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农民工报道研究(2000年-2014年)
本文关键词:《齐鲁晚报》农民工报道研究(2000年-2014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些变化和成就的背后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背井离乡,从最初被排斥到逐渐被接纳,经受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考验,虽然艰难却未曾放弃,在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大潮中,他们身上被烙印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媒体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和见证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追寻着农民工曲折奋斗的足迹。如何建构农民工媒介形象,帮助他们更快的融入城市生活,消解与城市、市民之间的隔阂值得深思。由于都市报自身生存环境的优势决定了它能够真正近距离得靠近农民工群体,鉴于此,作者选择《齐鲁晚报》作为研究对象,对2000年——2014年,共15年间的农民工报道进行具体内容分析。本篇论文主要是从五个部分进行逐渐深入的阐述。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现状,本文的理论基础及如何进行抽样选择;第二部分对《齐鲁晚报》15年间的农民工报道,从数量、版面、体裁、倾向性、对象、主题等多个方面进行框架建构和具体内容分析;第三部分对《齐鲁晚报》塑造的农民工形象进行梳理,首先从读者和编者的角度归纳一般形象,再尝试从农民工自身的视角,挖掘报道中体现出的对自身形象认知的转变。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了《齐鲁晚报》在农民工报道上值得借鉴的地方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因素并尝试给出合理化建议。作为一份都市类报纸, 《齐鲁晚报》的农民工报道基本上坚持了视角多元、立场鲜明和理念的人性化,但也存在着随意性,标签化等不足;第五部分是对论文研究成果的总结同时指出论文中仍存在的不足之处。论文的一个创新点是尝试从农民工自身的视角对《齐鲁晚报》呈现的媒介形象进行总结。在以往的研究中,农民工媒介形象分析多是从第三者的视角,即读者感受到的农民工形象是怎样的。但笔者认为,第一视角,即从农民工对自身形象认知的角度分析,能够更为直接的反映出他们对于当前自我社会地位的认识,对城市抱有的期待以及在融城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为此,笔者对样本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报道对象的语言对话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群体自我认知过程中呈现出的由“外乡人”到“新市民”的转变。
【关键词】:《齐鲁晚报》 农民工报道 媒介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缘起10-12
- 1.2 研究现状12-14
- 1.3 概念界定及样本选择14-19
- 1.4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19-20
- 第二章 《齐鲁晚报》农民工报道内容分析20-36
- 2.1 报道数量20-22
- 2.2 报道版面22-24
- 2.3 报道体裁24-27
- 2.4 报道主题27-30
- 2.5 报道倾向性30-32
- 2.6 报道对象32-36
- 第三章 《齐鲁晚报》农民工形象分析36-48
- 3.1 农民工媒介形象36
- 3.2 第三者眼中的农民工媒介形象36-44
- 3.3 农民工自我形象认知的转变44-48
- 第四章 《齐鲁晚报》农民工报道的批评与建议48-61
- 4.1 《齐鲁晚报》农民工报道“得”与“失”48-53
- 4.2 农民工报道影响因素探究53-58
- 4.3《齐鲁晚报》如何更好的关注农民工58-61
- 第五章 研究成果、局限和不足61-63
- 5.1 农民工报道研究情况总结61-62
- 5.2 研究局限及不足62-63
- 参考文献63-65
- 致谢65-6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洪文;五次改革 五次浪潮——《齐鲁晚报》广告经营管理模式综述[J];中国记者;2000年02期
2 徐胜;报业竞争 决胜在人——访《齐鲁晚报》总编辑张瑞云[J];中国记者;2000年05期
3 王继强;依靠技术创新 加快报业发展——《齐鲁晚报》战略发展的成功与实践[J];科学与管理;2000年03期
4 郝克远;启动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齐鲁晚报》文化建设的实践与体验[J];青年记者;2003年11期
5 杨宜修;表扬耶?批评耶?[J];咬文嚼字;2005年08期
6 凌云木;“洪钟大吕”谁人识[J];咬文嚼字;2005年08期
7 师子坡;错误的“引渡”[J];咬文嚼字;2005年08期
8 白岩尖;“独占王八头”?[J];咬文嚼字;2005年08期
9 李荣先;船舵如何“驶”[J];咬文嚼字;2005年08期
10 乔忠田;“神交”不是“单相思”[J];咬文嚼字;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士闪;;淄河孟姜女故事:对《齐鲁晚报》一则新闻报道的深读[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小兵 北京娱乐天天数字技术公司副总裁 郝克远 《齐鲁晚报》 总编辑;搏浪齐鲁报业潮[N];中华新闻报;2005年
2 宗石;两起照片署名事件背后的“潜规则”[N];中国摄影报;2007年
3 子甫;“一人酒驾全桌有责”不太靠谱儿[N];工人日报;2012年
4 郭雅青;山西人的读报观念该变了[N];山西日报;2003年
5 黄琳斌;履行好社会责任才是媒体增收之本[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6 段玉文;繁荣文化不能容许“下三滥”泛滥[N];德州日报;2011年
7 张峪铭;弑师事件频发 折射教育“五大缺陷”[N];中国商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凌时;爱心献社会 妙笔出商机[N];中国花卉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晋雅芬;《齐鲁晚报》:记者站成人才培养熔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雯静;《齐鲁晚报》农民工报道研究(2000年-2014年)[D];山东大学;2016年
2 赵纪娜;新世纪以来《齐鲁晚报》改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春香;《齐鲁晚报》老年人报道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尹成君;《齐鲁晚报》伦敦奥运报道创新初探[D];山东大学;2013年
5 于洪海;《齐鲁晚报》社区新闻特色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李志刚;《齐鲁晚报》头版头条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朱艳丽;《齐鲁晚报》塑造的大学生形象研究(2001-2009)[D];山东大学;2010年
8 刁永静;晚报类报纸标题格式及用词特色探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郭思思;《齐鲁晚报》铁路春运报道研究(2007-2011)[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马冲;《齐鲁晚报》社会新闻中女性形象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齐鲁晚报》农民工报道研究(2000年-2014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3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