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中国学界和媒介应该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传播观

发布时间:2014-09-28 16:00
摘要:在涉及是否要将“龙”由dragon改译为Loong这一问题时,不少学者存在着错误的观点,有的学者面对自己通过实际测试得到的数据,仍然努力去推演出相反的结论,并在中国顶级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论文。新闻媒介也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做法,例如在讨论是否应该重新翻译“龙”时,新华网建立了专题“美国人反对重新翻译龙说明了什么”。笔者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在翻译“龙”这一自己民族特有事物的名称时必须考虑美国人的反对。在翻译中国特有事物名称时存在的种种争议,反映了中国学界和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上还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转变观念,增加自信,否则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是难以顺利进行的。
 
关键词:传播学,跨文化传播,翻译,中国社会科学,新闻媒介,新华网
 
序言... 1
一,不少学者反对重新翻译龙,反映了对外传播工作中的错误观念... 3
二,面对明确的定量测试结果,仍然强行推出相反的结论... 5
三,不了解龙和dragon之间的差别,国家级新闻社记者出洋相... 13
四,最奇怪的事情:新华网建立专栏“美国人反对中国龙更名说明什么”... 14
五,反对重新翻译龙的根本原因:面对西方世界时心存自卑... 19
六,反对“京剧译为Jingju”的理由都站不住脚... 20
七,中国宇航员的专用英文词汇taikonaut为什么难以在国内普及?... 23
八,“大屠杀”应该怎么翻译?... 25
结束语... 26

序言
2005年,北京奥运会在选择吉祥物时,呼声最高的龙落选了,原因是龙在英语里被译为dragon,而dragon(可以音译为“杜拉更”)在欧美等广大地区被视为恶魔,是邪恶的象征。西方时政漫画家用dragon象征几乎一切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反面事物:各国自己的敌人(如纳粹德国(图1)和恐怖主义组织)、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环境污染、疾病、工作中的困难等等。
在中国,龙象征着力量和吉祥,龙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全球十几亿华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既然龙译为dragon不妥,那么就重新翻译好了。在翻译一国特有事物名称时,最简单的办法是音译,如同大量外国事物进入中国时一样;龙的最现成的音译法是Loong,海外华人早已把自己姓名中的“龙”字音译为Loong,例如著名功夫影星李小龙的英文名之一是Lee Siu Loong。据笔者考证,早在1817年,英国外交家在中国游记中描述龙王庙时,就已经把“龙”音译为Loong。
重新翻译龙这件事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中国很多学者坚决反对重新翻译龙,一些官方新闻媒介也坚持使用不妥当的原译法,真是令人费解。这种现象不仅见于龙,也见于其它中国特有事物,例如京剧等。本文对这些学者和媒介的观点及做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希望有助于搞好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
 
图1,海报:Poland fights Nazi Dragon, Polish War Relief(波兰勇斗纳粹恶魔)[1]。
作者: Arthur Szyk,创作年份:1939年。[2]
 
一,不少学者反对重新翻译龙,反映了对外传播工作中的错误观念
新民晚报记者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认为,Dragon用了那么多年,即使它有贬义也已经变了,“如果现在更改翻译而造成沟而不通的话,不是很好。”[3]
笔者相信,如果黄瑚教授看到西方报刊上的政治漫画在用dragon象征恐怖主义、通货膨胀、艾滋病、气候异常变化等一切坏的事物,可能就不会再认为dragon的“贬义已经变了”。把龙译为dragon虽然不存在“沟而不通”问题,但存在更严重的“南辕北辙”问题;把龙译为Loong一开始的确可能发生“沟而不通”的问题,但考虑到连中国小朋友在“披萨”、“汉堡”和“热狗”等新词汇面前都没有发生“沟而不通”的问题,外国成年人发生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人民日报记者报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龚文庠认为改名并无必要。首先,尽管dragon与中国龙之间的确存在着误读,但是任何词汇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下才具备自己特殊的意义。Dragon作为中国龙的翻译已经存在很多年了,贸然用一个新的词汇代替,只会引起更复杂的误读问题。第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通译性,两种文化之间没有完全的对等语。创造一个词汇,继续加以阐释,也不可能完全消弭这种不对等性。他认为,消除不同文化之间误读的最好办法是增加直接的交流和接触,随着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加深和熟悉度的加强,这种文化误读是可以逐步消除的。比如中国的饺子,很多人习惯翻译成dumpling,而熟悉中国文化和饮食的外国朋友更青睐于说jiaozi,我们并没有必要为饺子改英文译名。[4]
