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文化视阈下的我国“韩国综艺节目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10:04
“韩国综艺节目热”是在中韩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下,在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和迷文化盛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新一轮“韩流”,文化的娱乐化、大众化为“韩国综艺节目热”提供了传播的环境,国内电视节目市场的低迷成为其传播的良好时机,网络为“韩国综艺节目热”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从传播学角度而言,与以往的“韩流”不同,“韩国综艺节目热”的形成是在网络媒体环境中产生的,它打破了传统的线性信息传播模式,呈现出无序和扩散的传播形态,体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形成文化潮流的共同作用。“韩国综艺节目热”体现了受众对于娱乐的追求,却反应了网络社会的狂欢带来的价值缺失;它是受众对于文化潮流的符号消费,却逐渐异化而丧失了人的主体地位;它反映了媒介文化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在借鉴韩国综艺节目的同时,应理性对待其在社会引发的热潮,引导精神文明的方向。理性对待“韩国综艺节目热”,需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过分放大“韩流”的地位与影响力,传播积极的大众文化,通过受众辨识能力和媒介素养的提升,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观念,通过我国文化产品的竞争力的提高,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豆瓣网友对《RunningMan》的观看评论
图 4-2:百度指数:2014 年 1 月-2015 年 4 月百度平台网民对“running man”的搜索数量变化折线图“韩国综艺节目热”的真正出现和形成还是依靠的网络媒介。包括视频网站、论坛频播放器、视频下载平台在内的专业网站的支持使韩国综艺节目的传播进一步升温,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我国限制国外节目在我国电视上的播出,网络成
微博“RunningMan”微话题截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流”:韩国政府对华公共外交论析[J]. 邢悦,李智珩.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06)
[2]从文化角度看综艺节目的发展——以韩国《Running Man》节目为例[J]. 马兆华. 新闻世界. 2014(11)
[3]韩国综艺节目的特色研究[J]. 朱民皓. 今传媒. 2014(10)
[4]韩国综艺节目的传播特点和文化解读[J]. 李冰,黄巧莉. 西部广播电视. 2014(16)
[5]浅谈我国“韩剧热”背后的经济学[J]. 白静,贾丽辉. 财经界(学术版). 2014(15)
[6]基于受众心理学浅析韩国综艺节目——以《RunningMan》为例[J]. 吕珺昳,李珂欣. 神州. 2014(14)
[7]韩国综艺节目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J]. 李礼. 理论界. 2014(05)
[8]中韩综艺娱乐节目的比较研究:政策、机制、创新[J]. 魏渲,赵乐平. 南方电视学刊. 2014(02)
[9]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J]. 刘宝全. 当代韩国. 2014(01)
[10]从韩国电视综艺节目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Running Man》为例[J]. 毕晛. 东南传播. 2014(03)
硕士论文
[1]韩国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戏剧性研究[D]. 梁立昭.浙江师范大学 2014
[2]韩国文化输出模式及影响研究[D]. 孙岩.吉林大学 2014
[3]韩国综艺节目的探析与借鉴研究[D]. 戚琪然.扬州大学 2013
[4]韩国电视综艺节目形态探析[D]. 韩超.东北师范大学 2012
[5]韩剧在中国热播的文化传播学分析[D]. 周思佚.兰州大学 2011
[6]浅析韩国明星综艺节目在中国网络的传播[D]. 言爽.上海师范大学 2010
[7]中韩综艺节目叙事结构对比分析[D]. 彭娜.重庆大学 2010
[8]中韩文化产业比较研究[D]. 王力力.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09
[9]中国电视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解析与批判[D]. 孟希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0]跨文化传播与渗透的新范例[D]. 徐姗姗.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57542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豆瓣网友对《RunningMan》的观看评论
图 4-2:百度指数:2014 年 1 月-2015 年 4 月百度平台网民对“running man”的搜索数量变化折线图“韩国综艺节目热”的真正出现和形成还是依靠的网络媒介。包括视频网站、论坛频播放器、视频下载平台在内的专业网站的支持使韩国综艺节目的传播进一步升温,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差异,我国限制国外节目在我国电视上的播出,网络成
微博“RunningMan”微话题截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流”:韩国政府对华公共外交论析[J]. 邢悦,李智珩.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06)
[2]从文化角度看综艺节目的发展——以韩国《Running Man》节目为例[J]. 马兆华. 新闻世界. 2014(11)
[3]韩国综艺节目的特色研究[J]. 朱民皓. 今传媒. 2014(10)
[4]韩国综艺节目的传播特点和文化解读[J]. 李冰,黄巧莉. 西部广播电视. 2014(16)
[5]浅谈我国“韩剧热”背后的经济学[J]. 白静,贾丽辉. 财经界(学术版). 2014(15)
[6]基于受众心理学浅析韩国综艺节目——以《RunningMan》为例[J]. 吕珺昳,李珂欣. 神州. 2014(14)
[7]韩国综艺节目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J]. 李礼. 理论界. 2014(05)
[8]中韩综艺娱乐节目的比较研究:政策、机制、创新[J]. 魏渲,赵乐平. 南方电视学刊. 2014(02)
[9]韩流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J]. 刘宝全. 当代韩国. 2014(01)
[10]从韩国电视综艺节目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Running Man》为例[J]. 毕晛. 东南传播. 2014(03)
硕士论文
[1]韩国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戏剧性研究[D]. 梁立昭.浙江师范大学 2014
[2]韩国文化输出模式及影响研究[D]. 孙岩.吉林大学 2014
[3]韩国综艺节目的探析与借鉴研究[D]. 戚琪然.扬州大学 2013
[4]韩国电视综艺节目形态探析[D]. 韩超.东北师范大学 2012
[5]韩剧在中国热播的文化传播学分析[D]. 周思佚.兰州大学 2011
[6]浅析韩国明星综艺节目在中国网络的传播[D]. 言爽.上海师范大学 2010
[7]中韩综艺节目叙事结构对比分析[D]. 彭娜.重庆大学 2010
[8]中韩文化产业比较研究[D]. 王力力.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09
[9]中国电视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解析与批判[D]. 孟希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8
[10]跨文化传播与渗透的新范例[D]. 徐姗姗.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57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57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