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赛突发新闻灾难类获奖作品的视觉框架解析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419.1
【图文】:
看着镜头痛苦的放声大哭。在低沉昏暗的色调里,军人手里手电筒的光更加放大了小女孩的形象,放大了蜷缩着的小女孩身上的血迹以及惊恐哭泣的表情,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对残酷的战争产生痛恨的情绪,对小女孩的命运感到深深的悲悯。与其说是荷赛对这类黑镜头的偏好,不如说是它内在的价值观驱使它的评选保持这一倾向:永远最尖锐、最直接、最逼近的揭示正在发生的现实问题;永远对那些正饱受煎熬的生命保持最真实的痛感,永远对人类自身的困境发出最响亮的声音。荷赛战争摄影视觉框架中的作战框架,也占据了 44.4%的大比例。画面中频繁出现了枪支等作战工具,主要表现了作战双方之间的对峙以及士兵被处决的瞬间。《中弹的巴勒斯坦人》(图 2-1-2-2),拍摄的是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士兵投掷石块时,以色列士兵对其开枪导致一名巴勒斯坦人中枪的瞬间。记者将巴勒斯坦人因中弹而捂起肚子的决定性瞬间捕捉下来,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使用了对称构图法,将对峙双方的表情和姿态,以及街角两侧对峙双方的力量通过这一构图作出对比,这一画面语言的准确使用无疑强化了视觉冲突,把战争中紧张的气氛传递给受众。
图 3-1-1年二等奖获奖作品《审讯》(图 3-1-2),摄影的信任才得以入内拍照,故将这一警官审讯并抽作品将主体人物之间的关系与光线、影调等画面情感起伏的脸及被审讯人挣扎的表情营造一个戏的基调交待了审讯的时间是在夜间。最具视觉张手臂挥打鞭子的人影,画面里虽没有出现这个人形象成为焦点,彰显了摄影师高超的叙事功力。视觉框架,使画面中出现的所有元素都直接为主闻事件一目了然,且能达到丰富的表达效果。
《被埋葬的两个儿子》(图 4-2-1)获得了 2004 年突发新闻二等奖。图片发生的背景是 2003 年伊朗巴姆的地震事件,该地震造成了 2.5 万人丧生。摄影师选取的是一个父亲左右手臂扛着自己丧生的两个儿子前去埋葬的背影。画面拍摄的虽是背影,却使画面富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浓重的悲痛氛围。正值美好年华的孩子,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都在一场地震之后变得一无所有,使所有受众都对受难者产生了怜悯之情。2013 年荷赛年度获奖作品《加沙葬礼》(图4-2-2),画面是再加沙一个难民营的巷子里,一群男人给两个在轰炸中遇难的图 4-2-1 图 4-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萌;;浅议灾难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J];今传媒;2015年04期
2 魏维;;新闻摄影的审美特征探究[J];传媒;2014年24期
3 宁海林;孙永秋;;论新闻图像的视觉框架法[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4 李健;;论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5 杨健;;新闻摄影应呈现对人类处境、状态和命运的思考——对话第56届“荷赛奖”终审评委顾铮[J];新闻记者;2013年04期
6 邓杰;;超越现实:论现代影像的象征性[J];阅江学刊;2011年05期
7 黄文;;从荷赛获奖作品看世界新闻摄影现状与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1年08期
8 郑保卫;刘新利;;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J];今传媒;2010年08期
9 方安宁;;“荷赛”框架对中国新闻摄影的影响[J];新闻传播;2009年12期
10 王欢;;人文精神对新闻摄影的影响[J];青年记者;2009年2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贺敏;;黄文:“华赛”评委最看重创意[N];深圳商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炜;中外新闻摄影奖对比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2 卓拉;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获奖作品视觉框架分析(1996-2015)[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3 尚富霞;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突发新闻摄影作品比较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泽鹏;荷赛灾难类获奖作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马倩;新闻摄影视觉冲击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杨昊;历史学语境下的影像意义转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延婧;中国国际新闻摄影赛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93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9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