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扎迪·史密斯《签名收藏家》中的虚拟与真实

发布时间:2021-08-19 17:11
  文坛后起之秀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被英国知名学者坎宁哈姆盛赞为“真正的作家”。史密斯2002年出版了自己第二部作品《签名收藏家》,并未得到评论家的溢美之词,而是争议不断。国内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为数不多,大多都是对身份问题的讨论。本文拟用鲍德里亚的超真实理论和本雅明的灵韵理论,以虚拟与真实为联结点,对该作品进行具体剖析。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史密斯及其作品《签名收藏家》,梳理了该作品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主要以超真实理论和灵韵理论为基础的理论框架。第二章主要分析虚拟与真实之间界限的内爆。其一,城市被视为无名或拟真的空间,并演变成了真实城市的等价物。其二,签名照片的复制品取代了真品,并不断地再生产。其三,拟真活动随处可见,并被确认为真实之物。第三章主要阐述虚拟对人物认知和人际关系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其一,在超真实世界中,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通过媒介产生的虚拟的信息符号,而非实际的生活体验。其二,灵韵的一个特征是距离感,亚力克斯一直与女友保持距离,视她为情感上的灵韵。此外他又建立起了自己与好莱坞演员凯蒂想象性的关联,视她为欲望的灵韵。第四章主要陈述亚力克斯如... 

【文章来源】: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Zadie Smith and The Autograph Man
    B. Literature review
    C. Theoretical framework
    D. Thesis statement
CHAPTER Ⅱ IMPLOSION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VIRTUALITY AND REALITY
    A. City as unnamed or simulated space
    B. Endless reproductions in social life
    C. Simulated activities in social life
CHAPTER Ⅲ EFFECTS OF VIRTUALITY ON CHARACTERS
    A. Effects of virtuality on perception
    B. Effects of virtuality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HAPTER Ⅳ RETURNING TO REALITY
    A. Epiphany of Alex
    B. Realizing the real space of the city
CHAPTER Ⅴ CONCLUSION
WORKS CITE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易性症与异装癖:当代艺术的身份危机——鲍德里亚对当代艺术的诊断与批判[J]. 万书元.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2]当代艺术:死亡、终结或消失?——鲍德里亚艺术批评研究[J]. 童小畅.  文艺研究. 2009(09)
[3]扎迪·史密斯和她的处女作《白牙》[J]. 刘乃银.  当代外国文学. 2004(03)

博士论文
[1]“超真实”的符号世界[D]. 汪德宁.上海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鲍德里亚媒介理论中的大众地位[D]. 熊仁松.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51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51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f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