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和韩国朝鲜时代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21:13
因为杜甫的诗中表现出来的儒家思想与朝鲜时期崇尚的“崇儒抑佛”思想相吻合,所以早在高丽成宗(宋真宗)时,《杜工部诗集》在韩国出版发行,朝鲜时期编辑出版了《杜诗译解》,杜甫的诗因此在韩国扎根。杜甫诗作为学诗的宗典,其诗圣的地位在韩国人的意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从韩中文学交流这一角度来看,不可否认,中国文学对韩国文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朝鲜文人们吸收这些,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富有智慧的理解,很好地消化并发展。韩国诗人学杜并不是单纯的吸收,而是经过脱胎换骨的过程而形成自己卓有成就的新的创作。 本论文研究朝鲜时代代表诗人徐居正、南龙翼、申纬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是以怎样的方式对杜甫的诗进行吸收,是以怎样的面貌升华其新诗的领域。 依靠朝鲜初期的崇儒政策,崇尚苏诗的倾向逐渐消失,读杜热取而代之,逐渐地旺盛起来。 集贤殿的《杜诗译解》对韩国的杜诗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再加上《篡注分类杜诗》等书的刊行,学习杜诗已经成为了当时学诗者的必修之课。 朝鲜诗人对杜甫的学习和接受以初、中、后期三位重要诗人徐居正、南龙翼、申纬为突出代表。 一、朝鲜早期诗人徐居正对杜诗的接受: ...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二、研究的简单介绍和特征
1. 对中国文学吸收和融合的方面
2. 杜甫诗的传入和融化吸收的过程
3. 杜诗东渐及其注释本的刊行情况
4. 朝鲜诗人对杜诗的融化吸收
第一章 学杜及诗学思潮
一、杜甫的文学观
二、学杜及诗学思潮
1. 新罗末~高丽末的诗学思潮
2. 朝鲜时代诗学思潮
第二章 徐居正对杜诗的吸收
一、生平与著述
1. 生平
2. 著述
二、对杜甫的吸收
1. 诗精神和诗风、作诗态度
2. 诗句及诗语
3. 诗作法
4. 杜诗评
第三章 南龙翼对杜诗的吸收
一、时代状况及其生平
二、南龙翼诗特性及诗批评观
1. 诗特性
2. 诗批评观
三、对杜诗的吸收
1. 诗精神
2. 作诗方法
3. 次韵诗
4. 诗句和诗语
第四章 申纬对杜诗的吸收
一、家谱与生平
二、申纬诗文学的渊源
1、清朝的文学思潮
2、申纬学杜
三、对杜诗的吸收
1. 次韵诗
2. 诗论与诗评
3. 诗句及诗语
4. 作诗方法
第五章 对杜诗的吸收上的特性
一、徐居正对杜诗的吸收
1. 把杜甫引为同道
2. “诗中有画”及“先景后情”的作诗方法
3. 《东人诗话》中的杜诗评
二、南龙翼对杜诗的吸收
1. “诗中有画”及“先景后情”的作诗方法
2. 历史性
3. 次韵诗
三、申纬对杜诗的吸收
1. 由苏入杜
2. 诗论和诗评
3. “诗中有画”的作诗方法
4. 次韵诗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115970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二、研究的简单介绍和特征
1. 对中国文学吸收和融合的方面
2. 杜甫诗的传入和融化吸收的过程
3. 杜诗东渐及其注释本的刊行情况
4. 朝鲜诗人对杜诗的融化吸收
第一章 学杜及诗学思潮
一、杜甫的文学观
二、学杜及诗学思潮
1. 新罗末~高丽末的诗学思潮
2. 朝鲜时代诗学思潮
第二章 徐居正对杜诗的吸收
一、生平与著述
1. 生平
2. 著述
二、对杜甫的吸收
1. 诗精神和诗风、作诗态度
2. 诗句及诗语
3. 诗作法
4. 杜诗评
第三章 南龙翼对杜诗的吸收
一、时代状况及其生平
二、南龙翼诗特性及诗批评观
1. 诗特性
2. 诗批评观
三、对杜诗的吸收
1. 诗精神
2. 作诗方法
3. 次韵诗
4. 诗句和诗语
第四章 申纬对杜诗的吸收
一、家谱与生平
二、申纬诗文学的渊源
1、清朝的文学思潮
2、申纬学杜
三、对杜诗的吸收
1. 次韵诗
2. 诗论与诗评
3. 诗句及诗语
4. 作诗方法
第五章 对杜诗的吸收上的特性
一、徐居正对杜诗的吸收
1. 把杜甫引为同道
2. “诗中有画”及“先景后情”的作诗方法
3. 《东人诗话》中的杜诗评
二、南龙翼对杜诗的吸收
1. “诗中有画”及“先景后情”的作诗方法
2. 历史性
3. 次韵诗
三、申纬对杜诗的吸收
1. 由苏入杜
2. 诗论和诗评
3. “诗中有画”的作诗方法
4. 次韵诗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115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11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