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牧隐李穑与中国文学之关联研究—《诗经》、“屈骚”和陶渊明接受为主

发布时间:2021-07-21 06:36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高丽末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牧隐李穑的诗文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李穑生活在丽末鲜初的过渡期,并亲身经历了国家政权的混乱局面。他一生中因出仕与游学,往返中国六次,深受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熏陶。李穑与中国文学关联研究在中韩两国已经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而且相关研究成果或以小论文,或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在中韩学界陆续发表。但是由于李穑的诗文作品数量极其庞大,并且涉及到许多领域,因此,对于李穑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还有许多研究空间。李穑是朝鲜古代文人中汉诗创作最旺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文中体现了很多以《诗经》等儒家经典的内涵,以及屈原和陶渊明为主的中国文人的影响因素。这种影响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而且也体现在诗文创作语言的构思上。这就有必要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去关照李穑的诗文。《诗经》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和中国儒家经典,不仅推动了中国诗歌文学的发展,对其邻国的文学与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楚辞》作为继《诗经》之后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又一个传统,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立的楚辞体,以及“香草美人”意象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屈原的悲惨遭遇...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丽、朝鲜王朝时期《楚辞》之受容[J]. 张寒.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2]论牧隐李穑的儒学思想[J]. 李甦平.  韩国研究论丛. 2012(01)

博士论文
[1]李穑汉诗研究[D]. 吴光旭.延边大学 2015
[2]陶渊明诗文在韩国汉文学中的传播与接受[D]. 卢又祯.南京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古代朝鲜对《诗经》的接受[D]. 范诗超.山西大学 2016
[2]李穑汉诗对中国文化的借用形式研究[D]. 王喜双.吉林大学 2013
[3]高丽诗人李穑汉诗中儒家风范研究[D]. 王方.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高丽末年儒学家李穑及其《牧隐稿》研究[D]. 徐付.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94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294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