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框架下印尼《罗盘报》中的国家形象
本文关键词:媒介框架下印尼《罗盘报》中的国家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与印尼建交有65周年了。两国之间来往频繁,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和旅游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尤其印尼新任总统佐科威提出建立海洋轴心,建设海洋强国与习近平主席提倡的建立海上丝绸之路不谋而合。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交往更加密切。因此中国在印尼的国家形象对于两国的发展关系十分重要。21世纪的今天,网络和媒体都会在瞬间把突发事件按各自的角度传播出去,在众说纷纭的报道中,塑造出相关事件的国家形象。要在国际事务中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就要在国际社会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因此世界各国无不重视对自身国家形象的塑造。塑造国家形象离不开传媒,这些形象是由我们的认识来决定的。《罗盘报》是印尼最大的全国日报,拥有极高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罗盘报》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之间涉华报道中的主题、来源、角度等问题,来了解印尼读者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从新闻框架与报道内容分析《罗盘报》涉华报道有助于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论文中选取了核心的香港问题、南海问题及中国文化话题进行分析,从核心的几大角度来获取印尼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这一命题,本文的核心观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家形象 传播 印尼 中国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8
- 一、选题理由7-9
-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9-11
- (一)、选题意义9-10
- (二)、研究价值10-11
- 三、研究方法11
- 四、概念界定11-13
- (一)、媒介框架11-12
- (二)、国家形象12-13
- (三)、《罗盘报》13
- 五、文献综述13-18
- (一)、国家形象14-15
- (二)、中印政治经济关系15-16
- (三)、印尼华人身份认同16-18
- 第一章 《罗盘报》议题框架分析18-30
- 第一节 新闻文本数据统计18-21
- 第二节 《罗盘报》信息来源分析21-22
- 第三节 《罗盘报》涉华报道框架分析22-26
- 第四节 新闻文本图片分析与符号使用26-30
- 第二章 《罗盘报》涉华报道话题及情感分析30-41
- 第一节 政治报道:有所疑虑30-34
- 第二节 外交报道:友好伙伴34
- 第三节 经济报道:相互依靠34-36
- 第四节 文化报道:交往密切36-38
- 第五节 社会报道:内容丰富38-41
- 第三章 《罗盘报》中的中国形象41-44
- 第一节 《罗盘报》全方位关注中国41-42
- 第二节 报道倾向原因分析42-44
- 第四章 策略44-51
- 第一节 总体策略44-46
- 第二节 华人策略46-51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1-54
- 参考文献54-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恩来关于香港问题的讲话[J];档案学通讯;1997年03期
2 ;一九八四年国内外时事测验[J];新闻通讯;1985年02期
3 ;九月时事测验[J];新闻通讯;1984年11期
4 林文;二战时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交涉[J];兰台世界;1997年09期
5 张志远;;我们全家到香港走一走[J];档案与建设;2008年12期
6 ;五月时事测验[J];新闻通讯;1985年07期
7 ;“香港问题的由来”等8条[J];新闻爱好者;1996年12期
8 徐永军;两本有关香港问题重要书籍即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J];出版参考;1997年10期
9 董宝君,白文坤;回归前夕话澳门(三)[J];档案;1999年05期
10 ;香港题材图书热销全国各地[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7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翟爱东;李雅琴;;中英“香港问题”探究[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汪天亮;黄荣斌;;香港问题的一段历史考察(1979—1982)[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郭必强;;中国共产党早期关于香港问题的认识与主张[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刘飞燕;;伟大的战略构想 英明的历史抉择[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晓华;;英国在抗战时期对华立场及对香港问题的态度[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叶张瑜;;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决香港问题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李佳彬;我驻澳大使在澳发文谈香港问题[N];光明日报;2014年
2 烨泉;法治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底线[N];法制日报;2014年
3 口述 周南 采访 温飞;周南:我眼中的邓小平[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记者 赵博;重温伟人卓见 务实化解争议[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5 本报记者 吴长生 王尧;一寸丹心 为国为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中国对英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妄加评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N];人民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吴长生 王尧;一寸丹心 为国为港[N];人民日报;2002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原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许崇德;基本法的制定显示了中国人的智慧[N];法制日报;2009年
9 张瑞志;改进文风,我们该如何讲话[N];解放军报;2013年
10 记者 戴军;“占中”行为无视现实[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子坤;抗战期间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交涉[D];南京大学;2016年
2 曾慧岚;媒介框架下印尼《罗盘报》中的国家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永;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研究(1979-1984)[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路遥;撒切尔时期英国政府处理香港问题的外交政策研究(1982-1984)[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媒介框架下印尼《罗盘报》中的国家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