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现闻+新闻模型”-对突发事件报道新模式的一种表述

发布时间:2014-09-28 11:31
摘要:手机和微博(及微信)的普及使突发事件的报道和有关信息的传播模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不仅能够做到实时报道,而且还在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之间形成了强烈而广泛的互动。笔者将这种新的报道模式称为“现闻”,其对应的英语词汇是“nows”。“现闻”报道的特点是“实时多源,源宿互动”。但“现闻”不会取代“新闻”,而是新闻的向前延伸,为专业新闻记者及时获取信息、了解大众态度创造了条件。笔者以Westley-Maclean模型为基础,为突发事件报道的新模式建立了模型:“现闻+新闻传播模型”(Nows+News Communication Model);本文还回顾了“现闻”概念的提出和演化过程,介绍了笔者对未来“现闻”报道方式可能的发展的想象。

关键词:新闻,现闻,news,nows,突发事件报道,手机,微博
 
 
中国已经进入“手机+微博”时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73.6部,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手机上网用户占到网民总数的69.4%。[1]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手机上网比例增长至72.2%,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已经过半,用户数达2.74亿,微博在手机端的增长幅度明显,用户数量由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增速达到24.2%。[2] 近年来微信也在迅猛发展,其语音功能大大丰富了人际传播的方式。
手机作为可移动电子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输入文字信息、拍摄照片和视频录像,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或Wifi无线网络,将这些内容传送给他人。微博(包括近年开始流行的微信,下同)则把使用者连接起来,一个人发布的微博内容,经过关注者(好友或“粉丝”)、关注者的关注者等的多级传播,会在极短时间内被大量人群所获得和阅读。因此,手机和微博的普及使突发事件的报道和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说:“事实上,在微博时代,任何一个带手机的人,都可能成为即时报道的‘记者’,把事件真相公布出去。”[3]
在“手机+微博”这一组合中,二者缺一不可。手机作为硬件,微博作为软件(一种应用技术),相辅相成。如果只有微博而没有手机,则无法在突发事件现场立即进行文字或图像的记录并上传至网络,时效性将显著降低;如果只有手机而没有微博,则信息传播的范围将非常有限,接受信息者也不便加以评论并转发,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力也会非常有限。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平板电脑的逐渐普及,它也正在成为普通人报道突发事件的重要工具。
大量实践表明:“现场目击者实时报道突发事件,微博关注者大量转发并评论,传统新闻媒介记者跟进采访并报道,传统新闻媒介正式发表”,已经成为突发事件报道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对手机+微博报道突发事件这一新现象及相关问题,新闻界和学术界已经有不少描述和讨论,例如研究新闻记者把网上内容和Twitter(推特,最早的一种微博)等社交媒介作为信息来源的情况[4],指出微博成为新闻报道的新工具[5]、中国进入“全民记者”时代[6],讨论微博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冲击[7]、微博用于新闻传播时的优势和价值[8]、突发事件中平民用手机拍摄的视频录像对传统新闻理念的影响[9]、不同微博主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时的异同之处[10]、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11]等等。
本文试图超越对现象的描述,对这种新模式的内在特征进行归纳,梳理其和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差异和关系。笔者将这种新的报道模式称为“现闻”,其对应的英语词汇是“nows”,并建立了描述现闻传播过程的模型,讨论了“现闻”和“新闻”之间的关系,回顾了“现闻”概念演化的过程,并想象了未来“现闻”报道可能的具体方式。
 
一,突发事件报道及有关信息的传播模型
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建立“模型”可以把事物或过程最主要的特征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研究对象。下面将以Westley和Maclean二人建立的Westley-Maclean大众传播模型为基础,为“现闻”传播过程建立模型。
 
1,信息传播的Westley-Maclean模型(图1)
Bruce H. Westley和Malcolm S. MacLean, Jr.二人于1955年提出了四种传播模型,以描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过程。其中第四种模型描述了大众传播过程,被学界称为Westley-Maclean模型,如图1所示。

图1,Westley-Maclean大众传播模型(此图是原作者1955年论文中的插图)。[12]
 
