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内蒙古广播节目《法治直播间》法治新闻生产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11:24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重要方略不断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亦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依法治区。在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区的环境下,置身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后真相时代”背景中,愈发凸显出专业法治媒体普法宣传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工具性。权威法治媒体的意见领袖作用举足轻重,社会舆论方面也在呼唤更多理性的声音能够引导网民,能够理性看待事实、分析事实,而不是任由网络情绪泛滥,使其成为群氓的狂欢。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金牌法治节目众多,比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道德与观察》《社会与法》等,其法治新闻的生产效力在受众群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反观区域性的法治新闻生产良莠不齐。本文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的法治新闻生产媒介现状,以内蒙古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法治直播间》为例深入分析,共分为六个部分加以叙述。在引言中,笔者着重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来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治区方略是本文的重要政治环境,也是推进法治建设必要性的科学依据。第一部分,首先厘清了“法治”与“法制”、新闻生产与新闻制造两组词汇的区别和联系,追溯新闻的本质与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研究分支上界定了法治新闻生产的内涵与外延,也确定了本论文论述的范围是法治而非法制。当前阶段,由于社会环境变化和依法治国的要求,普法文本中法制新闻生产不断转向法治新闻生产是社会需求。第二部分,通过系统的查找资料,梳理了目前内蒙古地区法治类广播电视节目及其开通的同名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与基本情况,简要概述了其现存问题。第三部分,着力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广播法治节目《法治直播间》为例,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法治直播间》节目的法治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从选题来源、报道地域、报道对象、报道主角、新闻分发、关键词六个方面作为描述切入点。第四部分,笔者进一步总结《法治直播间》在适应时代发展变迁中形成节目生产模式,可以看出节目敢于突破广播的束缚实现自身迭代,也形成了具有地域性质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法治新闻生产模式。第五部分,笔者结合SWOT分析法,详细阐述目前该节目乃至广播媒体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威胁时刻存在的时代,虽然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不再是大众传播中议程设置的唯一机构,但是,广播法治类媒介在法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然是法治议题设置的重要发源地。适应新时代传播生态变化的同时,寻求一条适合发展之路的前提是要认清自身,看清当下的处境变局。第六部分,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和布局,意图为处于困境中同样寻求变革的广播法治类节目以及其他法治类媒体提供一定发展思路,试图为本地区乃至全国的法治类节目提供一点反思和启示,反思广播频率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怎样建构普法文本、如何最大化的发挥普法功能传递法治精神?结语部分关照整体脉络。目前人民法律知识的匮乏,基本物质文化得到满足,由此导致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维权需求与现实法律知识普及渠道贫乏、质量普遍较低的矛盾。广播法治节目也同样应该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从媒体自身出发主动积极的构建普法文本,主动承担起普法宣传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
【图文】:

区域分布,呼和浩特市,节目,巴乌


图 3-1 报道区域分布状况治直播间》节目中策划播出的节目主要报道视野放眼全国专业法律解读,以案释法,解读政策,放眼全国紧抓网络社会舆论。由图 3-1 可以看出,呼市(呼和浩特市)和全别是 56 次和 45 次。自治区内其他各盟市均有报道,巴彦最低,分别是 2 次和 3 次。可见,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为密切,也与节目所在地为呼和浩特市有一定地缘关系道对象:法治事件为主,法治话题相辅鄂巴乌锡全19.05%2.12%法治事件 法治人物 司法改革 法治话题 其他

主角


或者法律事件为由头的风格,法治类话题则是去年一整年的体案例展开话题性的讨论,以此延伸话题传达的新闻内容。节目策划了一系列相关话题,,2018 年 1 月 25 日播出《年底讨了监狱!》、2 月 14 日播出《支付宝集福卡有“陷阱”》、2 月当,劝酒也会承担法律责任|压岁钱归谁所有?》,策划中突年集福卡中有“陷阱”的警示以及针对春节欢聚中劝酒也会4.23%1.06%3.17%1.59%政府及管理部门人员(公检法) 企业(人员)普通城市居民 农牧民其他 新闻媒体未成年人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飞;史娜;;机器人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08期