笔者认为龚教授的观点是值的商榷的。
龚教授一方面承认“dragon与中国龙之间的确存在着误读”,但同时又以“贸然用一个新的词汇代替,只会引起更复杂的误读问题”为理由,反对改正这个错误。重新翻译龙之后,会引起什么“更复杂的误读问题”呢?重新翻译后,可能出现这几种情况:外国人不认识这个新词(Loong),老外们必须查一下词典或看一下注释,或向别人打听一下。最不济,就是老外们把Loong解读为“就是原来的dragon”,继续误读中国的龙。因此,重新翻译龙,除了给老外们增加一些麻烦,不会产生任何新的误读。如果外国人的智商没问题的话,适当的注释和图片等资料足以使外国人迅速认识龙的新译名,消除原来对龙的误读。所以,重新翻译龙的唯一不利之处是增加外国人学习一个新词汇的小麻烦,而不是“引起更复杂的误读问题”。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姚喜明和研究生毛瑞蓓认为:“就‘龙’的翻译而言,现在有人因为‘dragon’的形象不佳而建议翻译成loong。笔者认为不妥。因为这种译法已经具有了稳固的认知基础。例如《新牛津英语大词典》把dragon释义为‘a mythical monster like a giant reptile. In European tradition the dragon is typically fire-breathing and tends to symbolize chaos or evil, whereas in the Far East it is usually a beneficent symbol of fertility, associated with water and the heavens.’由此可见,在英语中,dragon一词的原有概念空间因汉语的文化内涵已经得到了扩展。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强化这个概念,使汉语的‘龙’所具有的‘吉祥’‘威武’的内涵被整合到英语‘dragon’的概念空间中去。”[5]
我对姚教授等人的这种建议的有效性持悲观态度。吉祥、威武的龙能够与象征灾难和恶魔(chaos or evil)的、外形为庞大的爬行动物的妖怪(monster like a giant reptile)整合到一起去吗?如果说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可能不理解这种整合的可行性,那么我们不妨想一下,我们能够把美国演员奥黛丽·赫本在电影《罗马假日》中扮演的女主角所具有的清纯高贵,整合到剽悍泼辣的“母老虎”的“概念空间”里去吗?
《新牛津英语大词典》把龙和dragon整合在一起,只是对龙和dragon互译这一现实的客观反映,并不意味着这种对译就是正确的,更不说明这种互译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明天龙和dragon不再互译了,《新牛津英语大词典》就会进行修改,不再把龙和dragon整合在一起。
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中,有两个“龙”条目。第一个是“龙 dragon”;第二个是“龙 long(dragon)”。前者的内容实际上是在说dragon,即一种虚构的邪恶的喷火有翼生物,后者说的才是中国的龙。[6] 可见终止龙和dragon的对译,并非没有可能性。
在发现问题之后,学者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问题的根源,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该只为现有的错误做法寻找理由。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李贵升认为可以通过一定的文字介绍,使外国读者建构出“临时意义”,认识到dragon对中国人具有不同的含义,他说: “‘龙舟’多出现在描写中国民俗(如‘端午节’划龙舟活动) 的语篇中,通常有对该活动的一些介绍,如中国人眼中的龙是帝王的象征,是祥瑞的神兽等等。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西方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样的西方人已越来越少了)一开始当然可能把dragon 误解为西方的恶龙,但随着语篇的展开,读者读到对中国dragon 的介绍时,就会否定自己原先的理解,同时增加了新的知识,在语篇中建构出dragon在中国的、与英语词典释义不同的临时意义,从而排除了误解。”[7]
判断这种措施是否有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中文在中国人中间测试一下。假设意大利馅饼pizza进入中国后被翻译为“砒霜”,写文章的人在提到pizza时介绍说:“在意大利,砒霜是一种美味的食品”。那么中国人会不会如李老师所预期的那样:否定自己原先对“砒霜”的理解(“砒霜是一种剧毒药物”),同时增加了新的知识(“砒霜是一种美味食品”),在语篇中建构出“砒霜”在意大利的、与汉语词典释义不同的“临时意义”,从而排除对“意大利砒霜”这个概念的误解,进而踊跃品尝“意大利砒霜”呢?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葛岩说:“我们做得好,别人就会知道中国dragon不是《圣经》里的dragon。”[8] 但如果意大利人说:“我们做得好,别人就会知道意大利砒霜不是中国砒霜”,不知道葛岩教授会如何评价?不知道葛教授会不会去品尝一下那些做得很好的意大利砒霜?