在Westley-Maclean传播模型中,Xn代表任何事物或事件,xn代表关于这些事件的信息;有些事件发出的信息会有所不同,例如关于事件X3会有x3、x3m和x3c三种信息。A是事件信息的报道者(例如记者),x’是A对某一事件的报道,并将有关信息传送给C,C是报道信息的传播渠道(例如报社),它既可以被视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也可以被视为信息的解码者,C也能直接获取某些事件的信息(图中的x3c和x4);x’’是C传送给B的信息,B是信息的最终接受者(例如报纸的读者)。图中虚线代表反馈信息,fCA是C反馈给A的信息,fBC是B反馈给C的信息,fBA是B给A的反馈信息。
这一模型可以反映传统新闻传播过程的主要特征:记者报道消息,报社有选择的刊发,并对部分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读者阅读经过选择的信息,同时在读者、编辑和记者之间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
笔者对Westley-Maclean传播模型做了稍许改进,使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传统的新闻报道过程。
 
2,传统模式新闻报道的模型(图2)
相比较于Westley-Maclean传播模型,该模型最显著的改变之处是增加了“内容制作”环节。“内容制作”指报纸的编辑、排版、印刷,或电视新闻节目的剪辑和制作。这个环节对新闻传播的最大影响之处是使新闻传播出现了明显的时间滞后。在报纸截稿时间之后发生的新闻事件只能在第二天的报纸上进行报道,除非推迟报纸原定的发行时间;电视台则必须等到播放整点新闻时才能播报。只有非常重大的新闻,才会中断正常节目立即报道。在过去,内容制作环节导致的时间滞后几乎被忽略,但进入“手机+微博”时代后,相比较之下,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这一滞后就非常可观了。这种差异也部分地造成了新旧报道模式之间的本质差异。
 
图2,传统模式新闻报道的模型。
 
模型的第二个改进之处是不再把受众作为一个整体,而且强调受众个体之间会有一定的互动(对新闻事件进行议论,交换各自的看法等等)。然而和微博上的大规模受众互动相比,这种互动的波及范围和影响力都是非常局部的。
第三个改进之处是强调了受众和编辑部以及记者之间的反馈实际上是非常微弱的。由于给记者和编辑部写信、打电话等比较麻烦,因此只有极少数受众会发送反馈信息,而且其他受众也不知道这种反馈的存在,除非报纸或电台、电视台发表这些反馈信息。过去人们对此也习以为常,不以为怪。但进入网络时代之后,读者发表评论非常容易,按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就能立即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除了少数过激和敏感的文字,评论内容几乎全部公开,因此,相比之下,传统新闻传播过程中反馈微弱的特点就很显著了。
 
3,“手机+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型(现闻+新闻传播模型)(图3)
在“手机+微博”时代,出现了新的突发事件报道模式:“现场目击者实时报道突发事件,微博关注者大量转发并评论,传统新闻媒介记者跟进采访并报道,传统新闻媒介正式发表”。根据这种新模式的特点,笔者建立了一个模型(图3)。
 
