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理论视域下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1 19:09
在媒体应用日益盛行的今天,新旧媒体形式之间相互融合,保持各自的特点不断向前发展,而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形式,是目前人们使用比较普遍的、了解信息的媒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的观念日益增强,人们开始对体育事业有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它的人文意义以及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于体育的认知慢慢不只限于强身健体,更希望参与其中得到更多的精神愉悦和享受。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是一档节目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主持人的形象代表着体育节目的整体形象,主持人能不能被受众所接受、认可和喜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节目在受众心目中的生命力。然而,我国电视体育节目起步较晚,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综合素质相对较为薄弱及滞后,存在对体育节目和自身定位不清晰,自身内外形象认识模糊等一系列的问题,主持人的形象塑造,不单单是对一个频道、一档节目的整体传播理念的推广,甚至还包括了美学意识层面的构建,受众的审美期待和情感认同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这些问题会严重波及到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以及节目本身的质量。本文运用原型理论总结出适用于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原型形象,进而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以此寻找交汇点。借鉴有关原型理论的有...
【文章来源】:中原工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7 图4.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品牌权益视角下电视节目品牌与节目忠诚度关联研究——基于湖南卫视王牌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个案研究[J]. 朱亚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2]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从业现状及职称影响因素分析[J]. 万丽萍,沙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05)
[3]体育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魅力研究[J]. 谢辉. 新闻战线. 2014(09)
[4]主持人的个性魅力[J]. 张莉. 青年记者. 2014(23)
[5]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审视[J]. 高贵武. 国际新闻界. 2008(09)
硕士论文
[1]体育节目中女性主持人的媒介形象研究[D]. 戴一鸣.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职业形象研究[D]. 张佩佩.首都体育学院 2016
[3]论表演技巧运用对脱口秀节目主持艺术的提升[D]. 白月.河南大学 2015
[4]符号学原理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容思施.武汉纺织大学 2015
[5]我国体育节目主持人现状及对策研究[D]. 商垚.武汉体育学院 2014
[6]当下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品牌形象的构建[D]. 毛成利.云南师范大学 2014
[7]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品牌化塑造探析[D]. 张凌云.曲阜师范大学 2014
[8]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之栏目化生存研究[D]. 曹江漫.上海体育学院 2013
[9]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D]. 王柳.首都体育学院 2013
[10]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知名女性主持人的形象建构研究[D]. 尚静之.西南政法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26893
【文章来源】:中原工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7 图4.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品牌权益视角下电视节目品牌与节目忠诚度关联研究——基于湖南卫视王牌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个案研究[J]. 朱亚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2]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从业现状及职称影响因素分析[J]. 万丽萍,沙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05)
[3]体育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魅力研究[J]. 谢辉. 新闻战线. 2014(09)
[4]主持人的个性魅力[J]. 张莉. 青年记者. 2014(23)
[5]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审视[J]. 高贵武. 国际新闻界. 2008(09)
硕士论文
[1]体育节目中女性主持人的媒介形象研究[D]. 戴一鸣.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的职业形象研究[D]. 张佩佩.首都体育学院 2016
[3]论表演技巧运用对脱口秀节目主持艺术的提升[D]. 白月.河南大学 2015
[4]符号学原理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容思施.武汉纺织大学 2015
[5]我国体育节目主持人现状及对策研究[D]. 商垚.武汉体育学院 2014
[6]当下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品牌形象的构建[D]. 毛成利.云南师范大学 2014
[7]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品牌化塑造探析[D]. 张凌云.曲阜师范大学 2014
[8]我国电视体育频道之栏目化生存研究[D]. 曹江漫.上海体育学院 2013
[9]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D]. 王柳.首都体育学院 2013
[10]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知名女性主持人的形象建构研究[D]. 尚静之.西南政法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26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2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