台湾东吴大学英文系教师曾泰元说:“西方传统中的‘dragon’是不好的,是邪恶的化身,但‘dragon’也可用来指中国龙。用‘dragon’来翻译中国龙一开始或许是个乌龙,错把冯京当马凉,但现在英文基本上已完全接纳了。依此观之,要不要另起炉灶,给‘龙’造个新译,似乎已不是那么绝对了。常见的词汇中,十之八九都是多义的,是什么意思得看语境而定。‘dragon’也是一样,在语境不清或是需要特别强调时,不妨在‘dragon’之前加个‘Chinese’修饰,以‘Chinese dragon’(‘中国龙’)的面貌呈现。”[9]
不知道曾先生是不是认为“砒霜”也可以成为多义词,在指毒药的同时也代表一种美食?“在语境不清或需要特别强调时”在“砒霜”前加个“意大利”修饰,使意大利馅饼pizza以“意大利砒霜”的面貌呈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就能够使中国人欣然享用“意大利砒霜”?
 
图2,漫画:The terrorist knocked-out(恐怖主义者被击倒)。
作者:Hachfled,Neues Deutschland Berlin,2011年5月2日,[10]
二,面对明确的定量测试结果,仍然强行推出相反的结论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葛岩和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秦裕林的论文“Dragon能否表示龙”[11]发表于中国最权威的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他们使用了规范的定量研究方法,但他们在自己已经得到明确的测试结果“Dragon不能表示龙”之后,仍然推导出结论:“Dragon能表示龙”。
首先,作者对基本事实缺乏了解,因此整个研究课题的基本方向就错了。该论文摘要的第一句话是:“以西方历史上颇多负面描述的dragon来表示中国龙,是否会干扰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在西方,对dragon的“负面描述”何止仅局限于“历史上”?当今西方出版物上对dragon的描述仍然是极其负面的。笔者收集了大量西方政治漫画和宣传画,其中dragon被用来象征各种坏的事物,例如恐怖主义势力、巨大的财政赤字、气候异常变化等等。2011年5月美国军队偷袭本拉登的处所,击毙本拉登后,西方政治漫画就是用dragon象征本拉登的(图2)。作者在论文中写到:“虽历史上对龙有负面描述,就整体而论,龙在中国语境中有着神圣、皇权、强大、威猛和幸运等正面或主流的象征意义。然而,在《圣经》里,dragon神秘、怪异,处于和上帝不断的战争中。在英、德、西班牙语的传说故事中,dragon兴风作浪、凶狠残暴,是圣乔治、齐格菲一类英雄意欲杀之的怪兽。这种差别带来一个传播学的问题:用dragon来表示龙是否会干扰乃至负面影响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作者似乎认为,《圣经》和西方神话已经是属于“历史”了。但我们都知道:美国总统就职时,是要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效忠美国的;在美国法庭上,证人作证之前要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说真话。因此,《圣经》虽然历史悠久,但没有成为历史,《圣经》对dragon的负面描述所产生的影响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或减弱。另一方面,在西方媒介上,神话故事“圣乔治杀死dragon”被频频用来象征美国前总统布什和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剿灭恐怖主义势力的行为(图2);根据这些神话故事创作的各种艺术作品如电影、戏剧、童话书仍然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因此,这些神话传说也没有成为历史,仍然对当下西方人的思想意识产生着影响。
正因为龙具有“正面或主流的象征意义”与dragon在西方被“负面描述”同时发生在当下,因此,作者打算研究的问题“用dragon来表示龙是否会干扰乃至负面影响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做任何研究也能够得出结论:“用dragon来表示龙必然会干扰乃至负面影响中华民族正面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尽管该论文研究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因其研究方法的规范和定量,其测试结果还是值得关注的。
论文描述的测试I使用中国学生和“没有中国的背景的”美国学生进行对比测试。所谓“没有中国背景”指的是:1,非华裔;2,无华裔亲属;3,非中国相关专业;4,不曾访问大中华地区。显然,这一设计是合理的。
测试I有两项发现:
发现一:与龙相比,对dragon特征的认知有更多的负面内容。
中国被试(16人)为龙选择了19次负面词汇,人均值1.19;美国被试(12人)为dragon选择负面词汇55次,人均值4.58。MWW检验表明,两国被试正面和中性特征选择的差别不具统计意义(p>0.37;p>0.63),但负面选择差别意义显著(p<0.004)。发现支持H2。
发现二:Dragon的基本特征认知中有更多负面内容。