图3,“手机+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型(现闻+新闻传播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突发事件报道的主角从专业新闻工作者变成了在事发现场的任何一位使用手机和微博的普通人。这一变化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报道几乎没有时滞,近乎实时,而且在事发现场用手机和微博对同一事件进行报道的人往往不止一个,因此形成了图中所说的“实时多源”的报道。
借助微博进行传播,最大的变化是受众发表评论非常方便,而且评论过程和转发过程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例如在新浪微博,评论后只要点击“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选项,发送评论时就能把自己的评论和原文同时发布在自己的微博上,使自己的关注者也可以看到,使原微博可以得到更多的评论。因此在用微博报道突发事件时,受众对原作者的反馈可以非常强烈,甚至能够影响原作者的行为,例如提出问题,要求提供某方面进一步的信息等等,即信源(突发事件报道者,原微博作者)和信宿(受众)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
以上两大特点可以归纳为“实时多源,源宿互动”,笔者认为这已经不能用“实况报道”、“读者反馈”等传统新闻行业的概念来描述了,即使能够用这些概念来描述,也太繁杂了。笔者认为可以将这种报道模式称为“现闻”,对应的英文词汇是“nows”。这个过程中传播的信息也可以称为“现闻”或“nows”。
相对于“新闻”,“现闻”更加强调“现在”、“实时”等特点。笔者曾经这样概括“现闻”:它“比新闻更新”[13]。“现闻”和“新闻”只差一个汉字,“nows”和“news”只差一个英文字母,却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报道模式。
在新的突发事件报道模式中,对信息的把关由事前变为了事后,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受众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受众能够判别信息的真伪,学会主动地从其它独立来源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并自觉地抵制和拒绝转发可能错误的信息,在信息得到权威部门的核实之前保持冷静,不盲目采取过激行动等等。
由于使用了手机和微博,因此受众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容易,即使远隔万里、素未平生,也能方便地交换观点。因此在新的传播模式中,受众之间的互动也非常强烈。人有从众心理,很多人喜欢争胜好强,因此,高强度的互动会使人们的情绪逐步高涨,最激进的人往往被视为“好样的”,他们自己也会因得到追捧而自我感觉良好,趋向更加激进,而持保守态度的人会被责备为胆怯,受到孤立,有些人会因为害怕孤独,情绪也逐步变得激动起来,以能够被激动的人群所接纳。再加上“法不责众”的传统观念,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往往会失控。当然,也可能因为足够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导致理性观点占据上风,使人们能够冷静对待突发事件。
需要强调的是:在“手机+微博”时代,虽然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但这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影响力并非均等的。普通人的关注者很少,因此其发布的信息阅读者很少,即使信息被转发,转发量也很有限。因此一些人发送微博信息时常将信息“@”(专送)给名人或“大V”(经过微博网站认证其真实身份(获得“V”标志)、且关注者众多的微博用户),希望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转发,然后通过他们的庞大粉丝群,获得巨量的转发。另一方面,被认为不重要的突发事件,人们即便获悉了也未必主动转发有关信息。但尽管如此,手机和微博的普及还是使突发事件的报道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传统新闻媒介的绝大多数工作者(记者和编辑)已经是微博的使用者,因此,他们也会很快收到微博上传播的突发事件信息,这就启动了一个新的过程,即图2所描述的传统的新闻传播过程,图3中在图的右侧画出了新闻传播的部分环节。因此,图3所示的模型也被笔者称为“现闻+新闻传播模型”(Nows+News Communication Model)。
 
