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罪与罚》中的阈限空间

发布时间:2021-08-10 04:27
  《罪与罚》中出现大量的空间书写,小说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城市漫游高度细节化地展现彼得堡的城市空间,桥和小酒馆等建筑空间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此外,人作为独特的空间性存在成为小说空间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彼得堡、建筑、人三个层面分析《罪与罚》中空间的阈限性。具体来说,本研究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结合巴赫金的复调诗学、阈限空间和其他思想理论,分析《罪与罚》中独特的空间建构及其作用,挖掘阈限空间的诗学和思想价值。研究意义在于:挖掘被其他研究者忽略的桥、小酒馆的空间意义,揭示二者作为诱发选择、促进交融的阈限空间的重要意义;从空间视角重新审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性,揭示建构和书写阈限空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实现复调小说的重要途径,补充和扩展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的“门槛”时空体问题;探讨疾病作为过渡仪式对于建构阈限人以及促成其精神救赎的重要作用,分析个体从分隔阶段到阈限阶段,既而走向短暂的聚合阶段的精神历程和具身体验;探索陀氏在《罪与罚》中的空间实验对于现代人摆脱“独白式”精神困境的启示。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空间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罪与罚》中的阈限城市:彼得堡
    第一节 介于真实与奇幻之间
    第二节 介于预谋与非预谋之间
    第三节 介于基督与反基督之间
    第四节 彼得堡与复调精神
第二章 《罪与罚》中的阈限建筑:桥与小酒馆
    第一节 桥:诱发选择的阈限空间
        一、图奇科夫桥
        二、尼古拉桥
        三、沃兹涅先斯基桥
        四、K桥
    第二节 小酒馆:促进交融的阈限空间
        一、小酒馆中的对话
        二、小酒馆中的孤独
第三章 《罪与罚》中的阈限人:拉斯柯尔尼科夫
    第一节 梦境:阈限人的精神分裂
    第二节 疾病:作为过渡仪式
        一、生理疾病:告别旧世界
        二、精神疾病:灵魂的试炼场
    第三节 对话:是终点也是起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迷宫与城市——19世纪欧洲文学都市想象的神话与宗教之维[J]. 陈晓兰.  中国比较文学. 2010(03)
[2]17世纪俄罗斯宗教分裂运动溯源[J]. 敬菁华.  西伯利亚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333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33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