以半数或以上被试选择来界定基本特征认知,测试Ⅰ发现,龙的基本特征认知10项,dragon的基本特征认知12项。前者中负面0个;正面2项,占20%;中性8项,占80%。后者中负面5项,占41.67%;正面3项,占25%;中性4项,占33.33%。卡方检验显示两者差别意义显著(p<0.05)。发现支持H2。
该文所设立的假说H2是:“比较两结构,dragon所唤起的基本特征认知有更多负面内容。”
显然,这一测试结果和预期的完全一样:dragon在美国大学生心中具有负面的意义。由于论文作者也认为龙在中国人心中具有“正面或主流的象征意义”,因此,论文标题提出的问题“Dragon能否表示龙”已经得到解答:不能。
葛教授等人的测试结果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陈德彰之前做过的一项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陈教授比较了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对各种动物的认知。中国人对龙、西方人对dragon的认知测试结果是:
 
Most Chinese people like the dragon and think it stands for auspices(26%), dignity(18%), and power(10%), while most English speaking people have bad association with it: fiery(18%), mystery(16%), scare(8%) and ferocity(8%).[12]
(大多数中国人喜欢龙,认为它代表吉兆(26%),尊贵(18%),力量(10%),而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对dragon有负面的联想:易怒的(18%),神秘的(16%),可怕(8%),残暴(8%)。)
 
陈教授的研究发表于2000年,葛教授等人的测试发表于2008年。两次测试间隔八年时间,但西方人对dragon依旧持负面态度,可见很多中国人指望外国人改变对dragon的理解,从“邪恶”变为“吉祥”,是多么地一厢情愿。
葛教授等人的测试Ⅱ要求被试者通过电脑回答问题,利用程序搜集到的认知与态度选择和反应时(毫秒)建立起两动物的认知-态度结构。
测试Ⅱ有五项发现:
发现三:以选择人数为指标,两动物基本特征认知稳定。
发现四:无论以结构强度(特征认知等级/反应时)或选择人数为指标,两动物基本特征认知稳定,唯dragon有更多负面基本特征认知。
发现五:两认知-态度结构中,结构强度最高的基本特征认知均为中性。
发现六:龙和dragon均获中性态度评价。
发现七:美国被试对long持中性特征认知和态度评价。

-----------------------------------------------------------------------------------------------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熊启煦指出:“马礼逊译中国龙为‘dragon’,有没有妖魔化中国的本意不得而知,而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西征对西方世界造成极大冲击,被呼之为‘黄祸’,至今余悸未消。所以那些坚持‘白人中心主义’的西方人的惯性思维十分乐意视中国龙为‘dragon’,把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与‘dragon’挂钩,妖魔化中国。”[1]
也许诺曼先生本人没有想妖魔化中国的本意,但他在潜意识里仍然是以自己、以英语国家的人为中心的。他想的是:“我们能够识别龙和dragon之间的差异就可以了,我们会为你们识别的,所以你们就别改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用dragon这个词同时表示西方恶魔dragon和象征中国的龙了。……”
欧木华[2]说:“笔者怀疑,西方对‘中国龙’的误解是否有普遍性?如果仅仅因为一小部分热衷于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人而改名,那么,这种改名可能是徒劳的,‘中国威胁论’在那些不怀好意者心中依然不会消除。”[3]
根据“中国威胁论不会消除”就否定改译“龙”的意义,是很荒谬的。重新翻译“龙”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改译可以使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人少了一些借口,可以使不了解中国的人减少对中国的误解。改译后仍然存在“中国威胁论”,并不等于改译就是“徒劳的”。因为“中国威胁论”的成因很多,“龙”被译为dragon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消除“中国威胁论”需要很多领域的人士,尤其是中国学界和官方,共同进行积极的努力。建议改译“龙”只是一些学人出于责任感的个人行为,不应求全责备。研究如何树立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为政府决策提供各种参考方案,是有关专业中国学者的基本职责。不研究、不提出各种建议,才是中国学者的失职。