二,现闻传播和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
“现闻”和“新闻”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但也有相关的地方,梳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现闻”的本质、更好的完善和发展“新闻”是很有意义的。笔者目前有以下一些认识:
(1)“现闻”无法取代“新闻”。
“现闻”报道虽然很及时、读者评论很多、传播迅速、影响巨大,但它往往只停留在报道事件表面的现象,缺乏对事件内幕的追逐和挖掘,而这需要专业的记者投入大量精力去进行,这是缺乏训练和经验的非专业人士难以胜任的工作。因此“现闻”无法取代“新闻”,“现闻”只能算是“突发事件报道的新模式”,而不是“新闻报道的新模式”。
(2)“现闻”和“新闻”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而是“串联”的。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往往先有现场目击者用手机通过微博进行“现闻”爆料,然后专业的“新闻”记者跟进采访核实,最后在传统的、正式的或官方的新闻媒介上发表。前者“快”,后者“权威”,各有所长,相得益彰。
(3)“现闻”是对“新闻”的一种补充。
突发事件的发生无法预测,除非是重大活动场合或巧合等情况,否则专业记者不可能在突发事件爆发时恰好在现场。因此,成千上万怀揣手机的普通民众,成了专业记者或新闻机构无处不在的“耳目”、“眼线”,可以在第一时间为记者提供新闻线索;民众的大量评论,也可以帮助记者了解舆情,掌握社会动向,受其启迪,开阔思路,使对新闻的评论更加深刻和贴近读者的关注点。
(4)“现闻”对“新闻”管理体系提出了挑战。
“现闻”的出现促使新闻管理当局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推动政府和官员改变很多传统的做法,并要求学术界展开必要的、前瞻性的学术研究,以帮助政府未雨绸缪,在新事物出现时胸有成竹。
(5)“现闻”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挑战。
“现闻”对“新闻”部分地构成了一种抢饭碗行为,对新闻记者在提高时效性、内幕挖掘深度、提高评论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现闻”概念的提出和演化
笔者提出“现闻”(nows)概念已经多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化,随着笔者对传播过程的知识不断增加、对各种传播活动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笔者对“现闻”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和成熟,回顾这个过程,也许对进一步完善这个概念是有益的。
笔者于1998年开始使用因特网之后,发现因特网使信息交流变得非常容易和迅捷,逐步意识到在新闻传播中,受众和报道者之间的互动将越来越频繁,最终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因此需要一个新概念描述这个新的报道模式。从“news”这个英文词汇很容易就想到了“nows”,进而创造了“现闻”这个中文词汇。
笔者在2000年的短文“人类进入了nows时代!”中写道:“news(新闻)的接受者只能单方面地‘闻’。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nows(现闻、现问)时代。记者在现场的采访,可以通过因特网传遍全世界,人们不仅可以‘闻’,还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地‘问’。记者的装备中将增加一些新玩意,例如,话筒上会出现一只液晶显示屏,显示听众或观众提问频率最高的问题,由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随着宽带因特网的普及,视频nows将得到迅速发展。当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能和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和文学家‘面对面’交流时,‘地球村’的伟大理想才算真正实现。”“随着因特网带宽的大幅度提高,24小时不间断地同时观察全球各个热点地区或事件,例如局部战争、救灾行动、航天飞行、探险旅行、科学实验、巡回演出等等,将成为现实。电脑屏幕上将同时显示多个活动小画面,分别来自各个热点。点击任意一个,来自该热点的画面立即放大充满屏幕。摄像机可以安装在机器人身上,按照大多数观众的意愿行走并旋转推拉镜头。可以很有把握地预言,nows reporting(现闻报导)将成为因特网未来几年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提供现闻报导将成为各个网站最重要的工作。”虽然这些科学幻想式的设想至今尚未实现,但笔者认为它们还是有价值的。对于信息传播业的未来发展,现在技术、资金和政策都不成问题,最需要的、往往也是最缺乏的,正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想象力。
笔者认为当时因特网上的文本型“实时访谈”节目已经具备了“现闻”的基本特征,因为“现闻”区别于“新闻”的主要特征就是受众的实时参与和反馈。
2001年,笔者在“您正在收看的是现闻节目nows……”一文中设想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可以有多达三十六路电视信号,从不同的地点或角度拍摄不同的场景或人物,通过宽带网传送给观众,观众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想看的角度或内容。观众甚至可以通过网络遥控镜头的推拉摇移,捕捉多数观众感兴趣的画面。除了对固定场所可以进行现闻报道,还可以把摄像头安装在探险家的头盔上,通过卫星和因特网随时转播探险家所见所闻,观众也可以随时和探险家进行互动。摄像头还可以装在微型无人驾驶飞机、微型潜艇甚至火星探测车上,进行“现闻”报道,并接受受众的控制,按照大多数人的意愿行走和捕捉画面。“现闻”也可以运用于普通人的生活:在托儿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的教室里安装摄像头并连网,家长们可以通过办公桌上的电脑或者手机看见自己孩子的情况,安心工作。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也可以利用“现闻”了解远在天边的父母的生活情况,父母也可以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笔者还设想企业可以在自己的车间里按照摄像头,让消费者通过因特网直接监控生产过程,“亲眼”看见整个生产过程:原料进厂,分拣和清洗,逐级加工,包装和入库,使消费者对企业建立信任感。[14] 笔者在“伟大的宽带网”一文中将“现闻”描述为“具有交互性的实况转播”,并写道:“让消费者通过因特网随时监督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卫生和质量情况,以此取信于民。这不是比价格昂贵的广告、花言巧语的有偿新闻更有说服力吗?”
