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04:25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受众传统的信息接收习惯,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成为衍生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土壤。新闻从业者对于相关新闻的片面报道、受众的碎片化信息接收使得新闻事件在报道的过程中出现新闻反转现象,在这种反转现象的背后是群体心理的变化。西方2016年的英国脱欧、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大选成功,我国2017年中国留学生江歌遇害事件、2018年中兴遭美国商务部打压事件让我们开始关注后真相现象。以后真相为背景的反转新闻是切入研究的关键节点,从2013年北京老外撞人事件到2016年罗尔卖文救女事件,这一类新闻的后真相反转现象都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西方对于后真相新闻研究颇多,尤其是以西方政治为背景的研究,如后真相政治事件,我国对于反转新闻研究颇多,但是在后真相环境下的研究,尤其是后真相时代新闻事件、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如今国内外频频出现的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现象,对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研究就显得刻不容缓、极为重要,对于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研究是极具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开篇明义,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化梳理,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本文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本文涉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找准后真相与反转新闻的联系,切入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传播研究。第三部分是对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传播机制的探索,分别从传播路径、传播方式、传播特点以及成因切入,在这一部分中会结合相关案例来佐证提出的观点。第四部分是具体分析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困境,主要从政府、媒体、受众三者出发,最后提出媒体的真相困境。第五部分则根据第四部分提出的问题,从政府、媒体、受众三者的角度进行解答,提出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应对措施,展望后真相时代媒介伦理的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5年01期

2 郑保卫;李玉洁;;真实,一个被追求与被操纵的新闻观念:基于美国新闻史的考察[J];国际新闻界;2013年05期

3 陈昌凤;仇筠茜;;微博传播:“弱关系”与群体智慧的力量[J];新闻爱好者;2013年03期

4 张涛甫;项一]Z;;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的行动特征——基于对其行动空间多重不确定性的分析[J];新闻记者;2012年09期

5 陈龙;陈伟球;;网络民粹主义传播的政治潜能[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廖福生;江昀;;微博客的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发展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余秀才;;网络舆论场的构成及其研究方法探析——试述西方学者的“场”论对中国网络舆论场研究带来的启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年02期

9 刘兴亮;;微博的传播机制及未来发展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0年03期

10 喻国明;;微博: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J];新闻与写作;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悠然;;警惕“后真相”时代的假消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屈佳菲;新媒体语境下的反转新闻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2 傅鹏;新闻反转剧中的媒介责任探析[D];暨南大学;2015年

3 王菲;被媒介异化的人的单向度生存[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雪紫;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构成与提升[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吴飒;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记者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97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697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