欧木华说:“去年12月,某网站曾经报道,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德国、法国及俄罗斯等国家并没有误读‘中国龙’,并没有将中国吉祥龙与西方恶龙混为一谈。如此说来,所谓的‘中国龙’形象被误读,不过是一些人杞人忧天而已,多少也体现了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
这里所说的“一项调查”就是前述2006年12月14日,《参考消息》第十四版“环球调查”发表的长篇综合报道“西方人对‘中国龙’的看法在变”。正是这篇报道说:“西方的龙在《圣经》里是‘魔鬼’和‘撒旦’,‘迷惑普天下’,是邪恶和暴力的象征。”“龙[4]在德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负面形象。”“德国《时代周报》出版社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对龙的解释是:龙代表争吵和黑暗的力量,也代表暴风雨等恶劣的天气状况,在欧洲一些国家的童话中它扮演邪恶角色。”“龙在俄罗斯以负面形象居多”,“基督教中圣徒乔治屠龙的故事甚至被搬到了俄罗斯国徽上,在双头鹰胸部的红色盾牌上,身着白衣、骑白马的骑士,手持长矛刺向一条龙怒张的大口,龙被其坐骑踏翻在地,仰面朝天,象征着善良战胜邪恶、英雄保卫国家。”“法国航空公司售票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历史上或神话故事中,龙确实被认为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嘴里经常喷火,……。”
这篇报道的确说外国人正在逐步知道中国的龙和dragon不同,但这不等于龙没有必要重新翻译,没有必要在名称上和dragon区分开来。
新华社记者刘洪在自己的博客中说:“引用几个通晓中国文化的汉学家的话,就证明外国人其实都知道咱们中国龙有特殊吉祥意义,我们是太自信了。”[5]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太自信”的表现,更是“太愚蠢”、“太可怜”的表现。
五,反对重新翻译龙的根本原因:面对西方世界时心存自卑
一国特有事物的名称在外译时,往往都采取新造一词的办法,极少有勉强套用目标语言现有词汇的情况。“白兰地”进入中国时没有被译为“英国二锅头”,“伏特加”也没有被译为“俄罗斯烧酒”;“巧克力”也没有被译成“黑香糖”,“咖啡”没有被译成“西洋提神茶”,“冰拿铁”没有被译为“分层加冰加奶油西洋提神茶”。
只有中国人,有那么多人主动放弃自我,宁肯自己民族的象征“龙”和恶魔dragon为伍、同名,也不愿意创造一个新词汇,进行重新翻译,还要找出种种借口进行辩解。反对重新翻译龙的各种理由的本质,是提出者在自我降低身份。
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人在西方文化面前的自卑,这种自卑体现为对“纯外语”莫名其妙的偏好(笔者在中学读书时也曾长期津津乐道于英语课老师给自己取的英文名字),忘记了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贵族和有钱人的奢侈品;忘记了语言是开放的,当原有语言不能满足交流的需要时,完全可以创造新的词语,以满足新的需要;忘记了中国人和外国人是平等的,我们不应拒绝外来语,但我们也有权力输出“外去语”。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李翠娟的观点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都知道,在英语词汇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舶来词,因此,在从事文化翻译时,千万不要去生硬地为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形象寻找西方世界的对应物,一方面极容易造成误会,另一方面也亵渎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图腾。何如直接将之形象地音译成英语呢?……。欧美人在接触别的民族,了解认识其与之有异的文化现象时,不会轻易地从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对应物,进而对号入座。他们会将该文化现象的名称发音直接吸收过来,进行备注,用图像与文字解释来记录。这无疑于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而国内的一些学者在绍介本国文化到西方时,往往以彼为主,己为从,千方百计地要从西方国家文化中找出相似的东西,硬套上去,曲意地放低自己的身段,唯恐自己的东西不被接受。”[6]
很多中国人并不反对为外来事物创造新的中文词汇,却主动放弃面对外国文化时的平等对称地位,放弃为中国独有事物创造必要的新词汇的天赋权力,并反对其他人进行这种尝试。这种主动放弃,其根源是面对西方世界时心存自卑。但自卑者自己不会意识到这种自卑的存在。他们认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是正确的,没有任何异常。这就是“身在庐山中,不知庐山真面目”,这就是文化,就是当下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语言方面的自卑,实际上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发达的西方世界面前总自卑的一个分支。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正在逐步赶上西方世界,在政治和文化上也要加紧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逐步消除骨子里的自卑。
