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08:2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公民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发育与成长,强力推动了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这种基于网络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体制外公权力监督新范式,不但为公众监督公权力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而且为规范公权力运行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契机。对公权力网络监督这一具有重大现实与深远意义的新生事物,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对公权力网络监督的性质、范畴与价值意蕴的考察,揭示其成因、影响与功能,研究其运行机制与效度,指出它给公权力运行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其自身面临的困境与破解之道,进而提出公权力与社会协同努力,促进公权力网络监督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新制度主义研究法、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整合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法论优势的研究方法等。全文分为八章和结语等部分。第一章导论的内容包含选题的缘起与价值、核心概念界定、文献回顾、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主要创新之处与局限等部分。第二章阐释公权力网络监督的理论基石。首先,回顾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包括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近代以来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发展以及当代中国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历史发展。其次,从虚拟现...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2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价值
    第二节 论文核心概念解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与局限
第二章 公权力网络监督的理论基石
    第一节 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公权力监督思想的形成
        二、西方近代以来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公权力监督理论的发展
        四、公权力监督理论演进的启示
    第二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的理论基础
        一、虚拟现实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二、网络社会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三、网络政治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四、社会监督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五、场域理论及其在本研究的应用性
    第三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之正当性论析
        一、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内涵与本质
        二、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内容与范畴
        三、公权力网络监督的价值意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权力监督之传统模式探析
    第一节 中国公权力体制内监督_之传统运行模式
        一、执政党监督
        二、政府监督:以审计监督为例
        三、人大监督:基于2007年《监督法》的文本分析
        四、司法监督
    第二节 中国公权力体制外监督之传统运行模式
        一、公民监督之传统模式
        二、民间团体监督之传统模式
        三、媒体监督之传统模式
        四、民主党派监督之传统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与体制内外的回应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
        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
        二、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影响
        三、网络社会与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兴起
    第二节 现行体制对网络监督的认同度考察
        一、作为网络监督基石的公民知情权与表达权
        二、现行体制对公民网络监督权的认同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节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公众对网络监督的认同
        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二、公众对公权力网络监督的认同: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
        三、对实证调查的评价与反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的功能与效度审视
    第一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基本特点与运行机制
        一、网络监督的特点
        二、网络监督的运行框架
        三、网络监督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 公权力网络监督:主要功能与范畴
        一、监督公权力的建构与配置
        二、监督公权力的价值导向
        三、监督公权力供给制度政策的效率与效能
        四、监督公权力对公共资源的配置效度
        五、监督公权力的施政行为及其后果
        六、预防与遏制官员腐败
    第三节 网络监督的效度考察:基于若干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案例选择
        二、网络监督的效度考察
        三、基于网络监督效度的再思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机遇与挑战:基于网络监督的公权力运行论析
    第一节 网络监督与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
        一、公共领域理论审视
        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网络监督对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发展的突出作用
    第二节 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网络监督的影响
        一、网络监督与话语民主
        二、网络监督与参与式民主
        三、网络监督与协商民主
        四、网络监督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进步
    第三节 网络监督与公权力运行的优化
        一、网络监督与公权力有限性的实现
        二、网络监督与公权力民主性的提升
        三、网络监督与公权力法治性的完善
        四、网络监督与公权力学习性的增强
        五、网络监督与公权力服务性的回归
        六、网络监督与公权力合法性的维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困境与突破:寻求规范公权力网络监督之道
    第一节 网络监督的尴尬处境:从“人肉搜索”视角切入
        一、“人肉搜索”的缘起
        二、反腐利器辨析:“人肉搜索”悖论
        三、网络监督的困境与出路
    第二节 网络监督遭遇政治暴力
        一、政治暴力的缘起
        二、政治暴力的表现
        三、政治暴力的后果
    第三节 虚实世界之间的张力对网络监督的影响
        一、审视网络监督蕴含的内在紧张
        二、政务信息公开遭遇的窘境
        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
    第四节 寻求规范公权力网络监督的法治之道
        一、防止与遏制网络监督中的失范行为
        二、防范与遏制政治暴力
        三、缓释虚实世界之间的张力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对策建构:深化与强化中国公权力网络监督之路径
    第一节 国(境)外经验的启示:一个综合分析的视界
        一、以积极举措促进公权力网络监督:在政务公开方面的作法及其启示
        二、以刚性规定推进网络监督反腐:在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方面的作法及其启示
        三、以理性行为鼓励网络监督:在媒体监督和公众参与方面的作法及其启示
        四、以民主路径深化公权力网络监督:在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政府与公众联系的做法与启示
    第二节 回应网络监督发展:公权力的应有作为
        一、公权力主体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坦诚接受监督
        二、推进执政者引导网络监督发展的能力建设
        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拓展网络监督路径
        四、建构网络监督回应机制以实现网络监督效度最大化
        五、改善体制内监督机构与网络监督主体的互动关系与增益有效衔接
        六、强化公权力自律与监管以保障网络公众安全行使监督权利
        七、涤荡腐败文化为网络监督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八、构建监控敌对势力网络渗透与网络推手负面效应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 促进公权力网络监督发展:社会的必要努力
        一、累积与增量社会资本
        二、强化公众的权利意识增进其有效性
        三、增强法治维度下的公民参与
        四、塑造积极的公民精神
        五、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网络监督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
后记



本文编号:3528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28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4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