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视域下国内职场真人秀节目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16:53
自2011年以来,多家卫视以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为模仿范本,相继推出了“相亲式”的大型职场真人秀节目,标志着职场真人秀节目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节目杂糅了综艺节目、脱口秀节目的表现元素,无论是环节设置、舞台设计、嘉宾遴选、话题制造等方面均颇具矛盾冲突,节目的社会价值被娱乐精神掩埋,诟病越来越多,从纯粹的指导性、服务性的节目越来越向追求商业卖点的综艺娱乐节目转变。不禁让人怀疑,职场秀到底是一场荧屏秀,还是一场能够改变求职者职业生涯的人生历练?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消费主义在我国的滋生提供必要的土壤,并且我国已有了进入消费社会的明显特征。消费主义强调的是人们的物欲消费愿望,享乐主义思想,感官娱乐等。经济上的发展变化,必然也“牵扯”到精神文化方面。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不可避免的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以市场为目标,以被消费为目的,注定成为混杂着职场竞聘与娱乐选秀双重气质的节目。因此,本文以消费主义理论为视角,阐述职场节目与消费主义思想的相互作用,着重探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职场真人秀节目所呈现的特征,挖掘该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同时为其今后更好的发展提出几点...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消费主义”的研究
(二)关于“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研究
(三)关于消费主义视域下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研究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消费主义及职场真人秀节目概述
第一节 消费主义概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消费主义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国内职场真人秀节目的概况
一、 概念界定
二、 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二章 消费主义语境下的职场真人秀节目解析
第一节 娱乐功能放大,眼球经济为第一要义,强调快乐消费
一、 充斥娱乐元素的环节和规则
二、 设置矛盾冲突吸引受众眼球
三、 求职者及嘉宾的“作秀”强化了娱乐色彩
四、 争议性话题频出,引起“围观”
第二节 强调身体叙事,视觉至上,突出快感消费
一、 身体叙事带来的窥视快感
二、 身体层面的被冒犯的快感
三、 身体差异带来的身份认同
第三节 精心编码的符号盛典,构建符号消费
一、 求职过程—符码垄断的荧屏体现
二、 职场指导—潜移默化的消费驯化
三、 行业达人形象和言说---消费认同的引导
第四节 “消费明星”,刺激消费欲望
一、 主持人明星化
二、 嘉宾明星化
第五节 嵌入广告传播消费信息,制造消费理念
一、 隐性广告传递消费信息
二、 商业逻辑支配,加入冠名广告
第三章 消费主义范畴中职场真人秀节目的价值批判与反思
第一节 消费主义范畴下职场真人秀节目的正效应
一、 呈现多元职场话题
二、 娱乐狂欢下的责任重塑
三、 搭建梦想平台,服务受众
第二节 消费狂欢现象后的反思
一、 消费主义的感性娱乐生产指引下,导致节目的专业性与娱乐性的失衡
二、 消费主义的“消费决定生产”理念下,导致节目低俗化、同质化
第四章 消费主义时代下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坚守文化品格,建立服务意识,打造绿色品牌
一、 平衡节目的功能性与娱乐性
二、 还原真实内容,把握冲突尺度,合理对待“注意力”经济
三、 找准定位,细分市场,依靠服务提高收视率,打造品牌节目
第二节 树立大众文化的生态消费观
一、 强化媒体责任意识,打造良性“媒介消费”环境
二、 坚持求新求异化发展,避免一味的追求“快活为本”的消费理念
三、 提高审美品位,客观对待消费主义文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读大众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电视文化特点——以《2012中国职场好榜样》为例[J]. 郭路. 东南传播. 2012(10)
[2]泛娱乐化时代媒介社会责任的重塑——以《职来职往》为例[J]. 钱珺,文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08)
[3]消费主义语境下我国电视节目生产论析[J]. 田新玲. 新闻知识. 2011(12)
[4]诊治当下电视“秀场奇观”——以《非你莫属》职场真人秀为例[J]. 赖黎捷,赵红勋,李明海. 新闻研究导刊. 2011(09)
[5]消费主义与电视选秀节目的身体叙事[J]. 汪洋,秦姜.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03)
[6]媒介文化与消费主义[J]. 葛彬超.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7]论电视传播中的身体意象[J]. 陈月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03)
[8]关于娱乐传播的伦理思考[J]. 邓名瑛,谭平剑,邓红华. 湘南学院学报. 2005(01)
[9]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 孔明安. 哲学研究. 2002(11)
[10]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J]. 秦志希,刘敏. 现代传播. 2002(01)
博士论文
[1]电视文化中的“快感”问题研究[D]. 杜晓红.苏州大学 2011
[2]19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研究[D]. 徐小立.武汉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电视求职节目设计研究[D]. 陈晔.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我国职场类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研究[D]. 侯琰慧.河南大学 2012
[3]消费主义视域下中国达人秀节目发展研究[D]. 白月.辽宁大学 2012
[4]职场真人秀节目研究[D]. 沈彬彬.重庆工商大学 2012
