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与新诗的现代性
本文关键词:中西传统与新诗的现代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声音、翻译和新旧之争,是新诗现代性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借助诗人本人的翻译这一中介,中国新诗作者立足于中国本土语境,使新诗有了自己不同于旧诗的新的形式,新的声音、语调和思维方式。中国现代诗学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批判与接受,是在中国诗人接受了西方诗学影响的背景中进行的。20世纪中国许多诗人的"夭折",其中很大的原因,即在于他们没有始终以"诗人"自命,没有将书写"诗人之诗"作为自己终生的使命。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新诗 现代性 传统 声音 翻译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一讨论与中国新诗有关的问题,或称为中国现代诗学研究(这里诗学研究的对象特指中国现代的新诗),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在《声音、翻译和新旧之争——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之路》一书1中从个人感兴趣的角度来谈。我一直关心的问题是:“新诗”到底是什么?当然,它是“诗”,而且是“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荣;现代性的内在矛盾[J];哲学动态;2002年05期
2 陈嘉明;“现代性”与“现代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岳友熙;对现代性的内部张力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田鹏颖;;现代性问题的现代旨趣[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田鹏颖;;现代性悖论的消解与社会技术的创新——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技术哲学思考[J];求是学刊;2007年01期
6 黄红生;;现代性的辩证法及其启示[J];探求;2007年03期
7 郭玉苹;;现代性之“物”和现代性之“人”:马克思的观点[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8 傅永军;;现代性与传统——西方视域及其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丁成际;;多元现代性:文化、理论与症结——中国与欧洲有关现代性的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05期
10 马莉;;“现代性”内涵问题研究综述[J];前沿;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2 陈引驰;;类型与时代:中西文化之别——“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回顾[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3 袁辉初;袁艳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趋势探讨——“现代性问题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趋势”学术座谈会综述[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4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趋势[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5 王进;;论文学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余玉花;;生命价值的哲学辨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姚鹤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和启蒙[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中起;;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实践——兼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9 包俊洪;;现代性与人学研究[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启军;胡牧;;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段的现代性呈现[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师;多元现代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钱林森;现代性是一个文明复合的过程[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采访者 庄建 被采访者 周宪(南京大学教授);大众语境中的现代性[N];光明日报;2001年
4 喻中;法律的现代化与现代性[N];检察日报;2005年
5 北京大学中文系 李琳;杰姆逊的“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性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 包胜勇;世俗化抑或大众化:宗教如何应对现代性[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彭国华;现代性·话语权·“中国模式”[N];人民日报;2009年
8 李泽厚 刘绪源;中国呼唤“情本体”的现代性[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乐之;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郗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晓微;现代性与中国佛耶对话(1911-1949)[D];浙江大学;2014年
2 侯素芳;个体权利视域中的教育现代性的正当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建民;中国社会的象征二元结构[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明科;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芳;现代性视域下的李大钊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耿冬艳;现代性隐忧的书写[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丹;用光影书写都市现代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辉武;寻根与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安琛;现代性视域下的新世纪乡村叙事[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毛媛媛;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现代性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波;现代化在东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定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华静怡;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现代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华岗;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及其现实意义[D];郑州大学;2003年
10 刘丹丹;生活在永远的不确定性之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西传统与新诗的现代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0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