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形与神及其书写传统
发布时间:2021-12-10 07:57
城市是人为谋求良好生活而建造的场所,但它不能借助于高塔通向天堂,人类只能建造"无塔之城"这种世俗的城市。以中国城市为代表的东方型城市,是一种将城市的神圣功能和世俗功能合二为一的城市类型,但它也是典型的"规划城市"。城市学家所说的"有机生长城市"实际上并不存在,有的只是"半有机、半规划"城市,中国一线城市也都是这类城市。城市革命因农业革命而诞生,根源在于"剩余"。但"剩余"不仅仅是物质性的,更是观念性的和精神性的。文学对城市的表达,跟这种"剩余观念"有密切关系。中世纪末期的城市复兴,催生了现代文化,催生了现代文学和现代人,也催生了知识分子和作家。他们是观察家兼评论家,更是一群寻找家园的"流浪者"。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有塔之城和无塔之城
二、圣俗合体的双面城市
三、半有机半规划城市
四、城乡演化和观念的剩余
第一,礼物馈赠/商品消费。
第二,耗散夸富/节约收藏。
第三,业余浪费/专业利用。
五、现实之城与梦幻之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J]. 张柠. 小说评论. 2019(04)
[2]城市与城市文学略说[J]. 张柠. 青年文学. 2018(01)
[3]城市与文学的恩怨[J]. 张柠. 南方文坛. 2008(01)
[4]当代中国的都市经验[J]. 张柠. 南方文坛. 2003(01)
[5]略论宋代市民文艺的特点[J]. 程民生. 史学月刊. 1998(06)
本文编号:3532200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有塔之城和无塔之城
二、圣俗合体的双面城市
三、半有机半规划城市
四、城乡演化和观念的剩余
第一,礼物馈赠/商品消费。
第二,耗散夸富/节约收藏。
第三,业余浪费/专业利用。
五、现实之城与梦幻之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经验和城市研究[J]. 张柠. 小说评论. 2019(04)
[2]城市与城市文学略说[J]. 张柠. 青年文学. 2018(01)
[3]城市与文学的恩怨[J]. 张柠. 南方文坛. 2008(01)
[4]当代中国的都市经验[J]. 张柠. 南方文坛. 2003(01)
[5]略论宋代市民文艺的特点[J]. 程民生. 史学月刊. 1998(06)
本文编号:3532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53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