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澎湃新闻”的赢利模式探讨
本文关键词:媒介融合背景下“澎湃新闻”的赢利模式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报业消亡论不绝于耳,近年来传统媒体纷纷寻求融合和转型,走上“数字化转型”、“全媒体化”、“跨媒体化”的道路,不论形式多么创新或者多样,作为媒体“造血能力”的赢利模式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传统媒体的“二次销售”模式日渐衰落,日薄西山,将这套模式运用到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又是什么境况?上海报业集团也是转型大军的一员,2014年7月22日,《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项目正式上线,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澎湃新闻”的定位是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其官微称要“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上线当天,“澎湃新闻”成为微博和微信上刷屏的内容;不到24小时,“澎湃新闻”苹果手机客户端的下载量已经位居同类第二位,仅次于腾讯新闻客户端。目前“澎湃新闻”已全面覆盖WAP网页版、IPAD版本、网页版和客户端四个平台。2014年8月,澎湃新闻客户端上线后仅不到一个月时间,其在苹果APP Store新闻类应用中排名第一,在2015年1月上线半年左右,下载量便超过1000万。虽然一时名声大噪,然而至今为止上线1年半,澎湃的业绩却有些令人担忧:2015年入不敷出,1.2亿元的成本,收入仅有6000余万元。澎湃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以及问题出在哪?本研究将主要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澎湃新闻的赢利模式进行分析,以东方早报的澎湃新闻项目作为个案,以国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经验为背景,笔者结合自己在澎湃新闻实习的优势获取一手素材,对东方早报以及澎湃新闻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访谈、文献资料和参与观察,了解到澎湃新闻的赢利模式,力图以小见大,通过个案展现中国传统媒体转型的赢利困局,以期对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赢利提出可行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澎湃新闻 赢利模式 二次销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F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第一章 绪论6-18
- 一、研究背景6-8
- 二、研究的缘起8-11
- 三、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11-17
- 四、研究方法17-18
- 第二章 “澎湃”的一次销售与新闻生产18-28
- 一、团队构成18-20
- 二、新闻理念20-21
- 三、新闻生产流程21-28
- 第三章 澎湃新闻的第二次销售:广告与公关28-38
- 一、澎湃二次销售赢利结构29-34
- 二、澎湃赢利存在的问题34-38
- 第四章 结论38-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静雅;;从世界杯报道看媒介融合方式的有效运用[J];今传媒;2006年10期
2 彭兰;;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J];中国记者;2007年02期
3 关梅;;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其应对[J];新闻爱好者;2008年03期
4 黄有;;媒介融合时代重大新闻的多媒体表达[J];记者摇篮;2008年05期
5 柳絮青;殷畅;;关于国内“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研究评述——以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有关文献的分析为依据[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徐沁;;国际媒介融合发展的瓶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07期
7 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新闻传播;2008年02期
8 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年06期
9 高钢;;迎接媒介融合的时代[J];新闻与写作;2009年07期
10 陈映;;规制变革:媒介融合研究的新定向——基于文献回顾与探讨[J];新闻界;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青;;质疑“媒介融合”——与持“媒介融合”观点的学者商榷[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梁春芳;;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担当[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3 包鹏程;汪伶俐;;媒介融合对影视生产和传播的影响[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马梅;孙静;;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媒体与公民社会构建[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5 梁小建;;媒介融合中主流媒体框架提供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6 纪莉;;论媒介融合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权力[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7 周鸿铎;;媒介融合是大众传媒发展的必经路径[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8 李鲤;;媒介融合时代: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合”“分”博弈[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兼论电影电视在媒介化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美娜;汤s,
本文编号:447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47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