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

发布时间:2020-09-01 09:54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网络舆论场与社会引导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国家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主流的意识形态渗入到网络舆论场内,并且和场内的其他话语势力进行平等博弈,从而实现网络舆论场内的话语和谐,为“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扫平道路。 选择网络舆论场与社会的引导关系作为研究主题,有其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学术意义上看,首先是把场的理论应用到网络舆论研究当中,从争夺与博弈的角度来看待与研究网络舆论现象。其次,探讨“理想话语环境”与网络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网络舆论场内的话语博弈分析,来认识“理想话语环境”在网络社会中究竟是现实态还是未来态。 “网络舆论场”是网络社会独有的一个时空环境,是现实社会场的一个延伸部分,与现实社会场不同且与现实社会场相互作用。网络舆论场是现实社会场的一个释放场,也是现实社会场的一个监控场。与受控性较强的现实社会场不同,网络舆论场有自己的一套运作逻辑,是一个人人可入的场所,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场所,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是一个关系互动的场所,是一个话语争夺的场所,也是一个权力争斗的场所。 网络舆论场内存在着各种话语争夺势力,他们之间并非自由博弈,平等交流。网络舆论主体的草根特性,使得平民话语权得以张扬,权威评价机构的话语权势力逐渐衰微。网络舆论主体并非协调一致、共享网权,年龄、学历、地域背景不同,话语分量自然会有轻重之分;观点的交锋,意见的碰撞,再加上互动的持续,亦会使网络舆论主体产生分化。网络舆论主体之间仍存在群体极化现象和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网络舆论客体应具海性特征(即无所不包性),然“准选择性”(选择受限)依旧存在。网络舆论阵地的耀眼之星非博客莫属,然实力派代表仍归BBS论坛,新闻跟帖在二线游荡,电子邮件和ICQ/QQ时而会崭露锋芒,表明其不可小觑。网络民众的舆论评价,并非原汁原味,经过网络意见领袖、守门人以及权威评价机构的层层过滤以后,才得彰显,此时的舆论评价话语已是博弈的产品了。分析网络舆论场内话语权的争夺性斗争,可以理解民众评价的现实地位。民众的评价话语和权威机构的评价话语,时时处在博弈当中。民众的评价话语和权威机构的评价话语应该保持一个和谐、健康的博弈关系,通过平等对话与交流来促进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
【学位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G20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平喜;;网络新闻跟帖场域中价值观的“社会表达”——一种新媒介生活方式的展开[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2 张婉琦;;新媒体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6年12期

3 李焕;;浅议政府引导和应对网络媒体能力[J];现代交际;2015年04期

4 黄永林;张武桥;;对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回顾及展望[J];新闻界;2015年07期

5 黄新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与疏导策略探析[J];政法学刊;2015年01期

6 周家旺;金梦玉;;浅析新媒体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双重影响[J];新闻世界;2014年08期

7 何湾;;论网络舆论监督司法——法学、社会学视野下的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J];法制与社会;2014年16期

8 杨菁;赵岩;;网络舆情及其预警研究综述[J];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06期

9 李晓红;;新媒体:民主政治发展的双刃剑[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10 逯萍;;网络舆论引导探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全家悦;大众文化影响下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2 赵平喜;我国媒介化社会背景下价值观传播的“传媒殖民”现象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马可;80后与网络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桑丽;网络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玉;新媒体信息犯罪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赵龙;新时期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3 黄学坚;价值累加理论视域下环境群体性事件处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4 伍法翠;新媒体舆论监督对警察执法权威影响的实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炜;组织传播中的微信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6 胡一乔;新媒体对中学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文晓;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8 王骏飞;泛传播环境下电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姗姗;论信息化环境下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吕静;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与监管[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9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09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1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