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王世贞与明代七子派诗学的调协与变向

发布时间:2017-06-30 05:15

  本文关键词:王世贞与明代七子派诗学的调协与变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明代文学发展史上,相继掀扬诗文复古思潮的前后七子,多被视为呈现共同或近似文学理念而相承接的两大流派。然彼此间的差异同时存在,就诗学领域而言,作为后七子核心人物的王世贞,除步武李、何诸子之理路,同时提出诸多与之相异的主张,显示其诗学立场作出的某种自我调整。无论是他拟出"模拟之妙"的命题,及其倾向法度自然运用的艺术之境的铸造,还是对周密而严饬诗法体制的建构,体现了复古意识的抬升以及文学技术思维的强化,而倾重精工与雅饬的取向,则集中表明其对理性化诗歌审美范式的标立。凡此提示七子派诗学发展至王世贞时代的一种变化特征及复杂走向。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王世贞 七子派 调协 变向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继明代弘治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倡扬诗文复古,嘉靖年间由李攀龙、王世贞领导的后七子崛起文坛,以“修北地之业”1而步武其后,在一定意义上承续了李、何诸子的复古路线。与此同时,综观李、王诸子的文学活动,尤其表现在诗文的观念形态上,又绝非是对李、何诸子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宏远;唐温秀;;明代七子派“复古而陷伪”说脞谈[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谢旭;;七子派文学复古理论的再认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薛泉;;七子派考略[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闫霞;;本色要求与体制之辨——明代七子派的“本色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闫霞;;明人的创新观与集大成意识——以“七子派”为个案[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李圣华;略论后七子派后期诗歌运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李奕;明代“七子派”拟古原因探析[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黄春梅;;诗学的本体特征——试论明代“七子派”的理论贡献[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9 谢旭;;阳明心学对七子派文学理论的解构[J];人文杂志;2011年06期

10 刘坡;;明代前七子派形成时间考[J];殷都学刊;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宗社;明代“七子派”诗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谢旭;七子派文学理论与阳明心学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敬;《四库全书总目》七子派批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王世贞与明代七子派诗学的调协与变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00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3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