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与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
本文关键词:“文化自觉”与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 出处:《中国电视》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电视剧 跨文化传播 电视剧生产 国产电视剧 文化价值观念 路径探析 策略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 对外交流 自身文化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领域对外交流的逐步深入,电视剧通过"走出去"来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期"评论聚焦"栏目分别刊出刘胜枝的《"文化自觉"与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庹继光的《文化"走出去"中电视剧网络传播路径探析》和汤天甜、李琪的《国产电视剧对外传播的创新策略探析》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讨论了中国电视剧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策略,以飨读者。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in the cultural field of our country , the TV series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 going out " . The " comment focusing " column of this period has published the " cultural consciousness " of Liu Shengzhi and the cross -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TV series , and explores the necessity and practice strategy of Chinese TV series to realize cross -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 .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G229.2
【正文快照】: 近些年,我国启动“文化走出去”工程,积极一、“文化自觉”的理论内涵及其在跨文化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传播中的意义是总体上说,由于经济水平、文化差异,当前西方“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文化的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优势,东方文化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小刚;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趋向的几点思考[J];当代电视;1992年10期
2 唐海;“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召开[J];当代电视;2003年03期
3 ;第2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研讨会纪要[J];中国电视;2004年09期
4 张姝;;剧变中国 “中国电视剧改革开放30年”论坛侧记[J];传媒;2008年02期
5 本刊编辑部;;电视:我们的精神晚餐?[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18期
6 ;第2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委会名单[J];中国电视;2004年09期
7 壮春雨;;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02期
8 李培森;;辉煌铸就梦想——回顾中国电视剧30年[J];当代电视;2008年06期
9 吴素珍;“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科建设刍议——从钟、黄本《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说起[J];中国电视;1995年07期
10 彭兰;网络与跨文化传播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飞;;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史起点[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雅洁;;以近代天津为例:国家形象对体育跨文化传播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3 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起点[A];新闻学论集第29辑[C];2013年
4 钟克勋;;论加强康巴地区跨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5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秦志希;刘建明;;论欧洲电视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程及文化效应[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关世杰;;十年来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Pr殨;;跨文化传播的政治经济视角——基于中国对外援助的分析[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潘友星;;科学传播的跨文化属性[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益西拉姆;才让卓玛;;试论大众传媒跨文化传播畸变的现状与成因——以仓央嘉措及其诗作传播为例[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文山 美国加州Chapman University传播学系终身教授 仁可 译;当代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理论评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张肖雯;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作用日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孙英春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本土追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系教授;跨文化传播:从术语到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金玉柱;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需做到问题视域融合[N];中国体育报;2010年
6 周斌;关于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传播[N];东方早报;2013年
7 单波;超越跨文化传播的现实鸿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明海英;找出文化冲突点有助文化跨界沟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记者 王广 李飞;为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寻找创新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郑一卉 北京语言大学;走在重建“巴别塔”的路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一川;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形象生成和建构—批判性对话视野下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国伟;中医在主要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琰;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2 李奥;全球化背景下韩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悠;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浩波;美剧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熊璐瑶;跨文化传播者素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畅;从跨文化传播角度看美剧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3年
7 YNTYMAKOVA KALIIA(卡莉亚);华为在吉尔吉斯斯坦的跨文化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NGUYEN THI HAI YEN(阮氏海燕);中国电视剧在越南的传播及其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田婉卿;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官方微博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张聆愉;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我国网络字幕组的传播路径与发展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0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400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