六,反对“京剧译为Jingju”的理由都站不住脚
很多年前赵启正等人就提出京剧应该译为Jingju[7],而不应该译为Peking Opera。对此建议,京剧界的人士很支持,但学术界却存在反对的声音。
2011年6月9日,北京日报报道[8]:北京外国语大学一位教授认为,这种更改没有必要。他说,“约定俗成”是语言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则,而“Peking Opera”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已经被国外所接受。虽然饺子的拼音jiaozi已被国外认可,但每一个词都要按具体形态来收录,不能一概而论,京剧改名还应慎重。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也认为,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推广,在国外“Peking Opera”已经特指京剧,不会被理解成西方那种歌剧。“中国文化向外推广,需要将民族文化资源和符号转化成可以放在公共平台上的、大家都能接受的价值符号,过分强调个性,反而不容易推广。”向勇说,另外,“Jingju”的读音在英语中也没有,更改后可能很多外国朋友都念不出来。
这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的观点太奇怪,为什么“约定俗成”的名字就不能改变?就必须一成不变?Science原来“约定俗成”的汉译是“格致”,后来不是变成“科学”了吗?[9] 饺子可以重译为jiaozi(饺子过去译为dumpling,这实际上是外国的一种面疙瘩),为什么京剧译为jingju却要“慎重”?京剧的“具体形态”哪一点不合适进行音译了?日本的歌舞伎可以音译为Kabuki,为什么中国的京剧不能音译?Jingju和Kabuki这两个词汇在“具体形态”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后者可以被外国人接受,前者就不会被外国词典“收录”?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向勇副院长认为“Peking Opera不会被理解成西方那种歌剧”,这是由己推人的想当然。如果南非细长的号角Vuvuzela(呜呜祖拉)被译为“南非唢呐”,难道向院长不会将其理解成“中国唢呐在南非的一种变种”?向院长担心“过分强调个性,反而不容易推广”,也多虑了。Kung Fu不就推广得很好吗?比最初叫Martial Art时的推广效果好多了。日本人的“寿司”在中国推广得也很好,并不因为没有译为“日本饭团”而在中国没有销路。外国人不会读Jingju?就学习嘛。中国人能够背几千个英文单词,外国人连一个外来语还学不会?
张庆路[10]在“‘京剧’应该译为Peking Opera,不宜改译为Jingju”[11]一文中提出两个理由。理由1,Opera在英文词典里的解释“译成中文就是:在戏剧表演中配有音乐的一种戏剧演出形式。由此可见,京剧完全符合opera的构成要素,它和我们常识中的西洋歌剧一样,是opera的一种。”
-------------------------------------------------------------------------------------------------------------------
然而遗憾的是:虽然外国新闻媒介很愿意使用新词taikonaut,一些重要的英语词典也收入了这个词,如Longman在线词典[1]和牛津在线词典[2],但国内一些官方媒体有时仍然把中国的“宇航员”翻译为astronaut:“Yang Liwei, China's first astronaut in space”[3],“the country's first space mission featuring a female astronaut”[4]。
用一个专门的词汇称呼一国宇航员,是国际宇航界表达对该国宇航成就的尊敬的一种方法。在美国之外,目前只有苏联(俄罗斯)和中国宇航员有自己专用的英语名词,因为目前为止只有这三国能够独立地把自己的宇航员送入太空。Taikonaut这个词汇实际上承载着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成就的认可和尊重。拒绝使用taikonaut,实际上是拒绝国际社会的这种认可和尊重。
Taikonaut不是外国人也不是国内的专家教授们或官方机构创造的名字,而是普通海外华人取的名字,似乎缺乏权威性。但海外华人主动创造这个词,正说明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说明他们为祖国的进步而自豪。更何况taikonaut非常符合逻辑,既有苏联宇航员专用名称cosmonut得到欧美国家认可在前,taikonaut的结构也与astronaut和cosmonaut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该词已经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有着广泛的使用基础,根本不是一个新词。中国官方媒介使用这个词汇,不仅不显突兀,反而能够表现出祖国对海外华人热情的一种呼应。
八,“大屠杀”应该怎么翻译?
