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即礼遇:偶像“出圈”的传播研究——基于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接受理论的分析视角
发布时间:2021-05-12 14:34
长久以来,对大众娱乐现象的研究多放置于文化工业、消费社会或亚文化研究范式中,以偶像符号或粉丝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忽略了作为更为普遍的娱乐消费者大众群体(非粉丝群体)的存在。本研究通过网络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采用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接受理论的分析视角,以公众的反应与接受态度为切入点,从社会的制约因素和个体接受的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对当下偶像"被嘲"现象进行释读。研究发现,新一代有闲阶级的崛起已摆脱以往对追星盲目热情和非理性的状态,公众对只提供"表层审美"的流水线模式下的造星工业也渐露审美疲劳之态,这两者构成新的时代特征为偶像"被嘲"埋下了伏笔;公众心理层面,偶像人设营销、夸大吹捧等运作方式招致公众对"真实""完美"等设定的反感与麻木,"苦饭圈久已"的网络舆论境遇激发公众对偶像幻象再戳破的快感享受。在娱乐工业朝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迈进的新阶段,"嘲笑""出圈儿"等偶发现象将大众文化突破"饭圈"放置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是大众给予当今工业化造星模式的提醒,也是双方进行对话的契机与可能。
【文章来源】:新闻界.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接受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三、“嘲笑”即礼遇: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解读
(一)社会制约:新一代有闲阶级的崛起
(二)机械生产:流水线下的审美疲劳
(三)公众心理:幻象再戳破的过程快感
1. 人设营销引发对“真实”反感。
2. 夸大吹捧招致对“完美”的嘲讽。
3.“苦饭圈久已”享受对“幻象”戳破的快感。
四、出圈儿:公众的观感与接受态度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重驱力:偶像养成时代粉丝行为动机研究——基于周杰伦和蔡徐坤双方粉丝打榜事件[J]. 韩传喜,黄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社会表演理论视角下的粉丝文化研究——以偶像养成类节目《创造101》王菊粉丝为案例[J]. 杨盈龙,冯应谦. 新闻界. 2019(11)
[3]核心粉丝是如何炼成的——基于文化资本视角下的粉丝社群研究[J]. 鞠春彦,杨轩.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7)
[4]移动互联技术下偶像与“粉丝”关系的“场景”阐释:一项网络民族志的田野研究[J]. 李理. 新媒体与社会. 2018(03)
[5]颠覆与创造: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偶像生产与粉丝文化[J]. 郑石,张绍刚. 新闻界. 2019(06)
[6]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 吕鹏,张原.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5)
[7]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表征、异化与引导[J]. 栗蕊蕊.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4)
[8]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接受理论研究[J]. 甘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9]“传播力场”与文艺转型——洛文塔尔对文艺发展问题的传播学解读[J]. 甘锋,王廷信. 民族艺术. 2014(06)
[10]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的接受理论分析[J]. 郑和明,叶鸣.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03)
本文编号:3183587
【文章来源】:新闻界.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接受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三、“嘲笑”即礼遇: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解读
(一)社会制约:新一代有闲阶级的崛起
(二)机械生产:流水线下的审美疲劳
(三)公众心理:幻象再戳破的过程快感
1. 人设营销引发对“真实”反感。
2. 夸大吹捧招致对“完美”的嘲讽。
3.“苦饭圈久已”享受对“幻象”戳破的快感。
四、出圈儿:公众的观感与接受态度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重驱力:偶像养成时代粉丝行为动机研究——基于周杰伦和蔡徐坤双方粉丝打榜事件[J]. 韩传喜,黄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社会表演理论视角下的粉丝文化研究——以偶像养成类节目《创造101》王菊粉丝为案例[J]. 杨盈龙,冯应谦. 新闻界. 2019(11)
[3]核心粉丝是如何炼成的——基于文化资本视角下的粉丝社群研究[J]. 鞠春彦,杨轩.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7)
[4]移动互联技术下偶像与“粉丝”关系的“场景”阐释:一项网络民族志的田野研究[J]. 李理. 新媒体与社会. 2018(03)
[5]颠覆与创造: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的偶像生产与粉丝文化[J]. 郑石,张绍刚. 新闻界. 2019(06)
[6]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 吕鹏,张原. 中国青年研究. 2019(05)
[7]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表征、异化与引导[J]. 栗蕊蕊.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4)
[8]洛文塔尔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接受理论研究[J]. 甘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9]“传播力场”与文艺转型——洛文塔尔对文艺发展问题的传播学解读[J]. 甘锋,王廷信. 民族艺术. 2014(06)
[10]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的接受理论分析[J]. 郑和明,叶鸣.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03)
本文编号:3183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8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