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抗争的假新闻——美国大选假新闻现象的阐释路径与生成机制
本文选题:后真相 切入点:社交媒体 出处:《新闻记者》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假新闻现象为切入口,从阐释路径和生成机制两个方面入手,挖掘"假新闻"这一历史悠久的"老问题"在新的媒介生态当中所发生的变异和迭代。本文试图超越传播学"信息影响模式"(Message Influence Model)的传统理论框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新的阐释路径,试图更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后真相时代"假新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false news phenomenon in the 2016 US election as the entry point, starting from two aspects: the explanation path a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variation and iteration of "false news", a time-honored "old problem", in the new media ecolog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ranscend the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essage Influence Model" i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way of interpretation, and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false news" in the post-truth era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21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周睿鸣;刘于思;;客观事实已经无效了吗?——“后真相”语境下事实查验的发展、效果与未来[J];新闻记者;2017年01期
2 史安斌;王沛楠;;传播权利的转移与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脸谱网进军新闻业的思考[J];新闻记者;2017年01期
3 虞鑫;陈昌凤;;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J];新闻大学;2016年04期
4 郭小安;张荣;;谣言心理的三个研究维度:理论整合与现实关照[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良荣;袁鸣徽;;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J];新闻大学;2017年03期
2 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年03期
3 史安斌;刘亮;;社会化新闻:互联网思维引领全链条再造[J];青年记者;2017年16期
4 史安斌;王沛楠;;作为社会抗争的假新闻——美国大选假新闻现象的阐释路径与生成机制[J];新闻记者;2017年06期
5 刘芷含;;政策变迁下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及其治理——以失独群体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05期
6 杨保军;;论新媒介环境中新闻报道真实的实现[J];编辑之友;2017年04期
7 年度传媒伦理研究报告课题组;周岩;王侠;;2016年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J];新闻记者;2017年02期
8 周睿鸣;刘于思;;客观事实已经无效了吗?——“后真相”语境下事实查验的发展、效果与未来[J];新闻记者;2017年01期
9 谢耘耕;于倩倩;姬雁楠;付翔;宋雪;李宁;;国内谣言研究述评(2011—2015)[J];新媒体与社会;2015年04期
10 郭小安;薛鹏宇;;微信朋友圈会让我们更相信谣言吗?——试论微信谣言的三个传播特征[J];电子政务;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鑫;陈昌凤;;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J];新闻大学;2016年04期
2 程东金;;“特朗普现象”与美国的保守主义政治[J];文化纵横;2016年02期
3 王维佳;;“党管媒体”理念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挑战[J];经济导刊;2016年04期
4 陈昌凤;;人机大战时代,媒体人价值何在[J];新闻与写作;2016年04期
5 史安斌;周迦昕;;“川普”奇观与美国政治新闻的困境[J];青年记者;2016年04期
6 黄雅兰;陈昌凤;;“目击媒体”革新新闻生产与把关人角色——以谷歌新闻实验室为例[J];新闻记者;2016年01期
7 史安斌;杨轶;;硅谷与舰队街:化敌为友还是亦敌亦友[J];青年记者;2015年22期
8 王君超;叶雨阳;;西方媒体的“事实核查”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新闻记者;2015年08期
9 王维佳;;传播治理的市场化困境——从媒体融合政策谈起[J];新闻记者;2015年01期
10 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J];开放时代;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曼丽;;如何看待美国大选年的涉华舆论[J];新闻与写作;2012年02期
2 徐方清;吴庆才;;美国大选里的中国时刻[J];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41期
3 李庆四;美国大选辩论:高超的政治游戏[J];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39期
4 邓鹏;美国大选:戈尔有戏[J];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20期
5 韩炜;盘点美国大选聚焦七大话题[J];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24期
6 邹举;"党性鲜明"的媒体之战——透视2004年美国大选中的美国媒体[J];青年记者;2005年01期
7 王中伟;李铭;;美国大选中的媒体报道[J];新闻窗;2009年01期
8 木西;;美国大选辩论之鉴[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年20期
9 张涛甫;;美国大选辩论的中国话题[J];青年记者;2012年33期
10 薛涌;;美国大选中的“亚洲价值”[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彬;左晖;;布什施政效果与美国大选[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川梅;观美国大选,不妨揣着明白看“热闹”[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杨虹;美国大选:中国不能总被“敲打”,应有反制举措[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3 记者 潘寅茹;美国大选“终极辩论”亮点扫描[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特约记者 孙卓;美国大选回归基本面 九大“摇摆州”定乾坤[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5 李文漪;美国大选的值得玩味处[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闫岩;美国大选 干戈虚动[N];国际商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曹建华;飓风来袭美国大选添变数[N];国际商报;2012年
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王鸿刚;如何看待美国大选中的“中国牌”[N];广州日报;2012年
9 党建军 李明波 毛玉西 (主持人 党建军);被遗忘的权力之都美国大选冰火两重天[N];广州日报;2012年
10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 任孟山;超级风暴会影响美国大选吗[N];华夏时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宇航;2016年美国大选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安徽大学;2017年
2 刘爱冰;美国大选(2008-2016)中的中国议题探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3 张梦瑶;析2016年美国大选及其政治参与中的问题[D];外交学院;2017年
4 吴淑慧;东方早报2008美国大选报道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佳丽;亚裔美国人在2008美国大选中政治参与状况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6 鞠绍轩;从美国大选看中美关系-2012年美国大选剖析[D];聊城大学;2014年
7 田雨;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美国大选辩论策略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51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65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