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15:29

  本文关键词: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武术 夏威夷瓦胡岛 传播研究


【摘要】: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历史性与现代性,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形象大使,武术的国际传播,就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播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的传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此,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美国夏威夷瓦胡岛武术运动传播情况进行调查研究。1、中国武术在夏威夷通过孔子学院、夏威夷武术文化中心以及当地武术学校和社团的开展带给夏威夷习武者美的享受文武兼备促进汉语学习。2、武术运动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者是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当地的武术武术俱乐部等机构,还包括在孔子学院进行武术教学的武术专业志愿者,当地的华人武术爱好者,还有一部分是当地武术水平比较高的居民。3、武术运动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内容包括文化内容和技术内容两部分。武术运动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受众以夏威夷大学的学生以及当地的民众为主。4、武术运动在夏威夷瓦胡岛传播存在的问题有:传播者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数量急需增加;传播内容缺乏延续性,文化内涵欠缺;传播媒介局限有待扩展;传播受众范围局限;传播效果不够持久。武术运动在夏威夷瓦胡岛传播的对策:提高传播者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定期邀请中国武术专家讲学;扩宽现有传播媒介渠道;面向社会扩大武术爱好者群体;开设武术论坛或武术角。5、中国武术在瓦胡岛的传播可以借助各类文化活动,扩大武术运动在夏威夷乃至整个美国的社会影响力。夏威夷瓦胡岛地区居民通过孔子学院,武术中心以及更多样化的渠道加深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中国武术 夏威夷瓦胡岛 传播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G8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0
  • 1.1 选题依据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
  • 2 文献综述10-24
  • 2.1 相关概念10-17
  • 2.1.1 传播的概念10-11
  • 2.1.2 武术传播的概念11-17
  • 2.2 拉斯韦尔5W模式17-19
  • 2.2.1 传播者17-18
  • 2.2.2 传播内容18
  • 2.2.3 传播媒介18
  • 2.2.4 传播受众18-19
  • 2.2.5 传播效果19
  • 2.3 国内外有关武术国际传播发展推广状况的研究19-24
  • 2.3.1 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现状的研究19-22
  • 2.3.2 中国武术在美国传播现状与作用22-24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4-26
  • 3.1 研究对象24
  • 3.2 研究方法24-26
  • 3.2.1 文献资料法24
  • 3.2.2 问卷调查法24-26
  • 3.2.3 专家访谈法26
  • 3.2.4 数理统计法26
  • 3.2.5 逻辑分析法26
  • 4 结果与分析26-47
  • 4.1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26-33
  • 4.1.1 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及武术的传播26-28
  • 4.1.2 中国武术对夏威夷习武人群社会生活的影响28-29
  • 4.1.3 夏威夷孔子学院对武术发展的影响29-30
  • 4.1.4 夏威夷武术文化中心的成立及武术传播30
  • 4.1.5 夏威夷瓦胡岛当地武术学校及社团武术开展30-33
  • 4.2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传播的5W模式分析33-42
  • 4.2.1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者33-34
  • 4.2.2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内容34-36
  • 4.2.3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媒介36-39
  • 4.2.4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受众39-40
  • 4.2.5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的传播效果40-42
  • 4.3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42-47
  • 4.3.1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传播存在的问题42-44
  • 4.3.2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传播的对策44-46
  • 4.3.3 中国武术在夏威夷瓦胡岛传播的发展趋势46-47
  • 5 结论与建议47-49
  • 5.1 结论47
  • 5.2 建议47-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7
  • A调查问卷(由英文问卷翻译得来)52-55
  • B专家问卷效度调查55-56
  • C专家访谈提纲56-57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月晨,丛燕,付玉坤,丁东升,孙玲,郄捍烈;从山东省大学生武术节试探高校武术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0年02期

2 王新华,崔喜灿;谈如何培养少儿的武术兴趣[J];辽宁体育科技;2000年05期

3 刘同为,王震,丁丽萍;论21世纪武术发展的战略构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郝士儒;浅谈武术的普及和发展[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5 王少军;传统武术发展趋议[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范继军;武术赛场萧条的原因及对策[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7 蔡宝忠;武术发展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趋势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刘和臣,张燕;对中国“武术”名词定论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1年06期

9 李素喜;浅谈培育和拓展武术市场[J];成都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10 胡秀娟,石运佳;武术科研发展战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玉成;郭玉亭;邱丕相;;武术传播的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茂林;姜明;孙红梅;;21世纪武术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3 郭玉成;郭玉亭;邱丕相;;武术传播的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张厚福;张春燕;钟明宝;;武术的知识产权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守靖;;从文化学视角看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郭玉成;;论“2008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期间的武术传播[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颜秉峰;李成银;陈寿忠;;2008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突发事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李成银;张银行;;关于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术的宣传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王林;虞定海;;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术传播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林志刚;周士菊;;关于开发2008奥运武术旅游资源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博文 敬阳;旁观2003传统武术大赛[N];中国体育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蒋亚明;传统赛事促进武术普及[N];中国体育报;2011年

3 记者 蒋亚明;大力推进武术社会化[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蒋亚明;抓住试点契机 展示武术魅力[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冯新生;武术旅游,,风起云涌壮山河[N];中国旅游报;2005年

6 邓祥国;知名武术教练的精彩人生[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7 郭同鹏;李正虎:痴情武术不言悔[N];平凉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郑红深 薛原;东亚运有助武术推广[N];人民日报;2001年

9 劳王;北京武术赛事多[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静;武术进一步走向世界[N];中国体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论武术休闲及其市场拓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梅秀南;中国传统武术对越南传统武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马文友;中国武术的审美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4 刘鹏;西棍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5 吴攀文;武术DNA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6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温搏;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印东;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刘祖辉;中国近现代武术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航;从武术传播的方式特点看武术的发展[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2 吴应广;对长沙市高校学生课外武术锻炼态度的调查与归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梁文钢;论视频播客在武术传播中的作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李志强;湖南省武术市场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敏;江苏省传统武术竞赛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发展对策[D];扬州大学;2010年

6 汤俊波;山东传统武术“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设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红艳;论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路[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梅;关系营销学视角下的武术市场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宿宁;山东省传统武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会军;甘肃省天水市农村武术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31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831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9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