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视角下的媒介环境学理论再划分
发布时间:2022-01-12 21:10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更迭,媒介研究开始走进传播学的视野,逐渐成为学界热门的话题。提到对媒介的相关研究,有一个学派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媒介环境学派。媒介环境学派是由多位来自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共同组建起来的,共同的理论根基是媒介,共同的取向是研究人与媒介、社会三者的关系,这也是媒介环境学派得以成形的根本。就媒介环境学本身的理论研究来说,目前学界对其理论最主流的划分方式,就是从20世纪初媒介环境学开始孕育,按照时间顺序和理论传承逻辑,将媒介环境学派的学者划分为奠基人和三代学者。三代学者在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媒介环境下的研究和理论,经过传承与交织,逐渐形成成熟的媒介环境学的媒介思想。这一划分方式,在研究之初的理论认知层面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媒介环境学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对其理论研究的深度也就更细化和深入,如果仍然通过时间的方式对理论进行划分,就显得不够充分和深刻。因而,本文从媒介环境学发轫的研究点人与媒介、社会三者的关系出发,从媒介环境学最根本的媒介观出发,以媒介观为划分依据,对处于不同媒介时期学者对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三个不同媒介时期的观点进行划分,意图通过对不同学者对于媒介、人和社会三者...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18媒介环境学高频作者及共被引关系
-2018媒介环境学高频机构及共被引关系
图 3 1993-2018 媒介环境学高频关键词及聚类将图 3 数据化后,筛选掉“媒介环境学”和“媒介生态学”两个搜索词本身,节选出前十位高频关键词,得到表 3。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媒介生态,出现158 次;出现频次第二的为麦克卢汉,出现 40 次,甚至超过了媒介环境一词。可以看到,麦克卢汉作为媒介环境学学派的代表学者,确实在中国学界拥有很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引导着文明的进步——媒介生态学的隐喻和想象[J]. 常江,胡颖. 新闻界. 2019(02)
[2]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学范式坐标[J]. 张凌霄. 新闻春秋. 2018(03)
[3]作为物种的媒介:Media Ecology被湮没的一个维度[J]. 高存玲. 新闻界. 2018(05)
[4]从理论通式到三个环境——媒介环境学理论体系述评[J]. 张凌霄. 当代传播. 2017(06)
[5]新闻传播研究的未来面向: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的自主性[J]. 吴飞.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1)
[6]媒介环境学:从边缘到庙堂[J]. 何道宽.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03)
[7]媒介环境学在中国接受的过程和社会语境[J]. 陈力丹,毛湛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10)
[8]论未来媒介的五种特征——媒介环境学巨擘麦克卢汉、芒福德、莱文森思想探析[J]. 梁颐,刘华. 东南传播. 2013(06)
[9]“透过玻璃看到的明亮世界”——刘易斯·芒福德传播思想及其学科价值[J]. 王华. 国际新闻界. 2012(11)
[10]芒福德的媒介思想及其对媒介环境学派的影响——基于人文主义的视角[J]. 刘婷. 东南传播. 2012(07)
博士论文
[1]人是媒介的尺度[D]. 郑燕.山东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媒介环境学视野下虚拟现实的媒介偏向研究[D]. 乔斐.暨南大学 2018
[2]媒介环境学与符号学:媒介环境的符号视角探析[D]. 周梦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理论[D]. 赵岳.河北大学 2013
[4]论刘易斯·芒福德的社会传播观[D]. 黄蕊.吉林大学 2012
[5]中西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状况和理论反思[D]. 陈浩文.暨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5453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18媒介环境学高频作者及共被引关系
-2018媒介环境学高频机构及共被引关系
图 3 1993-2018 媒介环境学高频关键词及聚类将图 3 数据化后,筛选掉“媒介环境学”和“媒介生态学”两个搜索词本身,节选出前十位高频关键词,得到表 3。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媒介生态,出现158 次;出现频次第二的为麦克卢汉,出现 40 次,甚至超过了媒介环境一词。可以看到,麦克卢汉作为媒介环境学学派的代表学者,确实在中国学界拥有很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引导着文明的进步——媒介生态学的隐喻和想象[J]. 常江,胡颖. 新闻界. 2019(02)
[2]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学范式坐标[J]. 张凌霄. 新闻春秋. 2018(03)
[3]作为物种的媒介:Media Ecology被湮没的一个维度[J]. 高存玲. 新闻界. 2018(05)
[4]从理论通式到三个环境——媒介环境学理论体系述评[J]. 张凌霄. 当代传播. 2017(06)
[5]新闻传播研究的未来面向: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的自主性[J]. 吴飞.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1)
[6]媒介环境学:从边缘到庙堂[J]. 何道宽.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03)
[7]媒介环境学在中国接受的过程和社会语境[J]. 陈力丹,毛湛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10)
[8]论未来媒介的五种特征——媒介环境学巨擘麦克卢汉、芒福德、莱文森思想探析[J]. 梁颐,刘华. 东南传播. 2013(06)
[9]“透过玻璃看到的明亮世界”——刘易斯·芒福德传播思想及其学科价值[J]. 王华. 国际新闻界. 2012(11)
[10]芒福德的媒介思想及其对媒介环境学派的影响——基于人文主义的视角[J]. 刘婷. 东南传播. 2012(07)
博士论文
[1]人是媒介的尺度[D]. 郑燕.山东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媒介环境学视野下虚拟现实的媒介偏向研究[D]. 乔斐.暨南大学 2018
[2]媒介环境学与符号学:媒介环境的符号视角探析[D]. 周梦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评理论[D]. 赵岳.河北大学 2013
[4]论刘易斯·芒福德的社会传播观[D]. 黄蕊.吉林大学 2012
[5]中西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状况和理论反思[D]. 陈浩文.暨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5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58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