2 吴远;;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生产新模式研究[J];新闻知识;2019年01期

3 张tR;;化解智媒新闻生产叙事局限的对策及思考[J];视听;2019年02期

4 杨雪莹;闫潇;;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数据新闻对新闻发展的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8年34期

5 孙授卿;;舆情大数据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探讨[J];智库时代;2019年21期

6 王雅倩;;媒介转型中新闻生产的供给侧改革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07期

7 何欣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论社会结构视野下的新闻生产[J];传播力研究;2019年07期

8 王敏;;“场域-惯习”框架下的新闻生产:一个研究范式的学术史考察[J];新闻界;2018年03期

9 祝悦;;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生产方式“变革”的路径分析[J];视听;2018年03期

10 张亚微;;大数据对新闻生产的变革[J];传播与版权;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晔;;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形态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张志安;;新闻场域的历史建构及其特征——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1995-2008)[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3 褚悦闻;;范式转移:受制于政治外力的新闻生产——以《解放日报》六十年国内新闻报道为视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4 钱进;;时空重置下的驻华外国记者新闻生产常规研究[A];数字未来与传媒社会.2013.2——重购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C];2012年

5 周彤;;对弱势群体报道的新闻框架的建构与重构——以“八毛门”事件为例[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6 毕剑琥;;改版后《中国体育报》新闻生产特点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7 王贺新;;微博环境下的突发新闻生产——某报7·23动车事故报道的民族志[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康庆阳;;建立面向用户的架构推动新闻传播变革[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9 张志安;阴良;;新闻生产、报道空间与社会情境:——以1987“深度报道年”为个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郝韶梦;于珂悦;;中国众筹新闻:兴也勃焉,亡也忽焉?[A];安徽省第七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博士 李飞;数字时代新闻生产面临挑战与危机[N];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任媛媛;开放的新闻生产:职业新闻人的机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3 沈浩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数据驱动新闻生产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杨静雅;新闻生产也要供给侧改革[N];宁波日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数据新闻生产有待个性化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6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 黄金;光明融媒体的立体化新闻生产[N];光明日报;2014年

7 王庆国;新闻生产也须转变“增长方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张弓;“新闻生产也要供给侧改革”[N];宁波日报;2016年

9 张晓敏 山西日报农村部;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模式新变革[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10 邹汉青邋陶忠辉;浅析采编分合模式的优劣及解决途径[N];中华新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兵;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5年

2 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6年

3 芮必峰;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D];复旦大学;2009年

4 徐帆;制造角色:凤凰卫视的生产机制研究(1996-2011)[D];复旦大学;2011年

5 田秋生;市场化生存的党报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8年

6 雷晓艳;报道框架、国家形象与新闻生产:《华尔街日报》的涉华报道研究(1979-2013)[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沛芹;论美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8年

8 马锋;现代风险报道生产偏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洁;新闻:真理与权力共生的场域[D];武汉大学;2013年

10 吴华清;党报时政新闻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聪;“框架”与“新闻场域”:新闻生产两大研究路径的学术史考察[D];南京大学;2019年

2 程夏;智取未来:智能化新闻生产的场景建构[D];安徽大学;2019年

3 贾荣乐;内蒙古广播节目《法治直播间》法治新闻生产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4 齐珊珊;新闻生产智能化对传统新闻业的再塑造及其伦理评价[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5 刘新风;京报集团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6 梅莲;智媒时代新闻生产的变革与发展路径[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7 江美霞;新闻生产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爆料现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8 李福琦;移动短视频对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9 刘鑫;移动视频直播影响下的报社新闻生产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10 覃锦华;我国新媒体平台的数据新闻生产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0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50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