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网络表达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网络表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Web2.0时代,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选择借助互联网这个传播平台发表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多元集中的网络表达,构成了当代公众参与社会政治事务的重要途径,也为大数据监测舆情动向提供了依据,通过他们的网络表达,能够把握公众的情绪、欲望和需求,在很多情况下,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表达形成一种倒逼效应,使一些社会问题解决成为可能。在公众事件中,体制化内的大学生网络表达虽然与其他群体的网络表达形式不同,但其潜在的力量不可小视。CNNIC最新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体的79.6%。当前在校大学生网民群体规模已近4000万,可以说在校大学生俨然成为了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他们在面对众多的公共事件时会有怎样的网络表达?这是笔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在探析大学生网络表达情况的同时也追寻了促使大学生对于公共事件进行网络表达的动因。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主观动机、参与度、渠道、语言风格和观点的意见感知等显性层面,对大学生在公共事件中网络表达的基本状况进行了统计;根据这些结果及其相关语境并结合深度访谈,从对社会嵌入和影响的角度,从价值取向、话语倾向、情绪倾向等三个维度对大学生网络表达进行了深层次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表达具有多元中归一的倾向,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互相交织的多变面貌,在不同的事件和不同的议题中,表现不一致。在当前社会语境下,大学生群体更注重对具有实际意义的政治民生类公共事件,与他们的生活学习背景相关的公共事件以及突发性公共事件进行网络表达;他们主要出于重塑自我、承担社会责任、纾解压力等原因进行网络表达;他们的网络表达也会受到社会心态、网络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意见领袖的引领等因素的影响。笔者还注意到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表达存在着价值迷失,话语倾向以及情绪倾向偏负面不理性的特点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表达 公共事件 价值观 情绪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G64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5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0-11
- 一 选题的背景10
- 二 选题的意义10-11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11-12
- 一 基于政治学视角的研究11-12
- 二 基于传播学视角的研究12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12-15
-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12-13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13-14
- 三 本文的研究创新点14-15
- 第一章 公共事件与网络表达概述15-20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表达15-18
- 一 新媒体时代的公共事件15-16
- 二 网络表达的内涵16
- 三 网络表达的渠道16-18
- 第二节 各群体网络表达情况扫描18-20
- 一 各群体网络表达总体情况18-19
- 二 公共事件中各群体网络表达情况的关注点19-20
- 第二章 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网络表达的数据分析20-33
-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表达调查设计20-22
- 一 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网络表达趋向示例20-21
- 二 大学生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表达调查问卷设计21-22
- 第二节 大学生的网络接触使用情况22-25
- 一 大学生网络使用时长22-23
- 二 获取信息的网络渠道23-25
- 三 议题关注的主要维度25
- 第三节 大学生的网络表达情况25-33
- 一 大学生网络表达的目的25-26
- 二 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网络表达的参与度26-29
- 三 大学生网络表达的渠道选择29-30
- 四 大学生网络表达的语言风格30-31
- 五 大学生网络表达观点的意见感知31-33
- 第三章 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网络表达的深层分析33-45
-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表达的价值取向33-37
- 一 彰显个性互动博弈的网络表达33-34
- 二 多元网络表达中的价值观显现34-37
-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表达的话语倾向37-41
- 一 正向性话语框架38-39
- 二 负面性话语框架39-40
- 三 中性的话语框架40-41
- 第三节 大学生网络表达的情绪倾向41-45
- 一 爱国心理和民族大义情绪41-42
- 二 逆反心理与非理性情绪42-44
- 三 同情心理与偏激情绪44-45
- 第四章 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网络表达的动因45-53
-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表达的内在动力45-47
- 一 重塑自我的网络印象管理45-46
- 二 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参与意识46
- 三 纾解压力与情绪宣泄需求46-47
-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网络表达的因素47-53
- 一 网络社会中现实权力的渗透47-49
- 二 社会心态制约网络表达的情绪49-50
- 三 网络社会中“沉默的螺旋”效应50-51
- 四 “意见领袖”的引领51-53
-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7
- 附录57-60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明;李畅;;当下中国互联网语境中的“沉默的螺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2期
2 杨柳;;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依然旋转[J];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07期
3 龙静云;周凯;;“沉默的螺旋”及其反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王光谦;;试论互联网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J];考试周刊;2013年A0期
5 辛暨梅;;浅析日本媒体与大众——摆脱“沉默的螺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6 夏志梅;彭光芒;;网络空间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局限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李小妹;;从“沉默的螺旋”看新闻传播平衡原则的必要性[J];江淮论坛;2006年03期
8 蒋宇;;“沉默的螺旋”与网络传播[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刘冰;;从文化的视角看“沉默的螺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方亚;;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媒语境下的适用困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阳;“沉默的螺旋”与“毛毛虫效应”[N];解放军报;2011年
2 李宗彦;靠什么打破“沉默的螺旋”[N];人民日报;2013年
3 袁 琳;意见形成中“沉默的螺旋”现象[N];学习时报;2005年
4 乾羽;跳出“沉默的螺旋”,祝“第一人”好运[N];工人日报;2013年
5 李超;网络世界,警惕“沉默的螺旋”[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李明 编译;社交媒体加剧了“沉默的螺旋”?[N];光明日报;2014年
7 苏剑一;有听取不同声音的雅量 还要有摒弃偏见的理性[N];深圳特区报;2014年
8 孙行之;有话如何好好说[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9 本报评论员 罗晓星;谁是“讹人乌龙”中的传谣者[N];长沙晚报;2013年
10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健;成功其实远不是天才加汗水[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珉旭;网络交往环境下的个人态度与意见表达:沉默的螺旋 理论之检视与修正[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汉森;网络传播中反“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朱靓;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微博用户意见表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一凡;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网络表达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4 赵龙;在网络媒介中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荣;“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下的再思考[D];重庆大学;2014年
6 杨立月;新媒体语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现象[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怡芸;政治博客的社会影响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曾猛;博客:打开话语权垄断的闸门[D];四川大学;2005年
9 周奂;民众网络话语权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艳红;Web2.0时代博客现状与问题[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的网络表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3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