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个性化”传播生态下的电视解说特色探析——以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白岩松的解说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9 12:11

  本文选题:奥运会开幕式 切入点:电视解说 出处:《新闻与写作》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于奥运会开幕式的转播来说,各持权转播机构根据国际公用信号同步配送的个性化解说评论是否精彩,能否俘获人心是关系到奥运会电视报道成功的重要环节。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电视解说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融合传播特别是社交媒体传播成为潮流,与此相伴随的是个性化表达,人们对于奥运会及其解说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期待。本文以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白岩松的解说为例,详细分析了"个性化"传播生态下的电视解说新特色。
[Abstract]:For the broadcast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whether the commentary of the right broadcasters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ized commentary on synchronous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signals is brilliant, Whether or not we can capture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he Olympic Game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success of TV coverage of the Olympic Games. The traditional television commentary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Olympic Games has thre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fusion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trend. This is accompanied by personalized expression, peopl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Olympic Game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Bai Yansong's explanation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Rio Olympic Gam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new features of TV explanation under individualized communication ecology.
【作者单位】: 韶关学院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大型赛事的媒体运行与新闻服务研究”(批准号:11BTY017)的成果
【分类号】:G811.21;G2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香英;杨剑坤;;沉醉在希腊文明之中 2004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服饰与道具展[J];纺织服装周刊;2008年28期

2 于建平;;奥运会开幕式的科技创新[J];北京观察;2009年08期

3 许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的人文解读[J];美育学刊;2011年01期

4 刘艳娥;;北京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年10期

5 ;奥林匹克运动的召唤——奥运会开幕式侧记[J];中国体育(中英文版);2008年07期

6 潘苏萍;;感动我的奥运会开幕式瞬间[J];金色少年;2008年10期

7 ;火树银花不夜天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盛况[J];当代职校生;2008年09期

8 ;奥运会开幕式: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开胃菜”[J];晚霞;2008年12期

9 赵剑平;蔡桂林;;梦回千年——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侧记[J];中国作家;2008年17期

10 ;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瞬间[J];初中生世界;2012年Z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虹;;对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作品服装设计的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牛静;;论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历史演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牛静;;视觉时代的奥运会开幕式研究——应对和困惑[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吴声光;;从雅典畅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体育科学分会场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牛静;;从仪式角度对奥运会开幕式的解读[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董进霞;;从比较视角展望北京奥运会遗产[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松邋黄洁;奥运会开幕式安保工作就绪[N];法制日报;2008年

2 徐和平;我省观摩奥运会开幕式代表团返汉[N];湖北日报;2008年

3 记者 谢运和邋通讯员 刘海军;我市城乡群众热议奥运会开幕式[N];平顶山日报;2008年

4 陈云燕;昆明铁路公安局为坚守岗位民警制作奥运会开幕式光盘[N];人民铁道;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美;境外媒体盛赞奥运会开幕式[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林楠;“微言”伦敦奥运会开幕式[N];中国文化报;2012年

7 王建新;奥运会开幕式“会让大家满意”[N];人民日报;2007年

8 赵忱;我们必须脱胎换骨[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徐雁;奥运会开幕式门票转让大限将近[N];国际商报;2008年

10 本版编辑邋通讯员 张建明 江福梅 本报记者 于莘明 宋震宇;解读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高科技(下)[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贺幸辉;视觉传播中奥运会开幕式与文化认同[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牛静;论现代奥运会开幕式的历史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肖红;现代夏季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周娜;现代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薇;雅典、北京、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诠释[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2 祁田田;第28、29、30届奥运会开幕式主题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尚美姝;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形象与文化价值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4 高芳婧;奥运会开幕式解说风格创新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5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笑钰;北京与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文化传播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7 于丽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美学审视[D];山东大学;2010年

8 孟令辉;对奥运会入场式演进发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4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634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e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