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网络深度报道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18:18

  本文关键词:网络深度报道发展中的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内容为王的新闻制造原则也不断被冲击甚至是被打破,众多的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逐渐走向衰落,这是否告诉我们,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即将取而代之?众所周知,网络媒体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和先进网络技术的推动,这无疑给网络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了良机。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网络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网络深度报道在发展至一定程度时竟然会遭遇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由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网络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作详细的分析,并找出发展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对策,并期望对网络深度报道更好地发展提出一点可行的意见。网络深度报道整合了传统深度报道的文字、图片符号表现形式和新兴媒体的视频符号表现形式为一体,具有超链接性、动态性、交互性和兼容性等特点。网络深度报道基于自身的优势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海量化信息时代既能满足受众“知其然并欲知其所以然”的需求,也能够为网络媒体打造品牌栏目,建立稳固的受众群体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对网络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笔者发现,经验与问题同时存在,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网络深度报道的内容为王切合了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增加网站新闻的吸引力和培养舆论空间的作用,为网络媒体打造品牌栏目提供有利的条件;另外一方面,现如今我国的网络深度报道发展过程中尚面临一定的困境,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智能手机带来的信息的移动化和阅读的电子化趋势下对网络深度报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发展速度要远远落后于网络技术推动下的网络媒体自身发展的速度。具体表现在:报道内容的更新时间周期长、更新速度缓慢、新闻品味不高、多媒体的任意发挥使得优势变劣势、缺乏个性化服务和难以满足受众需求的报道等。本文认为要对这些发展问题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网络媒体可以尝试从深度报道的内容选择、报道形式、编辑制作等各方面入手,根据网络媒体的实际情况,对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网络媒体优势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探讨出一种更合理、更新颖、更能够被受众所接受的网络深度报道形式。即使现如今我国的网络深度报道还面临着诸如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等方面困境,但我们要始终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围绕这些问题不断去改善,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那么网络深度报道的发展也必然会更加成熟和趋于完善。
【关键词】:网络深度报道 问题 原因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缘起9
  • 1.2 研究综述9-11
  • 1.3 研究问题11
  • 1.4 研究方法11-13
  • 1.4.1 文献分析11-12
  • 1.4.2 案例分析12-13
  • 2、网络深度报道概述13-25
  • 2.1 网络深度报道的定义及发展历程13-17
  • 2.1.1 开创阶段14-15
  • 2.1.2 发展阶段15
  • 2.1.3 纠偏阶段15-17
  • 2.2 网络深度报道的技术表现形式17-20
  • 2.2.1 三种表现符合的综合运用17-20
  • 2.2.2 超链接、动态性等技术形式的独特性20
  • 2.3 网络深度报道的特征和意义20-25
  • 2.3.1 网络深度报道的特征20-22
  • 2.3.2 网络深度报道的意义22-25
  • 3 网络深度报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25-32
  • 3.1 网络深度报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5-30
  • 3.1.1 猎奇性新闻较多,新闻品味亟待提高25-27
  • 3.1.2 缺乏能够满足受众个性化的服务报道27-28
  • 3.1.3 多媒体功能的不合理利用使得优势变劣势28-29
  • 3.1.4 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周期过长29-30
  • 3.2 网络深度报道发展中取得的经验30-32
  • 3.2.1 通过民生平台对深度选题进行挖掘30
  • 3.2.2 通过品牌栏目来提高影响力30-31
  • 3.2.3 文字、图片、视频结合使得报道更加立体化31-32
  • 4 网络深度报道问题存在的原因32-35
  • 4.1 网媒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较低32
  • 4.2 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约束32-33
  • 4.3 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33-35
  • 5 网络深度报道发展对策思考及难题35-38
  • 5.1 网络深度报道发展对策35-36
  • 5.1.1 结合多媒体自身优势,创造全新的深度报道模式35
  • 5.1.2 以意义脉络为主干对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新闻深度35-36
  • 5.1.3 提升网络“守门人”的“网络资讯”能力,强化个性化服务36
  • 5.2 解决问题对策中的难题36-38
  • 6 结论38-40
  • 6.1 小结38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38-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浩;;高效能网络给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J];电信技术;2011年03期

2 李忠信;西部县级网络的发展途径[J];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08期

3 石琳;曹亚强;张国圆;;徐州广电网络宽带优化方案[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年03期

4 陶英华;浅谈有线网络宽带数据传输的发展[J];中国有线电视;2000年10期

5 晓白;今天的创新 明天的希望──IBM的ATM策略[J];微型电脑应用;1996年02期

6 江坪;;净化网络信息三题[J];新闻实践;2008年11期

7 饶文靖;视听元素对网络传播未来的影响[J];电视研究;2001年10期

8 胡晓荷;;勾勒网络新未来[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年10期

9 李子鹏;;传统电视网络与OTT TV的整合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14年01期

10 张毓峰;王立群;任岁保;;陕西广电网络宽带双向化建设实践及探索[J];中国数字电视;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伟峰;;网络出版的概念界定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亢;我省网络宽带用户突破120万[N];河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李楠;2016年底前4G网络宽带将覆盖城乡每个角落[N];大连日报;2014年

3 ;加速发展网络宽带接入系统[N];中国电子报;2001年

4 ;网络教育能成为教育主渠道吗?[N];福建邮电报;2000年

5 记者 韩勋;网络宽带走进1054个村[N];西安日报;2008年

6 记者  马晓燕 实习生 张琴;今年底网络宽带覆盖率将达100%[N];嘉兴日报;2006年

7 张兴军;网络冲印照片悄然流行[N];中国税务报;2007年

8 双林 马克;“台网分离”广电要做网络营运“巨鲸”[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9 本报驻华南记者 鲁修稳;广州爱微瞄准网络视频市场[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李胜永;网络高新技术服务大运盛会[N];中国电力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小宝;网络深度报道发展中的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亚森;DNS网络优化设计与实现[D];新疆大学;2014年

3 李玉珍;网络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影响[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深度报道发展中的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4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e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