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框架”与“新闻场域”:新闻生产两大研究路径的学术史考察

发布时间:2020-06-02 02:07
【摘要】:自上世纪中期伊始,关于“新闻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思考一直未曾中断过。时至今日,形成了公认的四种研究路径:承继于迈克尔·舒德森权威三分法的社会组织路径、政治经济学路径、文化研究路径,以及20世纪90年代被视为新起点的新闻场域路径。其中,以框架理论为核心的社会组织路径和以新闻场域理论为核心的新闻场域路径—相继经历了从兴盛到沉寂的大幅波动,且在中国内地的新闻生产研究领域发生“交错”。然而,针对如此显眼的路径迭代与混淆现象,传播学界似乎“视而不见”。在既有问题尚未认清之前,已迫不及待地赶去发掘“下一个”所谓的全新范式。面对这种失序的状况,本文试图对“框架”和“新闻场域”所在的新闻生产两大研究路径进行学术史考察,讨论它们的可能性与局限性,顺便厘清二者的差异;同时,基于此对新闻生产社会学未来的走向做出预判。借助经典文献解读法和知识社会学分析,本研究发现戈夫曼的框架理论在新闻生产研究的“第一波浪潮”中被功能化解读,这导致了社会组织路径主要适用于传统编辑部田野,一旦走出新闻编辑室,它就要让位于吸收了“框架”精髓的新闻场域路径。不过,在媒介化社会的新新闻业态下,随着新闻及其生产场的边界逐渐消失在整个社会场中,新闻场域路径的阐释力也显得捉襟见肘。当媒介从一个固定的框本或显化的结构空间进化为一个无形的社会组织者,对“新新闻”生产的思考应超越过时的社会组织路径与新闻场域路径,在“媒介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而有趣的是,这第一步或许得从修正对“框架”的曲解这里迈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飞;史娜;;机器人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08期

2 吴远;;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生产新模式研究[J];新闻知识;2019年01期

3 张tR;;化解智媒新闻生产叙事局限的对策及思考[J];视听;2019年02期

4 杨雪莹;闫潇;;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生产——数据新闻对新闻发展的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8年34期

5 孙授卿;;舆情大数据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探讨[J];智库时代;2019年21期

6 王雅倩;;媒介转型中新闻生产的供给侧改革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年07期

7 何欣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论社会结构视野下的新闻生产[J];传播力研究;2019年07期

8 王敏;;“场域-惯习”框架下的新闻生产:一个研究范式的学术史考察[J];新闻界;2018年03期

9 祝悦;;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生产方式“变革”的路径分析[J];视听;2018年03期

10 张亚微;;大数据对新闻生产的变革[J];传播与版权;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晔;;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形态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张志安;;新闻场域的历史建构及其特征——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1995-2008)[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3 褚悦闻;;范式转移:受制于政治外力的新闻生产——以《解放日报》六十年国内新闻报道为视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4 钱进;;时空重置下的驻华外国记者新闻生产常规研究[A];数字未来与传媒社会.2013.2——重购行动者:中国场域的传播研究[C];2012年

5 周彤;;对弱势群体报道的新闻框架的建构与重构——以“八毛门”事件为例[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6 毕剑琥;;改版后《中国体育报》新闻生产特点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7 王贺新;;微博环境下的突发新闻生产——某报7·23动车事故报道的民族志[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康庆阳;;建立面向用户的架构推动新闻传播变革[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三等奖)[C];2014年

9 张志安;阴良;;新闻生产、报道空间与社会情境:——以1987“深度报道年”为个案[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郝韶梦;于珂悦;;中国众筹新闻:兴也勃焉,亡也忽焉?[A];安徽省第七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博士 李飞;数字时代新闻生产面临挑战与危机[N];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任媛媛;开放的新闻生产:职业新闻人的机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3 沈浩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数据驱动新闻生产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杨静雅;新闻生产也要供给侧改革[N];宁波日报;2016年

5 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数据新闻生产有待个性化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6 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 黄金;光明融媒体的立体化新闻生产[N];光明日报;2014年

7 王庆国;新闻生产也须转变“增长方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8 张弓;“新闻生产也要供给侧改革”[N];宁波日报;2016年

9 张晓敏 山西日报农村部;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模式新变革[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10 邹汉青邋陶忠辉;浅析采编分合模式的优劣及解决途径[N];中华新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兵;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5年

2 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6年

3 芮必峰;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D];复旦大学;2009年

4 徐帆;制造角色:凤凰卫视的生产机制研究(1996-2011)[D];复旦大学;2011年

5 田秋生;市场化生存的党报新闻生产[D];复旦大学;2008年

6 雷晓艳;报道框架、国家形象与新闻生产:《华尔街日报》的涉华报道研究(1979-2013)[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沛芹;论美国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8年

8 马锋;现代风险报道生产偏向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洁;新闻:真理与权力共生的场域[D];武汉大学;2013年

10 吴华清;党报时政新闻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聪;“框架”与“新闻场域”:新闻生产两大研究路径的学术史考察[D];南京大学;2019年

2 刘新风;京报集团跨平台新闻生产与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梅莲;智媒时代新闻生产的变革与发展路径[D];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

4 江美霞;新闻生产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爆料现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5 李福琦;移动短视频对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刘鑫;移动视频直播影响下的报社新闻生产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7 覃锦华;我国新媒体平台的数据新闻生产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8 梁译心;基于我国四大网站的数据新闻生产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9 唐宇;数据新闻对新闻生产的变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10 李菁瑛;“中央厨房”式新闻生产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24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924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