. 巴莫曲布嫫.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3]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文献的实证研究[J]. 郭翠潇. 民族文学研究. 2016(06)
[4]巴·布林贝赫蒙古史诗诗学的宇宙模式论[J]. 阿拉德尔吐. 民族文学研究. 2013 (04)
[5]中国史诗传统:文化多样性与民族精神的“博物馆”(代序)[J]. 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 2010(01)
[6]朝向21世纪的中国史诗学[J]. 朝戈金.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 2010(01)
[7]著名诗人巴·布林贝赫及他的诗学理论[J]. 苏尤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8]“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上)——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J]. 巴莫曲布嫫. 民族艺术. 2003(04)
[9]蒙古英雄史诗中马文化及马形象的整一性[J]. 巴·布林贝赫,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1992(04)
[10]《罗摩衍那》和中国之关系的研究综述[J]. 赵国华. 思想战线. 1982(06)
本文编号:3088126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2019,37(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头传统专业元数据标准定制:边界作业与数字共同体[J]. 巴莫曲布嫫,郭翠潇,高瑜蔚,宋贞子,张建军. 民间文化论坛. 2018(06)
[2]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J]. 巴莫曲布嫫.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3]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文献的实证研究[J]. 郭翠潇. 民族文学研究. 2016(06)
[4]巴·布林贝赫蒙古史诗诗学的宇宙模式论[J]. 阿拉德尔吐. 民族文学研究. 2013 (04)
[5]中国史诗传统:文化多样性与民族精神的“博物馆”(代序)[J]. 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 2010(01)
[6]朝向21世纪的中国史诗学[J]. 朝戈金.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 2010(01)
[7]著名诗人巴·布林贝赫及他的诗学理论[J]. 苏尤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8]“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上)——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J]. 巴莫曲布嫫. 民族艺术. 2003(04)
[9]蒙古英雄史诗中马文化及马形象的整一性[J]. 巴·布林贝赫,乔津. 民族文学研究. 1992(04)
[10]《罗摩衍那》和中国之关系的研究综述[J]. 赵国华. 思想战线. 1982(06)
本文编号:3088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08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