2003年,笔者在“聚播,现闻,自传播和全传播——对传播行为发展情况的概括和研究”一文[15]中把“现闻”定义为一种“实时传播加大规模的多向交互”的传播模式;并根据传播过程中信息流的单向或多向、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互动情况,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过程设立了“现闻指数”。同年年底,笔者在首届亚洲传媒论坛上做了大会报告[16],介绍了这些思考,引起与会者的兴趣和讨论。但也有学者当面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为新的传播模式创立新的概念和名称没有意义。笔者认为只有等待实践来检验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了。
2005年,《解放军报》政工部编辑董强在论文中从军事报道的角度讨论了“现闻”概念,他写道:“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师黄佶提出了一个比‘新闻’更新的概念——‘现闻’。所谓现闻,就是兼有‘实时’和‘交互’双重性质,不仅受众和传播者之间,而且受众个体之间也存在大规模交互活动的传播行为。伊拉克战争被称为‘电视直播的战争’,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现闻’个案。可以说,‘现闻’作为事实向本原的回归,它的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如今,像香港凤凰卫视等国际著名媒体,以各具特色的新闻实践对‘现闻’理念作出了更加生动的诠释。在‘现闻’状态,……受众‘直接’走进作品,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与新闻‘同步’行进,似乎自己就是媒体、就是记者,自己就是新闻事件的直接‘目击者’,甚至‘参与者’;……。客观地讲,‘现闻’可以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受众和受众之间可以充分互动,从而大大丰富了传播过程本身。但是,‘现闻’传播也很可能产生有害信息或离题信息,这对媒体和传播者本身的要求更高了而不是更低了。”[17]
2007年《南方周末》记者在报道北京电视台的改版计划时介绍说:“曾任光明日报社驻英国首席记者、记者站站长的张晓刚,刚出任北京电视台总编辑,他把当下的新闻理念解释为‘现闻’——新闻是news,‘现闻’就是nows,说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比新闻还要新。张晓在德国看过一个节目叫《直播德国》,一台直播车在德国境内转来转去,现场直播当地的民俗和生活。有一次开到巴伐利亚黑森林地区,当地人正在举行婚礼,于是记者立刻下车,现场采访并直播。英国也有类似的节目叫《英吉利海峡》,直播车开到海边,看见一个妙龄女郎坐在那里望海做沉思状,就把一个话筒伸到她嘴边:‘能不能谈谈你的初恋?’2007年北京卫视推出的一档节目干脆就叫《直播北京》,每天晚上黄金时间9点半播出。一辆直播车在北京大街小巷穿行,碰到有意思的事儿,记者直接跳下转播车就开始采访拍摄,全程直播。”[18] 但此项设想似乎没有试行很久。显然因为只靠一辆转播车在城里转悠,是很难遇到值得报道的事情的。也许应该邀请全市市民帮助寻找并随时报告新闻线索,转播车有目的地直奔新闻现场,这一节目构想才有可能顺利实施。
署名“新闻主义”的作者在博文中说:“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从NEWS到NOWS的新闻主义转变已经变成现实,24小时的新闻频道可以让观众只要在电视机或者电脑,甚至手机电视前就可以实现与新闻现场的‘零距离’。” [19] 但他也批评了台湾一些电视台为了抢夺第一手新闻,恶性竞争,在报道车祸案件时,“为了强调现场感,为了从NEWS变成NOWS,各新闻台往往都会尽可能派出SNG小组赶到事故现场,或是医院、警局,甚至殡仪馆,每一个小时都会与棚内主播做直播连线。不仅要连线,在台内坐镇的长官还不断要求一线的记者千方百计挖掘与新闻有关的各种细节、各种线索,独家新闻当然最好。但这些一线采访记者往往是刚刚进入新闻行业的新人,为了‘抢新闻’往往口不择言,不顾被采访者是不是愿意,就直接把话筒伸到面前,并不停地问问题。”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感。
上文中的“SNG”是“Satellite News Gathering”(卫星新闻采集)的简称,指“卫星新闻采访车”。作为一个移动式发射站,电视台工作人员可随时将所在现场的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到电视台,电视台再从卫星接收信号播出,因此,SNG成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技术支持手段。[20] 显然,使用SNG进行现闻报道,因为其数量少,成本高,只适用于重大场合和重大事件现场待命,而无法普遍使用。
2007年9月笔者在“手机现闻:一个值得注意的传播样式”一文[21]中写道:“现闻已经不再是一个幻想中的传播模式,它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对它的尝试也已经开始。但现在很难预言它的未来。它也许会引发新闻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也许只是新闻传播的一个小小的补充。但前瞻性的想象和探讨总是有益的。现闻不仅能够丰富新闻传播,而且可能促进传播技术的发展。例如3G迟迟没有在中国开始应用的原因之一是担心市场对宽带移动通讯服务的需求不足,导致有关企业亏损,大量投资被浪费。而通过手机进行现闻传播,是手机的宽带应用之一,这构成了对3G服务的巨大需求。”显然,用手机取代SNG使现闻报道的成本大大下降,而报道点数量可以急剧增长,并可以任意移动,这为广泛进行现闻报道创造了经济和技术上的条件。
2012年,手机+微博这一组合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独一无二的巨大作用已经有口皆碑。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再次考察“现闻”概念,根据大众传播方式的最新发展情况,把“现闻”的本质概括为“实时多源,源宿互动”,并建立了图3所描绘的传播模型。
回顾这十几年来对“现闻”概念的探索历程,虽然笔者幻想的很多情景并未出现,但也出现了很多笔者不曾也无法预料的新事物,和“现闻”概念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尽管有个别学者和业者对“现闻”概念表现出了兴趣,并有所应用,但它离开被人们普遍接受还非常遥远,也许是因为启用新概念的迫切性还未形成,也许是这个概念还不能理想地描述新出现的传播模式。但笔者相信自己的想象和探索,还是有一定价值的。笔者也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对其他研究者的工作有所助益。
 