[5]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视婚恋节目探析[D]. 尹燕斌.浙江师范大学 2011
[6]我国职场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研究[D]. 欧倩.南京艺术学院 2011
[7]电视娱乐节目的娱乐性及文化价值探析[D]. 马静.辽宁大学 2011
[8]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消费文化特征研究[D]. 陈功兰.兰州大学 2010
[9]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真人秀”节目探析[D]. 苍鹤.黑龙江大学 2008
[10]《面对面》栏目的消费主义倾向解析[D]. 闫伟.兰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07175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消费主义”的研究
(二)关于“职场真人秀”电视节目的研究
(三)关于消费主义视域下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研究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消费主义及职场真人秀节目概述
第一节 消费主义概述
一、 概念界定
二、 消费主义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国内职场真人秀节目的概况
一、 概念界定
二、 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二章 消费主义语境下的职场真人秀节目解析
第一节 娱乐功能放大,眼球经济为第一要义,强调快乐消费
一、 充斥娱乐元素的环节和规则
二、 设置矛盾冲突吸引受众眼球
三、 求职者及嘉宾的“作秀”强化了娱乐色彩
四、 争议性话题频出,引起“围观”
第二节 强调身体叙事,视觉至上,突出快感消费
一、 身体叙事带来的窥视快感
二、 身体层面的被冒犯的快感
三、 身体差异带来的身份认同
第三节 精心编码的符号盛典,构建符号消费
一、 求职过程—符码垄断的荧屏体现
二、 职场指导—潜移默化的消费驯化
三、 行业达人形象和言说---消费认同的引导
第四节 “消费明星”,刺激消费欲望
一、 主持人明星化
二、 嘉宾明星化
第五节 嵌入广告传播消费信息,制造消费理念
一、 隐性广告传递消费信息
二、 商业逻辑支配,加入冠名广告
第三章 消费主义范畴中职场真人秀节目的价值批判与反思
第一节 消费主义范畴下职场真人秀节目的正效应
一、 呈现多元职场话题
二、 娱乐狂欢下的责任重塑
三、 搭建梦想平台,服务受众
第二节 消费狂欢现象后的反思
一、 消费主义的感性娱乐生产指引下,导致节目的专业性与娱乐性的失衡
二、 消费主义的“消费决定生产”理念下,导致节目低俗化、同质化
第四章 消费主义时代下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坚守文化品格,建立服务意识,打造绿色品牌
一、 平衡节目的功能性与娱乐性
二、 还原真实内容,把握冲突尺度,合理对待“注意力”经济
三、 找准定位,细分市场,依靠服务提高收视率,打造品牌节目
第二节 树立大众文化的生态消费观
一、 强化媒体责任意识,打造良性“媒介消费”环境
二、 坚持求新求异化发展,避免一味的追求“快活为本”的消费理念
三、 提高审美品位,客观对待消费主义文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读大众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电视文化特点——以《2012中国职场好榜样》为例[J]. 郭路. 东南传播. 2012(10)
[2]泛娱乐化时代媒介社会责任的重塑——以《职来职往》为例[J]. 钱珺,文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08)
[3]消费主义语境下我国电视节目生产论析[J]. 田新玲. 新闻知识. 2011(12)
[4]诊治当下电视“秀场奇观”——以《非你莫属》职场真人秀为例[J]. 赖黎捷,赵红勋,李明海. 新闻研究导刊. 2011(09)
[5]消费主义与电视选秀节目的身体叙事[J]. 汪洋,秦姜.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03)
[6]媒介文化与消费主义[J]. 葛彬超.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7]论电视传播中的身体意象[J]. 陈月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03)
[8]关于娱乐传播的伦理思考[J]. 邓名瑛,谭平剑,邓红华. 湘南学院学报. 2005(01)
[9]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 孔明安. 哲学研究. 2002(11)
[10]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J]. 秦志希,刘敏. 现代传播. 2002(01)
博士论文
[1]电视文化中的“快感”问题研究[D]. 杜晓红.苏州大学 2011
[2]19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研究[D]. 徐小立.武汉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电视求职节目设计研究[D]. 陈晔.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我国职场类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研究[D]. 侯琰慧.河南大学 2012
[3]消费主义视域下中国达人秀节目发展研究[D]. 白月.辽宁大学 2012
[4]职场真人秀节目研究[D]. 沈彬彬.重庆工商大学 2012
[5]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电视婚恋节目探析[D]. 尹燕斌.浙江师范大学 2011
[6]我国职场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研究[D]. 欧倩.南京艺术学院 2011
[7]电视娱乐节目的娱乐性及文化价值探析[D]. 马静.辽宁大学 2011
[8]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消费文化特征研究[D]. 陈功兰.兰州大学 2010
[9]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真人秀”节目探析[D]. 苍鹤.黑龙江大学 2008
[10]《面对面》栏目的消费主义倾向解析[D]. 闫伟.兰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07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90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