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媒体赋权语境下事件当事人网络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23:08
  新媒体赋予人们前所未有的权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表达意识。新媒体的便捷性、开放性、参与性和交互性使得其成为人们表达诉求、争取权益的天然渠道。与普通网民“键盘侠”式的网络表达不同,事件当事人的网络表达往往诉求更加明确,主观表达欲望更加迫切,他们设法通过网络表达主动引爆舆论热点,维持事件热度,试图最终改变现实中的权力结构,为自己赋权。因此,无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作为一种表达策略,事件当事人的网络表达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近年来引发社会热议的争议性事件中当事人网络表达的分析,可以发现:事件当事人网络表达的话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传播事实性信息、情感表达、权益诉求、质疑与回应、转发相关信息、以自身经历帮助他人这六类;其表达策略有私人话语策略、法律话语策略、社会话语策略和政治话语策略;从表达效果上看,当事人网络表达可以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三个层面的赋权,即个人赋权、人际赋权和社会参与赋权。网络表达激发了事件当事人的公民意识,使其获得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甚至可以推动社会决策。然而,事件当事人滥用同情额度、有意识的思想极化、对自身表达的失控可能会使其网络表达的目的和效果产生偏差。对此,作为普...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媒体赋权的研究
        二、关于网络表达的研究
        三、新媒体赋权与网络表达之间的关系
        四、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第三节 对事件当事人网络表达的界定
        一、事件
        二、当事人
        三、事件当事人的网络表达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事件当事人网络表达的典型案例及文本类型
    第一节 案例选择及其典型性
        一、典型案例
        二、案例选择的典型性
    第二节 事件当事人网络表达的文本类型
        一、事实型信息,构建表达基础
        二、情感型信息,引导舆论风向
        三、诉求型信息,寻求外界支持
        四、对话型信息,形成互动机制
        五、经验型信息,给予他人借鉴
第二章 事件当事人网络表达的话语策略分析
    第一节 私人话语:具有工具性的个人情绪表达
        一、悲情叙事:悲剧形象的塑造
        二、“黑白”叙事:二元对立结构的打造
        三、复仇叙事:经验与成见的交错
    第二节 公共话语:为自我赋权争取公共空间
        一、法律话语:将个体诉求转化为合法诉求
        二、社会话语:将个人意愿转化为社会意识
        三、政治话语:将个体冲突上升为阶层矛盾
第三章 事件当事人网络表达的效果分析
    第一节 个体赋权层面:个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一、增强自我认识和协调
        二、提升公民意识
    第二节 人际赋权层面: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获取
        一、制造舆论,获取关注
        二、形成互动,提升形象
        三、达成共识,赢得支持
    第三节 社会参与赋权层面:网络表达的社会实践性
        一、个体表达与专业媒体的联动扩大社会效应
        二、当事人的网络表达影响社会决策
第四章 对事件当事人网络表达的进一步思考
    第一节 当事人网络表达存在的问题
        一、事件当事人滥用同情额度
        二、当事人有意识的思想极化
        三、当事人对自身表达的失控
    第二节 当事人网络表达的启示
        一、坚守网络表达的界限
        二、善于结合多种叙事策略
        三、善于利用情感因素来塑造多重形象
        四、善于在互动中获取信息与资源
        五、巧用经验积累反映问题实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原型叙事与文本召唤——以江歌案为例分析自媒体情感动员作用机制[J]. 王宇.  传媒观察. 2018(08)
[2]网络舆论理性表达及其养成——社会学习理论视角的分析[J]. 李明德,杨琳,刘婵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3]从纵向到横向:农村户籍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探究[J]. 翁堂梅.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7)
[4]中等收入群体在中国网络社会的角色与地位研究[J]. 郑雯,李良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1)
[5]社会弱势群体网络信息表达行为的实证研究[J]. 舒曼.  江西社会科学. 2017(12)
[6]现实事件、网络话语和双重表达——以庆安事件微博传播为个案[J]. 姜利标.  青年研究. 2017(05)
[7]社交网络时代话语表达的特点与逻辑[J]. 喻国明.  新闻与写作. 2017(07)
[8]网络舆情的阶层化话语表达研究[J]. 李春雷,孙苗.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7(02)
[9]自媒体视角下的赋权理论研究[J]. 赵晓燕.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0)
[10]网络语境下弱势群体信息表达研究[J]. 舒曼.  江西社会科学. 2016(10)

博士论文
[1]论网络表达自由[D]. 黄惟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2]网络表达研究[D]. 王君玲.武汉大学 2009
[3]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体呈现[D]. 杨效宏.四川大学 2006
[4]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 陈红梅.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个人表达与公共空间:个人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D]. 顾轩之.兰州大学 2018
[2]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动员与意见表达[D]. 徐世亚.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
[3]网络公共事件话语表达非理性问题与应对策略[D]. 龚玥.河北大学 2017
[4]网络维权事件中网民的情感抗争研究[D]. 李菲.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赋权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行为表达机制研究[D]. 张婕.郑州大学 2016
[6]社会身份对个人网络表达影响研究[D]. 李晓.华中师范大学 2016
[7]悲情、愤怒、戏谑: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动员[D]. 黄鹤.华中师范大学 2015
[8]社会民意的网络表达研究[D]. 单莹莹.黑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47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47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0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