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原型批评视野下的愚者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9 12:53
  愚者形象的塑造是中外文学中较为独特的一个文学现象。愚者是一类人的代称,他们的思维逻辑、语言表达、处事方式等方面都与常人有别,因此其独特的形象内涵被中外作家所注重。中西文学作品中的众多愚者形象为我们研究愚者形象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资料,而原型批评为我们分析研究愚者形象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本论文共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梳理了目前国内以论文形式出现的对于愚者形象的三类研究成果:一是对新时期以来的愚者问题进行的整体性关照;二是对作家作品中的愚者形象进行的个案分析,这类研究主要针对某一位作家的一部或几部作品中的愚者形象进行研究;三是比较研究,即对两部作品中的愚者形象的形象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二部分重点分析原型与愚者形象的关系,从愚的多重含义出发,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愚者形象类别和三类愚者形象分别所蕴含的原型意蕴,认为第一类心智不全的愚者类似于阴影原型,第二类披着愚者外衣的聪明人大致对应人格面具,第三类大智若愚的智者类似于智者原型。第三部分重点分析愚者的外在表现与内在特质异于常人的地方,结合具体文学作品中的愚者形象,归纳总结愚者形象所共有的特征是外在表现为非常人、非理性;拥有类似于智者的感知...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时期以来对愚者问题的整体性关照
    1.2 作家作品中的愚者的个案分析
    1.3 具体作品中的愚者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 原型与愚者形象
    2.1 愚的多重含义
    2.2 文学作品中的愚者形象类别
        2.2.1 心智不健全的愚者
        2.2.2 披着愚者外衣的聪明人
        2.2.3 大智若愚的智者
    2.3 愚者形象所蕴含的原型意蕴
第三章 愚者形象的特征
    3.1 外在表现为非常人、非理性
    3.2 拥有类似于智者的感知力
    3.3 看待社会问题的穿透性
第四章 愚者形象塑造的意义
    4.1 个体内心欲望的释放
    4.2 为生命的丰富性提供借鉴
    4.3 对理性社会的反思
    4.4 为文学创作提供新的视角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傻瓜视角的叙述裂缝与美感生成[J]. 晓苏.  江汉论坛. 2015(09)
[2]有关傻子形象的“傻想”[J]. 洪治纲.  文艺争鸣. 2015(07)
[3]《聊斋志异》中的痴人分析——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视野下的重新解读[J]. 宋德志.  名作欣赏. 2014(35)
[4]说不尽的“傻子”——关于阿来《空山》中的人物[J]. 孙萍萍.  文艺评论. 2014(11)
[5]论“傻子”文学群体形象的缺失与悲剧性——以贾平凹的小说为例[J]. 周彩霞.  钦州学院学报. 2014(09)
[6]论当代小说中的“傻瓜”形象[J]. 南帆.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08)
[7]浅谈吉姆佩尔和中国傻瓜所体现的不同文化——读《傻瓜吉姆佩尔》有感[J]. 胡唯嘉,张一涵,王泰雯.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06)
[8]俄罗斯民俗和文学中的“傻瓜”形象[J]. 杨行娟.  青年文学家. 2014(17)
[9]疯傻映像——论《尘埃落定》中的傻子与《秦腔》中疯子的形象[J]. 陈若晖.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04)
[10]一个独特而富有哲学意蕴的艺术形象——《尘埃落定》中“傻子”形象分析[J]. 黄焱.  名作欣赏. 2014(11)

硕士论文
[1]新时期小说中的“痴人”形象研究[D]. 刘怡.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比较文学变异学视野下的《尘埃落定》与《喧哗与骚动》[D]. 潘英英.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4
[3]论新时期小说“傻瓜”形象的文化内涵[D]. 曲玲.辽宁大学 2014
[4]新时期小说中“傻子”叙事的狂欢化探究[D]. 姜盈盈.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新时期小说中的愚人形象研究[D]. 舒玉娇.山东大学 2013
[6]辛格儿童故事中的傻瓜形象研究[D]. 赵俊荣.河北师范大学 2012
[7]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傻子”叙事[D]. 王宇.辽宁师范大学 2012
[8]迟子建小说中的“傻子”形象研究[D]. 魏春秀.兰州大学 2012
[9]新时期文学中的“傻子”叙事[D]. 李伟.河北大学 2011
[10]论文学作品中的傻瓜形象[D]. 于静.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44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544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