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网络红人”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26 18:40

  本文选题:网络红人 切入点:信息传播 出处:《情报资料工作》2017年05期


【摘要】:文章运用SOR(刺激—有机体—反应)行为模式,从信息内容、信息源和个体感知三个方面构建了"网络红人"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在线调查,收集了284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传播决策过程主要受个体感知中的有用性感知和信任感知的影响;情感属性越强的信息更能刺激用户的有用性感知,信息质量以及其他用户对信息源的认同度可以提高信任感知,从而间接促进信息传播行为。
[Abstract]:Based on SOR (stimulus-organic-response) behavior model,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formation content, information source and individual perception. 28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user communication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perception of usefulness and trust in the individual perception, and the stronger the emotional attribute is, the more the information can stimulate the user's perception of usefulness.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other users' recognition of information sources can enhance the perception of trust and thus indirectly promote the behavior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网络红人’为视角”(编号:GL161036) 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社会化媒体信息再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网络红人’为视角”(编号:CX2016037)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旭东;;公安局长开博客成网络红人[J];政府法制;2009年26期

2 王盼;;网络红人:梦想能否照进现实[J];青年记者;2010年14期

3 侯浩;刘霞;;当代网络红人现象研究——以犀利哥为例[J];理论观察;2010年04期

4 陶虹;;从“网络红人”的角度剖析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10期

5 阮晶晶;刘娓;;浅议“网络红人”现象[J];青年记者;2011年05期

6 彭云峰;;网络红人现象的本质与兴起原因探析——以“芙蓉姐姐”和“犀利哥”为中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周翔;;网络红人:路在何方?——与传统明星的对比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屈正州;;荧屏封杀网络红人值得商榷[J];时代人物;2012年05期

9 赵尚;;野百合的春天有多远? 对“网络红人”现象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爱好者;2007年04期

10 陈琪;汤涌;;网络红人的幕后推手[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楠;;浅议网络红人事件报道中存在的误区[A];首届中国人物传播家大会暨第二届中国人物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建;网络红人如何走出鲍鱼之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2 司马童;电视炫丑之路应堵住[N];中国文化报;2012年

3 陈英凤;没必要禁止网络红人上电视做嘉宾[N];中山日报;2012年

4 孙瑞灼;禁止网络红人做电视嘉宾没必要[N];深圳商报;2012年

5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网络炒作需要规范但不宜过敏[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光明网友 洪树琴 黄杰;网络文化系列报道反响热烈[N];光明日报;2010年

7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聂保平;“网络红人”更须知止慎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傅淞巍;岂能“消费”他人的不幸[N];辽宁日报;2013年

9 杨春;“网络红人”为什么这么红?[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毛颖颖;电视荧屏干净起来会更好看[N];北京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子娟;消费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红人”现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宇婧;女性网络红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卫玲;“网络红人”现象传播中的多重互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朱学蕊;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红人”现象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左芳;网络红人景观的文化意义及其媒体空间的建构[D];云南大学;2011年

6 刘杨;时尚网络红人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邓辉;女性网络红人现象的文化解读[D];湘潭大学;2012年

8 彭玮;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红人曝丑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红红;从传播学视角探析网络红人现象[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10 邓丽;在虚拟中走红[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9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669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