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用户互动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07:4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Web3.0时代的到来,网络用户节节攀升,尤其是手机网络用户的数量不断提高。由于手机的普及和4G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视频直播这一新兴的网络自媒体异军突起,迅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于网络直播蹿红的速度过快,使得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内的规范以及人们的意识都没有跟上,造成网络直播内容低俗暴力、主播获得“暴利”收入等网络直播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网络直播互动更是乱相丛生,弹幕内容淫秽低俗、为一时冲动充值上万元的礼物等情况比比皆是,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对网络直播用户的互动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政府来说,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节约成本;对网民而言,当政府运用有效的措施对网络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引导和治理之后,可以改善网络直播中的网络环境,让大家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获得网络直播带来的乐趣。本文通过对发送礼物和弹幕这两种最直接的互动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然后根据这些特征提出相应的建议。首先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列联表分析,得出网络直播用户的性别、年龄、收入等与是否发送礼物进行互动之间的关系;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网络直播...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模型
2.1 网络直播
2.1.1 网络直播的概念
2.1.2 网络直播的分类
2.2 技术接受模型(TAM)
2.2.1 技术接受模型提出
2.2.2 技术接受模型的扩展
2.3 统计方法
2.3.1 列联表分析
2.3.2 因子分析
2.3.3 相关分析
2.3.4 回归分析
2.4 文本情感分析
2.4.1 情感信息抽取
2.4.2 主观信息情感分类
第3章 网络直播用户发送礼物的互动行为研究
3.1 模型的构建和假设
3.1.1 模型的建构
3.1.2 研究假设
3.2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2.1 问卷的设计
3.2.2 问卷调查
3.3 调查统计分析
3.4 网络直播用户发送礼物的特征分析
3.4.1 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与性别的关联性分析
3.4.2 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与年龄的关联性分析
3.4.3 收入与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3.4.4 职业与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3.4.5 学历与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3.5 影响用户发送礼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3.5.1 信度、效度检验
3.5.2 因子分析
3.5.3 相关分析
3.5.4 回归分析
3.5.5 假设验证结果与模型修正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直播用户发送弹幕的互动行为研究
4.1 数据来源
4.2 斗鱼TV弹幕数量分析
4.2.1 弹幕的选取
4.2.2 弹幕的统计分析
4.3 斗鱼TV弹幕文本分析
4.3.1 弹幕的选取
4.3.2 文本预处理
4.3.3 词频统计和词云可视化
4.3.4 弹幕情感分析及可视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直播平台管理建议
5.1 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建议
5.2 从直播平台的角度提出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附录1 关于网络直播发送礼物互动行为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互联网直播平台的现状研究[J]. 朱蕾.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8)
[2]我国网络主播直播内容分析[J]. 张璐.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0)
[3]基于问卷调查的网络直播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 陆伟伟. 山西农经. 2017(06)
[4]我国网络直播行业的特点分析与规范治理[J]. 曾一昕,何帆. 图书馆学研究. 2017(06)
[5]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直播[J]. 王星伟. 视听. 2017(03)
[6]网络直播火爆原因、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 侯韵佳,邓香辉. 电视研究. 2017(03)
[7]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问题及建议[J]. 屠晓杰,金夏夏,尹昊智. 世界电信. 2017(01)
[8]繁荣与乱象:网络直播热下的冷思考[J]. 刘婧.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2)
[9]孤独与狂欢:基于网络直播用户的心理和行为分析[J]. 穆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2)
