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微博中的青年志愿者形象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12:10
【摘要】:志愿服务事业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文化与精神品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尺,更是推动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志愿者作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树立良好地青年志愿者形象尤为重要。微博作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的一部分,是青年志愿者形象传播与构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微博是青年志愿者信息传播最大的载体,具有代表性。本文以“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微博中呈现的青年志愿者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抽样调查的方法,系统论述青年志愿者形象及其传播的特点和意义。具体包括关爱儿童的倡导者、投身祖国建设的爱国者、弱势群体的帮扶者、“和平与发展”的践行者、绿水青山的建设者、优秀文化的传递者、高考学子的助跑者、赛事活动的奉献者、大型会议的保障者、灾难事故的救援者等系列形象。通过对“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微博中的传播视角及其聚焦、话语进行分析,发现其在青年志愿者形象的传播中存在传播方式固式化、传播文本生硬化以及传播角度单一化的问题,提出了丰富传播视角、改进传播文本以及灵活传播方式的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优化“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微博中青年志愿者形象的传播,更好地在微博上树立良好地青年志愿者形象,带动广大青年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步。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06;D632.9
【图文】:

中国青年,样本分类,志愿者,样本数


“中国青年志愿者”微博中的青年志愿者形象主要体现在其所参与的志愿服逡逑务活动中,志愿服务活动是青年志愿者身份和角色的基础和关键,青年志愿者形逡逑象主要是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建立并得以传播的。以青年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活逡逑动进行分类从而对“中国青年志愿者”微博中的青年志愿者形象的传播内容进行逡逑分析,扣住了青年志愿者形象传播的关键。逡逑2.1扶贫与支教活动中的青年志愿者形象分析逡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地逡逑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进步空间还很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逡逑仅2017年一年以来我国就新增1000多千万农村脱贫人口,340万贫困人口实现逡逑易地扶贫搬迁。并提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国经逡逑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有许多落后地区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扶贫脱贫不仅关逡逑系到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更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教育是我国逡逑发展的重中之重,“少年强则国强”,要想“少年强”,则必须把教育搞好。“科逡逑

师范学院,事实,长江,青年志愿者


们辅导功课以及心理疏导等,关注孩子ff]的成长。逡逑图3-1中国梦七彩梦逡逑如上图3-1所示,该例子言简意赅地陈述出这样一个事实:长江师范学院的逡逑志愿者与泰国留学生一起看望留守儿童对其进行简单地泰语教育,长江师范学院逡逑的志愿者每周六都会举行类似的志愿活动对“彩虹之家”的孩子提供课业辅导与逡逑心理疏导等志愿活动。缺乏情节的叙述,外在的叙事“事实”意图刻画与传播出逡逑青年志愿者“关爱儿童的倡导者”形象,但却仅将青年志愿者的该形象流于缺乏逡逑生动性的简要事实中,进行一种外在的客观的叙述。其所聚焦的点在于“长江师逡逑范学院”、“彩虹之家”等与青年志愿者形象没有必然性关联的点上,以及青年逡逑志愿者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笼统性概括,使青年志愿者形象显得不够具体逡逑和真切。又如下图3-2所示:逡逑中国裔志原费V'逡逑2013-4-2510.:52O啠酉砼轃K德通逡逑卢中莲穸.西韵扢【灥itfc十櫖年报》舍j邋20D挥西彭计翅态愿者莉英俊,狼劳逡逑结Y西■

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泰语,彩虹


子ffl一些简M的泰语。长江师范字院.的忘愿者一勵k浪旅浚保绷剑⒉屎纾藜摇蔽⒆渝义厦歉ǖ脊我约靶睦硎璧嫉龋刈⒑⒆樱妫妫莸某沙ぁe义贤迹常敝泄纹卟拭五义先缟贤迹常彼荆美友约蛞怅嗟爻率龀稣庋桓鍪率担撼そΨ堆г旱腻义现驹刚哂胩┕粞黄鹂赐羰囟云浣屑虻サ靥┯锝逃そΨ堆г哄义系闹驹刚呙恐芰蓟峋傩欣嗨频闹驹富疃浴安屎缰摇钡暮⒆犹峁┛我蹈ǖ加脲义闲睦硎璧嫉戎驹富疃H狈η榻诘男鹗觯庠诘男鹗隆笆率怠币馔伎袒氪コ鲥义锨嗄曛驹刚摺肮匕某颊摺毙蜗螅唇鼋嗄曛驹刚叩母眯蜗罅饔谌狈﹀义仙缘募蛞率抵校幸恢滞庠诘目凸鄣男鹗觥F渌劢沟牡阍谟凇俺そ﹀义戏堆г骸薄ⅰ安屎缰摇钡扔肭嗄曛驹刚咝蜗竺挥斜厝恍怨亓牡闵希约扒嗄赍义现驹刚呓械闹驹阜窕疃囊桓隽承愿爬ǎ骨嗄曛驹刚咝蜗笙缘貌还痪咛邋义虾驼媲小S秩缦峦迹常菜荆哄义现泄嶂驹眩郑у义希玻埃保常矗玻担保埃海担睴啠酉砼轃K德通逡逑卢中莲穸.西韵扢【灥itfc十櫖年报》舍j邋20D挥西彭计翅态愿者莉英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晓蓓;;我国青年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北方经贸;2015年12期

2 周纯;;社会利他性来源理论特质及其机制构建[J];求索;2013年10期

3 吴文琪;;大学生参与大型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的动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4 殷小川;田惠芬;;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的动机分析与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管理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李红军;从三个视域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地位[J];长江论坛;2004年04期

6 余少松;论青年志愿者行动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J];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董海军 ,倪赤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参与动机分析[J];理论界;2003年06期

8 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2803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03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b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