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互联网境域下城市广播与受众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09:58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任何事物都在飞速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信息不仅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内容变化之快。广播作为大众媒介,无可厚非承担着信息传输这样的任务。然而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所以为了留住原有的听众,增加新的听众,就迫使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广播必须进行自身的改变。这种改变就是利用互联网优势增加其与受众之间的联系,让它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牢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动性。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梳理、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对新媒体时代城市广播互动的历史、发展、样态进行归纳总结,力求在互联网境域下让城市广播结合网络优势增加其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有个更美好的发展。本篇文章拟运用城市电台节目实例结合理论进行分析的方式,从背景入手,总结归纳我国城市广播的发展历程、新媒体的衍变以及它出现后给城市广播带来的新变化;分析并阐述这些变化带来的现存的互动方式及其优势;总结现阶段城市广播在互动性方面的不足之处,期望在未来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为城市广播提出一些增进与受众互动性的具体方法。 

【文章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
        二、城市广播在新媒体冲击下自身变革的需求
        三、广播听众收听方式和互动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新媒体及其对广播业的影响
        二、关于互联网境域下城市广播的发展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作动机
        一、论文研究方法
        二、创作动机
第二章 互联网境域下的城市广播的特点及发展分析
    第一节 我国城市广播的特点
        一、城市广播的概念
        二、我国城市广播的特点
    第二节 我国城市广播发展的SWOT分析
        一、城市广播的优势
        二、城市广播的劣势
        三、城市广播的机会
        四、城市广播的威胁
    第三节 我国城市广播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第四节 互联网对城市广播的影响分析
        一、“互联网+”的概念及对广播的启示
        二、“互联网+”下广播受众的改变
        三、现阶段城市广播实施媒体融合的战略
        四、“微时代”下的受众分析
第三章 互联网境域下城市广播与受众互动方式分析
    第一节 微信互动及其应用
        一、微信的意义
        二、城市广播与微信的互动应用
    第二节 微博互动及其应用
        一、微博的意义
        二、城市广播与微博的互动应用
    第三节 直播平台互动及其应用
        一、直播平台的意义
        二、城市广播与直播平台的结合应用
    第四节 城市广播与受众面对面线下互动
    第五节 短信互动
第四章 互联网对于城市广播与受众互动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 互联网及新媒体对城市广播的影响
    第二节 互动性对于广播节目的重要性
        一、互动性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二、现存的一些广播节目互动性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 利用互联网优势增强城市广播与受众的互动性策略
    第一节 构建听众与广播节目的良性互动
        一、主持人和听众均具有理解能力
        二、主持人和听众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
        三、节目内容的重要性
        四、主持人和听众之间要存在互动反馈
        五、软、硬件方面的强化
        六、多层次满足听众的需求
    第二节 节目主持人的应对--全面素养的提升
        一、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媒介素养的提升
        三、心理素养的提升
        四、专业素养的提升
    第三节 打造城市广播节目互动品牌
        一、实现生产机制的再造,实现节目品牌的打造
        二、实现版权保护意识的加强,注重内容价值的提升
    第四节 转变观念创新广播品牌互动思维
        一、追求新的品牌立意——高级陪伴媒体
        二、探索圈子营销,打造立体传播格局
        三、加强商业平台间合作共赢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互动方式的发展与创新[J]. 丁志荣,陆晓春,陈火兵,张弛.  中国广播. 2015(11)
[2]“广播+”:广播在互联网时代的融媒战略[J]. 曾少华.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10)
[3]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研究[J]. 刘忱.  新媒体研究. 2015(14)
[4]“互联网+”视阈下传统广播的发展路径[J]. 朱元君.  中国广播. 2015(09)
[5]数据之变:大数据时代广播新闻的转型[J]. 陆明明.  中国广播. 2015(03)
[6]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生军.  科技传播. 2015(02)
[7]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电视媒体中的应用[J]. 孙一奇.  才智. 2014(07)
[8]“词媒体”在广播电视中的呈现与制约[J]. 刘艳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02)
[9]广播节目现代互动方式思考与创新[J]. 李乃亮.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3(11)
[10]电视媒体应用微信的误区及对策[J]. 李岭涛,黄灿.  中国记者. 2013(10)

硕士论文
[1]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影响力建构探析[D]. 马玲.河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39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39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