四,“现闻”报道未来可能的其它发展
(1)手机+微博+数字地图。
谷歌和百度等网站提供的数字地图服务已经非常成熟,被广泛应用。手机本身就具有定位功能(或附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未来中国市场可能普遍使用中国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NSS),因此报道现闻的人可以选择在数字地图上实时显示自己的位置,以增加现闻信息的可信度,也便于新闻机构和政府部门在出现大规模突发事件时掌握全盘情况。例如在发生地震后,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在数字地图上看到哪些地方有人在发送现闻微博,以及其主要内容等等。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已经在手机上得到广泛应用,很多微博网站也已经开始为微博信息配发地点信息,因此这一设想在技术上早已没有问题。
(2)微博网站自动或手动汇编对同一事件的微博报道。
对同一事件(例如某次火灾),可能会有不同的人同时用微博进行报道。微博网站可将这些微博按照发布时间先后或其它特征汇编在一起,以方便人们阅读。还可以把有关背景材料(火灾地点的背景介绍等)和相关知识(火灾自救方法等)的链接放在附近,便于人们点击获取。
(3)手机实时传送视频文件。
新研制的手机可以增加实时传送视频文件的功能,以使现闻报道者可以实况转播现场情况。在手机通信业务方面可以开设新的服务项目:信息接受者付费。例如电视台在接受和转播现闻报道者拍摄的实况录像时,直接为报道者向电信营运商支付流量费用,以解现闻报道者后顾之忧。
(4)开发多通道手机。
在接受和转播现闻报道者传送的信息的同时,后方编辑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或观众的需要,及时指示现场报道者变换报道位置或角度,以满足观众的要求。因此现场报道者和后方编辑部门之间需要方便迅捷的沟通方式。手机或其它手持终端(如平板电脑等)可以具备双通道甚至多通道功能,例如在传送视频信号(含音频信号)的同时,还可以有另一路语音通道(耳机+话筒)或文字通道(屏幕)和后方或观众保持联系。即便不必专为现闻报道生产,厂商也可能会因为消费者的其它需求而开发生产双屏手机。在报道现闻时,一只屏幕作为现场摄像时的监视器,另一只屏幕用于和后方编辑或观众互动。
(5)提高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摄像头性能。
很多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有两个摄像头,一只向外,一只向内,但一般不能同时使用。但以后可以改为可以同时使用,在进行现闻报道时,可以向后方同时提供双画面:现场画面(用向外的摄像头拍摄)和报道者的画面(用向内的摄像头拍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摄像头还可以升级为能够拍摄3D立体画面。
 
