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桓、管叙事与创伤记忆
本文关键词:《左传》桓、管叙事与创伤记忆
更多相关文章: 《左传》 创伤记忆 叙事 齐桓公 管仲 孔子
【摘要】:犬戎攻灭宗周给周文化圈内的华夏族成员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春秋时期夷狄对中国的不断侵害又强化了这种创伤记忆。在创伤记忆的影响下,有历史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的儒家学者开始思考春秋初期夷狄交侵下的中国何以幸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认为正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才使中国和华夏文化得以幸存下来。《左传》作者继承了孔子的这种观点,在桓、管叙事部分特别突出了齐桓公和管仲攘夷狄、救中国的善举,将他们塑造成华夏文化捍卫者的正面形象。这不仅是为了表彰齐桓公和管仲的历史功绩,更是为了给后世树立一面攘外安内的旗帜和一个捍卫华夏文化的榜样。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左传》 创伤记忆 叙事 齐桓公 管仲 孔子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左传》从《庄公八年》到《僖公十七年》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载了齐桓公和管仲的言行事迹,从时为公子的齐桓公出奔莒国、管仲奉公子纠出奔鲁国开始,一直记到管仲、齐桓公相继去世(《僖公十八年》记载安葬齐桓公)。与《左传》其他部分相比,《左传》桓、管叙事部分比较严肃、简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娟;竹与华夏文化[J];装饰;2004年09期
2 郑萱;;江苏省华夏文化经济促进会成立[J];江苏政协;2006年01期
3 陈晓星;;华夏文化同根同源 振兴中华同心同德——第九届中华民族之腾飞研讨会在浙江绍兴举行[J];两岸关系;2007年01期
4 周有光;;学人寄语[J];中国文化;2010年02期
5 谢书民;;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对华夏文化的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6 刘雨涛;秦与华夏文化[J];孔子研究;1988年02期
7 王连升;论华夏文化发展的具体途径[J];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8 李殿元;略论华夏文化体系的“同化机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9 戴运生;浅说华夏文化的三结构特征[J];文史杂志;1992年03期
10 王雷;“改革释放了我的能量”——记华夏文化艺术团团长程浦林[J];上海戏剧;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千年华夏文化传承和谐梦想 五洲手足兄弟咏唱和平颂歌 老兵聚集和平寺 祈望和平迎奥运[A];《万里长城》2008年第3期[C];2008年
2 陈炳铮;;吟诵铭——关于发展我国吟诵事业的呼吁书[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3 段宝良;;宝鸡历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A];“宝鸡历史文化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正明;;不知晋,焉识楚?不知楚,焉识晋?[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涟邋实习生 刘德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成立[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李晓建;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在京成立[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冯锴;菏泽市华夏文化促进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召开[N];菏泽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啸;市华夏文化促进会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召开[N];菏泽日报;2011年
5 记者 于园媛;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五周年[N];光明日报;2012年
6 欣文;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举办公益活动[N];中国文化报;2012年
7 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院长 于志学;以中国画为载体 传承华夏文化遗产[N];美术报;2012年
8 台湾佛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院长 李纪祥 本报记者 陈菁霞 整理;祭孔与华夏文化之传承[N];中华读书报;2012年
9 记者 李林岩;王儒林会见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莹[N];吉林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李艳红;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领导一行到辽源考察[N];辽源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寒;中国电影产品在“泛华夏文化圈”的营销策略选择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545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54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