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6 22:49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也是党为适应斗争需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闻人才培养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党报和教育机构相结合的方式。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中央机关报和一些地方党委机关报成为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这其中,在解放区地方党报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边区群众报》,对人才培养工作在思想上重视,讲求方法,注重实效,在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及培养方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为当时党报工作者学习新闻业务、探讨新闻理论的“第一站”和启蒙学校,成为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摇篮。总结《边区群众报》的人才培养实践,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高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侧重选取与新闻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三是注重文化与道德教育。《边区群众报》立足边区、面向实际,走出了一条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边区群众报》的人才培养实践不仅适应了战争年代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也为党的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才培养创造了一种成功模式。本文拟通过对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归纳其工作成效与实践...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2.1 主观条件:相对稳定的根据地环境
2.2 现实要求:陕甘宁边区发展的需要
2.3 主观因素:党报队伍综合素养亟待提高
第三章 《边区群众报》人才的教育内容及培养方式
3.1 人才的教育内容
3.1.1 思想政治教育
3.1.2 科学文化及边区文化教育
3.1.3 新闻理论及业务教育
3.2 人才的培养方式
3.2.1 边区党委的具体指导与典型教育相结合
3.2.2 开办业余学校与开展自学相结合
3.2.3 通过老带新帮教新生力量
3.2.4 通过发展通讯员壮大队伍
3.2.5 设置制度规范
第四章 《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的成效及经验
4.1 延安时期人才培养的工作成效
4.1.1 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4.1.2 提高了党报队伍综合素质
4.2 延安时期新闻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
4.2.1 党性教育必须贯穿新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2.2 新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2.3 新闻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为人民服务
4.2.4 对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85837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2.1 主观条件:相对稳定的根据地环境
2.2 现实要求:陕甘宁边区发展的需要
2.3 主观因素:党报队伍综合素养亟待提高
第三章 《边区群众报》人才的教育内容及培养方式
3.1 人才的教育内容
3.1.1 思想政治教育
3.1.2 科学文化及边区文化教育
3.1.3 新闻理论及业务教育
3.2 人才的培养方式
3.2.1 边区党委的具体指导与典型教育相结合
3.2.2 开办业余学校与开展自学相结合
3.2.3 通过老带新帮教新生力量
3.2.4 通过发展通讯员壮大队伍
3.2.5 设置制度规范
第四章 《边区群众报》人才培养的成效及经验
4.1 延安时期人才培养的工作成效
4.1.1 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4.1.2 提高了党报队伍综合素质
4.2 延安时期新闻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
4.2.1 党性教育必须贯穿新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2.2 新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2.3 新闻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为人民服务
4.2.4 对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85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8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