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日报》文艺副刊研究(1916-1924)
发布时间:2020-04-21 23:35
【摘要】: 创办于1916年的上海《民国日报》,是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一定影响的一张近现代报纸。报纸的副刊,先后汇聚了诸如叶楚伧、邵力子、柳亚子、姚濻雏、成舍我、戴季陶、沈玄庐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人。从早期《民国日报》的副刊到1919年创刊的《觉悟》副刊,其办报思想及编辑理念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近代报纸副刊从草创到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本文截取上海《民国日报》副刊问世至该报1924年改组为国民党机关报之间8年时间做一考察。立足从文学本体审视副刊上刊登的文字,探讨社会变革与报纸编辑思想的关系,传统文人如何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近代报人群体,以及作为大众传媒一部分的副刊文学如何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引言部分主要是介绍这一选题的由来、以及目前研究的成果及空白、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为概述,对上海《民国日报》诞生前中国报章副刊的历史做一大致勾勒。介绍上海《民国日报》及其副刊的诞生背景。并通过副刊的内容特色,为其做一大致分期。 第二章重点介绍“前觉悟”时期,即上海《民国日报》从创刊至1919年《觉悟》问世这段时间内的情况。文章以文体分类的方式介绍该时期副刊上刊登的小说、戏剧、诗词特色。同时,通过对具体作家与作品的分析,讨论《民国日报》在处理传统概念中“雅”“俗”两种不同文学时所采用的不同方式,以及形成这种方式的历史渊源。 第三章是对于《觉悟》副刊从创立到1924年这段时间的探讨,其间涉及该时期《民国日报》出版的一系列周刊、旬刊。通过《觉悟》从单纯追求思想性而摈弃文学性的“激进期”到文学性逐步回归的“稳定期”的过程变化,探讨成熟的报纸文学副刊所应具备的功能及特性。 第四章则是对于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群的研究,具体分析不同文学团体对于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不同时期的风格影响,以及近代报业对于传统文人思想的冲击。 第五章则是通过对与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并存的另一张具有全国影响的报纸副刊——《晨报》副刊的研究,比较其与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的异同,探讨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219.29;I206.6
本文编号:2635869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219.29;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春;;“名家尝试”与“名称产生”——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时期的小小说发展概观[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2635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3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