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媒介融合时代评论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建构

发布时间:2018-02-03 15:38

  本文关键词: 电视综艺节目 媒介融合 传播特征 时代评论 技术演进 价值建构 叙事空间 叙事视角 文化品格 媒介文化  出处:《中国电视》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拓宽了信息交流的广度和意见表达的自由度,也加剧了舆论格局转变的速度和规模。在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背景下,意见的表达也进入了泛化的时代,这种以个体为核心的意见生成,迅速在新媒体中以各种方式呈蔓延之势,而那种传统价值观中代表着理性、思想和引领作用的评论也成为传统媒体应对舆论新变局的重要方法,以全新的理念和样式跃然而出。特别是近年来
[Abstract]:The rise of new media not only broadens the breadth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freedom of opinion expression, but also intensifies the speed and scale of the change of public opinion pattern. The expression of opinions has also entered the era of generalization, this individual as the core of opinion generation, quickly spread in various ways in the new media, and that kind of traditional values on behalf of rationality. Thoughts and leading comments have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to deal with the new changes in public opinion, with a completely new concept and styl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的原创与对外传播”〈项目编号:SSKLZDKT20161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22
【正文快照】: 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拓宽了信息交流的广度和近年来,综艺节目在引进国外的节目模式的基意见表达的自由度,也加剧了舆论格局转变的速度础之上,逐步走向原创,开启了中国综艺节目的两和规模。在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背景下,意见的表个时代——“大片”时代和“现象级”时代。这其达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澍;电视综艺节目文化定位的“雅”“俗”论[J];声屏世界;2000年06期

2 王澍;做好电视综艺节目导播的几点体会[J];声屏世界;2000年12期

3 宋烨;试谈电视综艺节目的个性化追求[J];当代电视;2000年S3期

4 修海林;电视综艺节目在多元文化中的定位与选择[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赵捷,艺典;谈电视综艺节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01期

6 王澍;挑战电视综艺节目[J];声屏世界;2001年09期

7 焦晓军;敢问路在何方——对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思索[J];当代电视;2002年09期

8 李永明,麻剑辉;电视综艺节目的法律保护[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12期

9 袁风华;;质疑电视综艺节目中的“168”[J];中国老区建设;2003年12期

10 焦晓军;电视综艺节目娱乐性的误区[J];东方艺术;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史雪颂;;电视综艺节目创新的新趋势——以中国好声音为例[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金祥;电视综艺节目亟需提升文化品位[N];文艺报;2003年

2 徐大文;电视综艺节目急需文化内涵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2年

3 吴学安;电视综艺节目何时走出“跟风”怪圈[N];金融时报;2013年

4 何勇海;电视综艺节目“扎堆”三忧[N];河北日报;2013年

5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张政法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长江学者 胡智锋;电视综艺节目“引进”为何愈演愈烈[N];光明日报;2013年

6 云志;电视综艺节目“守正”也要“出奇”[N];光明日报;2013年

7 驻马店电视台 党威;论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N];驻马店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焦雯 实习生 薛帅;电视综艺节目:“拷贝”模式何时休[N];中国文化报;2013年

9 吴学安;电视综艺节目背后的创意缺乏[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10 王志军;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林;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在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赵莉;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中的表演元素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柳静;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琳媛;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三俗”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向梦龙;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6 白海天;电视综艺节目的品质与品牌构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郑骁骁;台湾电视综艺节目“政治秀”的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延华;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品牌塑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慧;电视综艺节目公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张世玉;狂欢理论观照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冷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87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487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1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