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世纪我国重大自然灾害报道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19:23
【摘要】:在新闻报道的诸多不同领域中,自然灾害的报道有其独有的特性,因自然灾害有突然发生性、心理震撼性、影响负面性、社会影响性等特点,一直以来始终受到各新闻媒体广泛的关注和报道。自然灾害在我国的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害大,因此如何做好自然灾害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但仍’存在着媒体基本权利受制约、媒体缺乏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等缺陷。这些缺陷对于我国自然灾害报道工作的不断完善无疑是一种冲击。 重大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作为一项重要的人类活动,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对、管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新闻报道在预防、控制和处理重大自然灾害中起着普及防灾救灾知识、调动公众救灾、揭露灾害真相、协调沟通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人类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转机。从某种程度上讲,转机或冲击取决于新闻报道的好与否,而新闻报道的好与否又取决于在重大自然灾害的报道过程中是否讲求报道对策和遵循报道原则。 本文阐述了重大自然灾害报道的原则,梳理了当今我国重大自然灾害报道工作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媒体权利的受制与媒体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新世纪背景下应对的对策建议。所提对策贯穿重大自然灾害的全过程,从灾害预警期到爆发期再到缓解期,针对灾害每个阶段不同的特点都相应地提出了应对措施与解决之道。
【图文】:

官方,假新闻,自然灾害,互联网


J jj-减角..X V./?魁?fcs^v: ibm : !:岕图3. 2南方日报官方微博截图3.2.4自然灾害报道假新闻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其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广,越来越重要,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了必须品,成了家庭电器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因此,媒体在借助了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优势迅速打开了又一市场。然而对于更新速度如此快的及时信息,传统媒体^u始不加质疑的采用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后迅速发布,这就是某些假新闻生成、瑶言扩散的重要原因。无论如何,互联网在自然灾害中所扮演的角色无可争议--传播介质,而它促进了自然灾害报道的失实。P5]21

设计图,信息中心,设计图,体系


图5. 1我国法律体系"联合信息中心”设计图在相互之间具有合作关系并的自然灾害信息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地位平等,确保政府最高层决策层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的最全面完整的信息,主动与媒体保持互动联系必须在所属的主管部门允许的情况下。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行;;“天翼对讲”“通信铁军”全力保障四川省2012年“5·12”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2年03期

2 朱长虹 ,林顺万;谈自然灾害资料存史资政的价值实现[J];湖南档案;2002年08期

3 王丽萍;于强;贾永京;;JAVA-3D在矿山防灾救灾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锋;;关于建立农牧业防灾救灾机制的几点思考[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2 ;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致辞[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3 沈祖炎;;上海城市防灾救灾现状及科研发展研究[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叶磊;;四川省防灾救灾应急演练实践的启示[A];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叶磊;金晓东;袁震飞;;四川省防灾救灾应急演练实践的启示[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玉平;;多难不可畏也不可违,兴邦的关键在科学技术——从自然与社会关系历史看科学防灾减灾[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专题报告[C];2008年

7 王玉平;;多难不可畏也不可违,兴邦的关键在科学技术——从自然与社会关系历史看科学防灾减灾[A];中国科协2008防灾减灾论坛特邀报告、专题报告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铁;防灾救灾:城市规划和安全管理先行[N];人民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苟中凡;我市落实防灾救灾措施[N];巴中日报;2006年

3 通讯员 蔡晶;福建开展防灾救灾效能督察[N];中国水利报;2007年

4 重庆市科协供稿;重庆:专家讲授防灾救灾减灾[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赵春燕;州级相关部门会商今冬明春防灾救灾应急工作[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6 寇俊山;力争农民收入在大旱之年稳步增长[N];青海日报;2006年

7 周银祥邋方由朝;要把防灾救灾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抓紧抓好[N];商洛日报;2007年

8 黄还春;坚持防灾救灾和科学发展一起抓[N];温州日报;2007年

9 实习生 陈艳丽 记者  代晓明;牢牢把握防灾救灾主动权[N];自贡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廉维亮;农业部部署防灾救灾事宜应对恶劣天气[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游志斌;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艳丽;先秦防灾救灾经济思想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秦翠萍;新时期党预防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及其启示[D];河南大学;2009年

3 张晓琳;魏晋时期灾害与救助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宋惠聪;宋代湖南的灾荒与救济研究[D];吉首大学;2013年

5 陈曦;新世纪我国重大自然灾害报道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98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598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3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