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空间媒介视角下喜马拉雅万物声体验店的传播实践意义考察

发布时间:2023-09-17 08:47
  逝去的时间无法挽回,但空间会留下印记。现代性的发展使城市看似分工明确,井然有序,都市人的存在感实则被架空,文化空间的存在让城市成为可读的空间,对形塑城市文化与人的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空间媒介为视角,用跨学科的思维将符号学、美学以及社会学借鉴到传播学领域,以喜马拉雅App线下体验店——万物声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并辅之以文本分析法,考察城市文化空间作为媒介所呈现的传播实践意义,即万物声在互动交往过程中如何实现其作为媒介的传播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进行阐述,将作为媒介的万物声概述为物质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其次从空间物质性出发,探讨万物声的设计理念、功能划分、建筑材质等文本传播的符号意义;再次以人与空间的社会关系为切入口,探讨空间内的美学消费、线上线下的联动传播中自我与群体认同的建构以及对身体和感官的唤醒,发现由交往行为凝结而成的媒介之网,使万物声中的都市人自我与群体认同得以建构,人的主体性也随之体现。最后,本文在对物质性与社会性联合考量的基础上,得出万物声作为媒介的传播实践意义,即空间参与实现了都市人身份认同的达成与归属感的找寻,与此同时...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
    1.2 研究综述
        1.2.1 空间概念及其转向研究
        1.2.2 空间与媒介的研究综述
        1.2.3 城市文化空间案例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2.1 空间媒介
    2.2 城市文化空间
    2.3 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万物声
第三章 物质性:万物声物理空间的符号意义
    3.1 万物声的空间划分
    3.2 万物声空间符号的文本构成
        3.2.1 外部空间文本
        3.2.2 内部空间文本
    3.3 万物声空间符号的意义阐释
        3.3.1 “内”与“外”
        3.3.2 “传统”与“现代”
        3.3.3 “公共”与“私人”
第四章 社会性:人与空间的关系建构
    4.1 空间消费:生活与美学的糅杂
        4.1.1 传统艺术灵光的消逝
        4.1.2 现代生活的美学消费
    4.2 空间派对:线下活动与线上社群的联动传播
        4.2.1 空间内线下活动的传播分析
        4.2.2 空间内线上“听友会”的传播分析
    4.3 空间体验:身体与感官的唤醒
        4.3.1 身体力行的空间诠释
        4.3.2 感官复苏的空间体验
第五章 万物声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传播实践意义
    5.1 身份认同:建构都市人的归属感
    5.2 关系权力:乌托邦式的平等对话
    5.3 生存美学:日常生活中的艺术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附录二:万物声线下活动类目
    附录三:深度访谈采访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47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47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2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