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权下抖音使用行为的话语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12:11
Web2.0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日新月异,同时也是媒体、受众与话语权三者之间的话语关系革新。免费的社交网络向用户开放使得社交网络成为有史以来门槛最低的媒体,将人们的远距离沟通成本降至最低,现实社会中处于各个阶层的群体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开始生产传播内容、更新分享新鲜事物、发布评论交换意见等方式构建个人认同,新媒体推动着这些行为的发生的同时满足了受众使用与满足需求。媒介技术的便利性、普及性和深度渗透性对于赋权问题有了的深刻影响,使得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角色发生转变,话语权开始重新建构。话语权在场域内传播开始出现转移以及重构,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不再是被动接受媒体意见开始表达个人意见观念。本文以音乐社交APP抖音为例全方面分析了技术赋权下用户使用行为,文章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创新点,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介绍抖音的概况以及抖音用户的类型。第三部分是对话语权与技术赋权重点阐释,解析了在动力场中技术带来的重新赋权以及抖音与用户在话语权转移中的角色。第四部分展开阐述抖音用户使用行为中话语权建构路径...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数据来源:易观《2017年第2季度中国短视频市场季度盘点分析》
数据来源:易观《2017年第2季度中国短视频市场季度盘点分析》
8 图 1-3数据来源:艾瑞数据《2017 上半年短视频分析报告》根据艾瑞数据 2017 上半年短视频市场分析报告,2017 年 1 月到 5 月中国短视频用户日均使用次数呈飞速增长。其中 3 月份增长率高达 29%,5 月份短视频日均使用次数也超过 1.5 亿次。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流向已经从单纯的文字、音频、图片的传播方式转向拥有更加生动立体的情绪表达、更加丰富的信息量的短视频。社交网络不断的在快速发展,社交平台的用户在不断增加,用户在需要获得消息与他人分享生活的需求持续上涨,使得社交在网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社会的快速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高效率,更加便捷的生活,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压力与焦虑,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碎片化,人们越来越习惯所谓的快餐文化,这些都加剧了人们的不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自媒体语境下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脱媒”困境及对策[J]. 许哲,吴家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2]自媒体时代“网络话语权”的二元结构解析与规制[J]. 胡丽.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何以走红——以抖音App为例[J]. 吴佳妮. 新媒体研究. 2017(18)
[4]自媒体时代掌握舆论话语权的策略研究[J]. 陈玲,陈安琪. 科技视界. 2017(23)
[5]“技术赋权”范式下新媒体用户图像话语权的建构[J]. 严峰. 当代传播. 2017(03)
[6]自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的建构[J]. 张倩. 传媒. 2017(09)
[7]技术赋权与传播话语权结构重塑——以微信自媒体为例[J]. 翟晨肖. 西部广播电视. 2017(08)
[8]APP:技术赋权的回归[J]. 王建磊. 新闻大学. 2016(06)
[9]新媒介技术视野下的传播与赋权研究[J]. 黄月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10]自媒体视域下媒介话语权的变迁与秩序重建[J]. 崔立伟. 新闻知识. 2016(11)
博士论文
[1]互联网时代传播赋权研究[D]. 邓倩.武汉大学 2014
[2]中国媒介话语秩序的重构[D]. 黄晓钟.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国社交媒体中粉丝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D]. 徐亮.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2]音乐APP在社交平台传播推广的用户行为分析[D]. 李婷.北京交通大学 2017
[3]公民身份认同研究[D]. 孜莉瑚玛尔·亚森.新疆大学 2016
[4]自媒体时代与社会话语权的建构[D]. 冯甘雨.山西大学 2014
[5]技术赋权与资本理性:自媒体传播场域话语权研究[D]. 许同文.郑州大学 2014
[6]自媒体时代公共话语权研究[D]. 温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4
[7]移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研究[D]. 彭欢.湖南师范大学 2012
[8]从全民传播的发展趋势分析话语权转移[D]. 庄会晓.中国海洋大学 2011
[9]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分析[D]. 马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1
[10]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虚拟社区网民行为研究[D]. 李姗姗.华南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06843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数据来源:易观《2017年第2季度中国短视频市场季度盘点分析》
数据来源:易观《2017年第2季度中国短视频市场季度盘点分析》
8 图 1-3数据来源:艾瑞数据《2017 上半年短视频分析报告》根据艾瑞数据 2017 上半年短视频市场分析报告,2017 年 1 月到 5 月中国短视频用户日均使用次数呈飞速增长。其中 3 月份增长率高达 29%,5 月份短视频日均使用次数也超过 1.5 亿次。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流向已经从单纯的文字、音频、图片的传播方式转向拥有更加生动立体的情绪表达、更加丰富的信息量的短视频。社交网络不断的在快速发展,社交平台的用户在不断增加,用户在需要获得消息与他人分享生活的需求持续上涨,使得社交在网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社会的快速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高效率,更加便捷的生活,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压力与焦虑,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碎片化,人们越来越习惯所谓的快餐文化,这些都加剧了人们的不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自媒体语境下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脱媒”困境及对策[J]. 许哲,吴家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2]自媒体时代“网络话语权”的二元结构解析与规制[J]. 胡丽.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何以走红——以抖音App为例[J]. 吴佳妮. 新媒体研究. 2017(18)
[4]自媒体时代掌握舆论话语权的策略研究[J]. 陈玲,陈安琪. 科技视界. 2017(23)
[5]“技术赋权”范式下新媒体用户图像话语权的建构[J]. 严峰. 当代传播. 2017(03)
[6]自媒体时代公众话语权的建构[J]. 张倩. 传媒. 2017(09)
[7]技术赋权与传播话语权结构重塑——以微信自媒体为例[J]. 翟晨肖. 西部广播电视. 2017(08)
[8]APP:技术赋权的回归[J]. 王建磊. 新闻大学. 2016(06)
[9]新媒介技术视野下的传播与赋权研究[J]. 黄月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10]自媒体视域下媒介话语权的变迁与秩序重建[J]. 崔立伟. 新闻知识. 2016(11)
博士论文
[1]互联网时代传播赋权研究[D]. 邓倩.武汉大学 2014
[2]中国媒介话语秩序的重构[D]. 黄晓钟.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国社交媒体中粉丝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D]. 徐亮.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2]音乐APP在社交平台传播推广的用户行为分析[D]. 李婷.北京交通大学 2017
[3]公民身份认同研究[D]. 孜莉瑚玛尔·亚森.新疆大学 2016
[4]自媒体时代与社会话语权的建构[D]. 冯甘雨.山西大学 2014
[5]技术赋权与资本理性:自媒体传播场域话语权研究[D]. 许同文.郑州大学 2014
[6]自媒体时代公共话语权研究[D]. 温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4
[7]移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研究[D]. 彭欢.湖南师范大学 2012
[8]从全民传播的发展趋势分析话语权转移[D]. 庄会晓.中国海洋大学 2011
[9]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分析[D]. 马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1
[10]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虚拟社区网民行为研究[D]. 李姗姗.华南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06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90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