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沉默”的言说 ——苏珊·桑塔格小说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9 20:49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在美国批评界享有盛名。这位被誉为“大西洋两岸第一批评家”的“美国最智慧的女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尚未引起充分重视。有趣的是,一直以来桑塔格本人最看重的却是小说的创作,反而将评论看作是写作小说之余的副产品。1963年,桑塔格以长篇小说《恩主》在文坛崭露头角;2000年,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美国》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可以说,小说是桑塔格全部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贯穿了桑塔格一生的写作生涯,而且是其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得以展示的重要场域。要想深入了解桑塔格,我们不能忽视作为作家的桑塔格这一维度。因此,在当今国内外正在掀起“桑塔格热”的背景下,在桑塔格研究口益走向多元化的语境下,对桑塔格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研究不但不可或缺,而且应成为未来研究中的新动向。现有的桑塔格文学创作研究因对桑塔格文化身份的不同定位而具有两种相反的倾向:一类批评家将桑塔格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代言人,他们往往将她的文学作品当作她的“反对阐释”理论的注脚,探讨和揭示她作品中的先锋性、反现实性;另一类研究者则认定桑塔格是现代主义的悼念者,他们倾向于把作品...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偶像的铸就:"分裂的"桑塔格
    第二节 桑塔格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沉默的美学"与"自我"的书写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沉默的美学"
        一、桑塔格与激进的60年代
        二、"沉默的美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
        三、"沉默的美学"与桑塔格的美学思想体系
    第二节 书写自我:桑塔格小说创作概说
        一、"沉默"的小说创作
        二、自我的书写: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三、桑塔格小说中的自我书写
    本章小结 在沉默中书写自我
第二章 踏上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旅:桑塔格60年代小说创作研究
    第一节《恩主》:亦真办幻的梦里人生
        一、自我消解的故事,自我分裂的人物
        二、谁是谁的"恩主"?
    第二节 《死亡匣子》:驶向死亡的旅途
        一、自我凝视与自我求证
        二、死亡:怎样的一个"匣子"?
    本章小结 在沉默中消解自我
第三章 "没有向导的旅行":桑塔格60-80年代短篇小说创作研究
    第一节 忧郁年代里的《我,及其他》
        一、60-80年代的美国
        二、忧郁的桑塔格
    第二节 "在路上":桑塔格短篇小说的创作主题
        一、美国的困境
        二、自我的迷失
        三、意志的力量
    本章小结 在沉默中反思自我
第四章 穿越时空的漫步:桑塔格90年代小说创作研究
    第一节 流放者"归来":《火山恋人》与《在美国》中的现实书写
        一、回归现实主义
        二、桑塔格的现实主义书写
    第二节 从"火山"到"恋人":自我的沉默与激情
        一、"在土星的标志下"
        二、火山及其"恋人"
    第三节 从"乌托邦"到"美国梦":超越时空的自我追寻
        一、艺术化的生活,生活化的艺术
        二、异化了的"乌托邦"与"美国梦"
    本章小结 在沉默中建构自我
第五章 沉默:桑塔格小说创作的美学之维
    第一节 沉默:激进的言说姿态
        一、"沉默"的主体:疏离大众的艺术家
        二、"沉默"的救赎手段:远离生活的艺术
        三、"沉默"的言说方式:语言的悖论
    第二节 沉默:艺术解放自我的神话
        一、"沉默"的美学之源
        二、艺术的解放功能:桑塔格与马尔库塞的对话
        三、先锋派艺术形式:桑塔格与哈桑的对话
    本章小结 沉默:后现代语境下的悖论
结语
引用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对主体的建构与放逐:《通向蜘蛛巢的小路》中皮恩的主体身份[J]. 周小莉.  世界文学评论. 2010(02)
[2]亦真亦幻的文化他者:《忽必烈汗》里的中国形象[J]. 张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3]桑塔格“反对阐释”理论的文化认同[J]. 林超然.  文艺评论. 2010(01)
[4]文学“沉默”的本体论意义[J]. 司同.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06)
[5]流连忘返——《火山恋人》的叙事时间分析[J]. 郝桂莲.  当代外国文学. 2009(02)
[6]“沉默的文学”:后现代主义的先行者[J]. 毛娟.  当代外国文学. 2009(02)
[7]后现代视域下的自我及其悖谬[J]. 高健龙.  兰州学刊. 2009(02)
[8]当代语境中的乌托邦新解[J]. 管开明.  学习月刊. 2008(14)
[9]小说的冒险与小说术的迷幻:论苏珊·桑塔格的《恩主》[J]. 陈文钢.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3)
[10]当代美国小说的新现实主义视域[J]. 姜涛.  当代外国文学. 2007(04)

博士论文
[1]反思的文学:苏珊·桑塔格小说艺术研究[D]. 郝桂莲.四川大学 2014
[2]“沉默的先锋”与“多元的后现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研究[D]. 毛娟.四川大学 2007
[3]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 孙燕.上海师范大学 2006
[4]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研究[D]. 陈文钢.浙江大学 2006
[5]反对阐释[D]. 王秋海.首都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90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090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