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乡土的“微信社区”——基于一个白族村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9 06:42
本文采用田野观察的方法,聚焦于一个白族传统村落通过微信形成的全新的网络社区。研究发现,村民在手机和微信里将传统的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结合成一种具有普遍性并被大家所认可、接受的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实践形成"微信社区",从而将村民置于一种"技术性的秩序"之中。"微信社区"的存在,一方面让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脱域的共同体",但另一方面,由微信建构起来的这个新型社区又在"嵌入"其现实的乡土社会结构和文化之中。对石龙村微信社区生活和实践经验的研究,让我们看到新技术和网络逐步进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实践活动之中,从而使传统村落形成一个线上新型社区结构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社区结构对传统社区中社会关系、组织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章来源】:新闻大学.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各类微信群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构乡村内生秩序的数字“社区公共领域”——一个西部乡村的移动互联网实践[J]. 牛耀红.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4)
[2]微信的“书写”与“勾连”——对一个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J]. 孙信茹.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10)
[3]重识社区:从“共同体”到“场域”的转向[J]. 刘江. 社会工作. 2016(02)
[4]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 蔡骐.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9)
[5]参与、赋权与连结性行动:社区媒介的中国语境和理论意涵[J]. 王斌,古俊生. 国际新闻界. 2014(03)
[6]个体化社会与私人社区:基于中国社区实践的批评[J]. 郑中玉. 学习与实践. 2012(06)
[7]虚拟与现实:网络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互动[J]. 谢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12)
[8]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演变[J]. 陈美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9]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J]. 陈福平,黎熙元. 社会. 2008(05)
[10]从“社区”到“脱域的共同体”——现代性视野下的社区和社区建设[J]. 王小章,王志强. 学术论坛. 2003(06)
本文编号:2986525
【文章来源】:新闻大学.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各类微信群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构乡村内生秩序的数字“社区公共领域”——一个西部乡村的移动互联网实践[J]. 牛耀红.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4)
[2]微信的“书写”与“勾连”——对一个普米族村民微信群的考察[J]. 孙信茹.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10)
[3]重识社区:从“共同体”到“场域”的转向[J]. 刘江. 社会工作. 2016(02)
[4]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 蔡骐.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09)
[5]参与、赋权与连结性行动:社区媒介的中国语境和理论意涵[J]. 王斌,古俊生. 国际新闻界. 2014(03)
[6]个体化社会与私人社区:基于中国社区实践的批评[J]. 郑中玉. 学习与实践. 2012(06)
[7]虚拟与现实:网络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互动[J]. 谢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12)
[8]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演变[J]. 陈美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9]当代社区的两种空间:地域与社会网络[J]. 陈福平,黎熙元. 社会. 2008(05)
[10]从“社区”到“脱域的共同体”——现代性视野下的社区和社区建设[J]. 王小章,王志强. 学术论坛. 2003(06)
本文编号:2986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98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