[10]电子游戏竞技网络直播中的IP保护[J]. 孙磊. 电子知识产权. 2016(11)
硕士论文
[1]社会化问答网站用户采纳行为分析[D]. 龙泽慧.山西财经大学 2017
[2]从“映客直播”看泛娱乐网络直播互动[D]. 丁家佳.安徽大学 2017
[3]网络直播的法律规制[D]. 赵墨林.吉林大学 2017
[4]网络直播用户使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蘧璇.西南大学 2017
[5]身体消费视角下的网络女主播现象研究[D]. 郭传红.安徽大学 2017
[6]中国游戏直播平台的发展研究[D]. 王星雨.南京理工大学 2017
[7]网络直播平台的现状和发展研究[D]. 方宇荣.北京印刷学院 2017
[8]国内竞技游戏网络视频主播研究[D]. 胡格.安徽大学 2016
[9]探析游戏直播平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D]. 孙一凡.河南大学 2016
[10]网络直播庭审问题研究[D]. 王晔.复旦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25547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模型
2.1 网络直播
2.1.1 网络直播的概念
2.1.2 网络直播的分类
2.2 技术接受模型(TAM)
2.2.1 技术接受模型提出
2.2.2 技术接受模型的扩展
2.3 统计方法
2.3.1 列联表分析
2.3.2 因子分析
2.3.3 相关分析
2.3.4 回归分析
2.4 文本情感分析
2.4.1 情感信息抽取
2.4.2 主观信息情感分类
第3章 网络直播用户发送礼物的互动行为研究
3.1 模型的构建和假设
3.1.1 模型的建构
3.1.2 研究假设
3.2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2.1 问卷的设计
3.2.2 问卷调查
3.3 调查统计分析
3.4 网络直播用户发送礼物的特征分析
3.4.1 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与性别的关联性分析
3.4.2 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与年龄的关联性分析
3.4.3 收入与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3.4.4 职业与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3.4.5 学历与用户发送礼物行为之间的关联性
3.5 影响用户发送礼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3.5.1 信度、效度检验
3.5.2 因子分析
3.5.3 相关分析
3.5.4 回归分析
3.5.5 假设验证结果与模型修正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直播用户发送弹幕的互动行为研究
4.1 数据来源
4.2 斗鱼TV弹幕数量分析
4.2.1 弹幕的选取
4.2.2 弹幕的统计分析
4.3 斗鱼TV弹幕文本分析
4.3.1 弹幕的选取
4.3.2 文本预处理
4.3.3 词频统计和词云可视化
4.3.4 弹幕情感分析及可视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直播平台管理建议
5.1 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建议
5.2 从直播平台的角度提出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附录1 关于网络直播发送礼物互动行为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互联网直播平台的现状研究[J]. 朱蕾.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7(08)
[2]我国网络主播直播内容分析[J]. 张璐.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0)
[3]基于问卷调查的网络直播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 陆伟伟. 山西农经. 2017(06)
[4]我国网络直播行业的特点分析与规范治理[J]. 曾一昕,何帆. 图书馆学研究. 2017(06)
[5]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直播[J]. 王星伟. 视听. 2017(03)
[6]网络直播火爆原因、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 侯韵佳,邓香辉. 电视研究. 2017(03)
[7]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问题及建议[J]. 屠晓杰,金夏夏,尹昊智. 世界电信. 2017(01)
[8]繁荣与乱象:网络直播热下的冷思考[J]. 刘婧.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2)
[9]孤独与狂欢:基于网络直播用户的心理和行为分析[J]. 穆毅. 新闻研究导刊. 2016(22)
[10]电子游戏竞技网络直播中的IP保护[J]. 孙磊. 电子知识产权. 2016(11)
硕士论文
[1]社会化问答网站用户采纳行为分析[D]. 龙泽慧.山西财经大学 2017
[2]从“映客直播”看泛娱乐网络直播互动[D]. 丁家佳.安徽大学 2017
[3]网络直播的法律规制[D]. 赵墨林.吉林大学 2017
[4]网络直播用户使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蘧璇.西南大学 2017
[5]身体消费视角下的网络女主播现象研究[D]. 郭传红.安徽大学 2017
[6]中国游戏直播平台的发展研究[D]. 王星雨.南京理工大学 2017
[7]网络直播平台的现状和发展研究[D]. 方宇荣.北京印刷学院 2017
[8]国内竞技游戏网络视频主播研究[D]. 胡格.安徽大学 2016
[9]探析游戏直播平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D]. 孙一凡.河南大学 2016
[10]网络直播庭审问题研究[D]. 王晔.复旦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25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925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