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类节目的空间表达与意义建构
本文关键词: 纪实类 叙事特征 现场报道 接受习惯 制作水平 Events 影像记录 故事化 影像视觉 时空艺术 出处:《中国电视》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电视纪实类节目通常被定义为"以‘现场报道’(On-the-Spot Record)、‘真实发生的事件’(Record of Actual Events)为叙事特征的非虚构电视节目"。(1)纪实类节目除了非虚构的真实性呈现策略外,也因社会观念、制作水平、文化传统及大众接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影像、话语和心理层面存在形式多样的空间蕴含与意义结构。它不仅能反映一个时代
[Abstract]:Regular TV documentary programmes are usually defined as "live coverage of On-the-Spot". 'real events of Actual events) A non-fiction television program characterized by narrative ".t1). In addition to the non-fictional reality presentation strategy, documentary program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oncept, production level, cultural tradition and popular acceptance habit, there are various spatial implication and meaning structure in image, discourse and psychology. It can not only reflect an era.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分类号】:G222
【正文快照】: 电视纪实类节目通常被定义为“以‘现场报现和拟态空间的模拟性表现,从多重维度来达成道’(On-the-Spot Record)、‘真实发生的事件’节目对真实空间和社会映像的视觉投放;话语听(Record of Actual Events)为叙事特征的非虚构觉空间则是基于讲述空间记录性话语的引导,通电视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劲松;唐恰;;情感纪实类节目的报道框架透析与优化——基于某情感纪实类节目的考察[J];南方电视学刊;2012年02期
2 卜卫;电视应该增加少儿纪实类节目的比例[J];电视研究;1996年12期
3 徐达平;;真实,在镜头中升格、升华——兼谈新闻纪实类电视拍摄镜头的运用[J];上海艺术家;2012年04期
4 张玉峰;韩丽娜;;纪实类节目真实性再思考[J];商;2013年24期
5 尚勤;许蕾;;纪实类电视公益广告的美学分析——以央视《真诚·沟通》为例[J];声屏世界;2012年05期
6 金胜;;警视节目的报道尺度[J];青年记者;2011年29期
7 刘增娣;;主持人在纪实节目中的角色与地位[J];中国电视(纪录);2013年06期
8 李肃人;;浅谈新闻纪实类数字图片后期处理的美学追求[J];新闻实践;2013年10期
9 仇宝红;;创新城建报道的思维模式[J];记者摇篮;2001年12期
10 徐明明;;交流合作 共谋发展——2009四川电视节“中国纪实类节目产业化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电视(纪录);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牛光夏;;电视纪实类节目中动漫的应用及发展前景[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林荣;纪实之虚[N];光明日报;2007年
2 汪小意;“真实频道”商业化实录[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捷;电视纪实类节目的“听觉文本”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林茵茵;论当下中国电视纪实类节目的叙事趋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莹;《讲述》在新传播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苏刚;区域传播视野下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市场营销[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舵;微纪实类公益广告栏目《真诚·沟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5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45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