结束语
笔者认为,社会发展需要学术界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力。科学幻想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事情,具有丰富阅历的中老年人更应该积极参加想象者的行列。1909年,法国人克雷曼·阿德提出了将飞机与军舰结合、建造航空母舰的大胆设想,解决了使飞机能够在海上作战这一难题[22]。另一方面,中国学术界在学习借鉴外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要敢于创造新的概念和理论,建立新的模型。幼稚不要紧,错了也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地去探索和改进,做出自己的贡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局: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2012年02月27日,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4474955.html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7月19日,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P020120723477451202474.pdf
[3] 张鸣:宜黄官员质疑拆迁自焚者只因侥幸心理,深圳特区报,2010年10月2日,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0_10/02/2693122_0.shtml
[4] Lariscy, R. W., Avery, E. J., Sweetser, K. D., & Howes, P.: An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online social media in journalists’ source mix.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9(35), pp314-316. http://www.docin.com/p-79040264.html
[5] 应吉庆:微博客:发现新闻与发布新闻的新途径,新闻实践,2010年第4期,第37~39页,http://wenku.baidu.com/view/8112571f650e52ea55189851.html
[6] 谢苗枫,龙瀚:走进“全民记者”时代,南方日报,2010年11月8日第A11版,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0-11/08/content_6894539.htm
[7] 赵战花,来向武:微博客对新闻信息传播的影响探析———基于Twitter.com,理论导刊,2010年第4期,第93~95页,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LDK201004037.htm
[8] 白晓晴: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与意义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2卷第13期,第91~92页,http://wenku.baidu.com/view/3b0a7907eff9aef8941e063b.html
[9] Mette Mortensen: When citizen photojournalism sets the news agenda: Neda Agha Soltan as a Web 2.0 icon of post-election unrest in Iran,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April 2011, vol. 7, no. 1, pp.4-16, http://gmc.sagepub.com/content/7/1/4
[10] 曾春楠,曾庆雪:探析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东南传播,2012年第2期(总第90期),第58~60页,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NCB201202021.htm
[11] 孙涛:微博在新闻传播格局中的影响和问题,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8期,第121~122页,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MKJ201218079.htm
[12] Bruce H. Westley, Malcolm S. MacLean, Jr.: A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 review, Winter 1955, Volume 3, Issue 1, pp3-12, http://jmq.sagepub.com/content/34/1/31
[13] 黄佶:聚播,现闻,自传播和全传播——对传播行为发展情况的概括和研究,传播学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208页
[14] 黄佶:“您正在收看的是现闻节目nows……”,宽带奥运梦想——中国网通“无限宽广未来,畅想2008”创意大赛获奖作品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66~170页。
[15] 黄佶:聚播,现闻,自传播和全传播——对传播行为发展情况的概括和研究,亚洲传媒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第172~182页。
[16] 赵敬松:首届亚洲传媒论坛会议综述,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总第126期),第101页,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CB200401029.htm。
[17] 董强:从新闻误读看媒体责任——兼论作品与受众的矛盾关系,军事记者,2005年第5期,第17~19页,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jsjz/2005-05/16/content_205092.htm
[18] 甄晓菲:北京卫视,天下第几?南方周末,2007年1月18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586
[19] “新闻主义”:从“许玮伦事件”看台湾媒体记者素质,新浪博客,2007年1月31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fe791010008mg.html
[20] SNG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09174.htm
[21] 黄佶:手机现闻:一个值得注意的传播样式,3G应用-SP论坛,2007年9月27日http://info.3see.com/snapshot/2007/09/27/129071.shtml
[22] 赵勇:兵器史话:第一艘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诞生始末,解放军报,2009年3月16日,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3/53004/8967105.html

注: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www.bigengculture.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9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9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0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