“大屠杀”在英语里有现成的词汇,如holocaust、bloodbath和massacre等等。“The Holocaust”专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族大屠杀。[5] 但犹太人另外选择了一个来自希伯来语的词汇“השואה”(Shoah)专指这场大屠杀。“holocaust”来自希腊文,而“shoah”来自犹太人自己的语言。显然,犹太人希望使用来自希伯来文的“Shoah”强调这场大屠杀是犹太人经历的浩劫,而不是一场普通的大屠杀。
法籍犹太人克劳德·朗兹曼(Claude Lanzmann)制作的纪录片Shoah(中文译名为“浩劫”)耗时十一年拍摄而成,放映时间长达九个小时。随着这部影片的上映,“Shoah”这个词也流传开来。那么外国人会不会听不懂、看不懂这个词汇呢?
朗兹曼在接受中国电影评论家张献民的采访时说:“1985年首映之前,填写请帖的人问我影片的标题叫什么?我说‘Shoah’,他们说什么意思?我说‘Shoah’就是‘Shoah’的意思。可是你得翻译啊,别人听不懂。我说他们听不懂正是我要的效果。他们就跟我争吵,我说不允许争论,它就叫‘Shoah’。”[6]
其中“他们听不懂正是我要的效果”这句话大有深意。外国人听不懂这个词,就会好奇、关注,就会去询问、了解和学习。当他们知道这个词来自希伯来文,他们就会对这场浩劫的特殊性有深切的体会。显然这正是导演想达到的目的。
使用专有词汇的好处是可以强调说话者想表达的意义。例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美国国会演讲时说到:“I cannot stand before you today without remembering the victims of this day and of the Shoah.(我站在你们面前,不能不回忆起那一天和大灾难中的受害者。)[7] 因为她用了Shoah一词,读者一听就知道她指的是纳粹德国屠杀六百万犹太人这一大灾难。
1937年,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的大屠杀在英文里被译为“Nanjing Massacre”[8]。中国人能不能像犹太人那样,将其译为“Nanjing Da Tu Sha”?使外国人能够稍微费点功夫去了解“Da Tu Sha”这个陌生词组的含义,并从这个译文中体会到一点中国人的悲痛呢?
对此笔者毫不乐观。“龙”是中国特有的事物,音译“龙”尚且受到无数人的吐槽,如果建议音译“大屠杀”,肯定会遭遇更多的奇谈怪论。我就很纳闷了,同样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为什么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差距这么大呢?
结束语
在翻译中国特有事物(例如龙和京剧等)的名称时我们应该如何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恢复常识,在跨文化传播时遵循平等原则:外国的东西进入中国时怎么做,中国的东西走出去时也怎么做。
外国特有的东西进来时,我们都为它们创造了独特的新名字,多半是音译,例如巧克力、汉堡、威士忌、雷达、……;如果有比音译更简洁的译法,则为它们创造一个新的意译名称,例如cement现在译为“水泥”,而淘汰了早期字数较多的“水门汀”;opera译为“歌剧”,而不是“欧培拉”,更不是“西洋京剧”。
中国特有的东西走出去,也应该这样,而不是勉强找一个现有的外文词汇,然后在前面加一个“Chinese”做定语。更不能让龙和dragon这样内在含义截然不同的事物共用一个名称。历史上译错的,现在应该努力改过来,不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笑柄。


[1] http://www.ldoceonline.com/dictionary/taikonaut
[2] http://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taikonaut
[3] Yang Liwei, China's first astronaut in space,Xinhua,2003年10月15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en/doc/2003-10/15/content_272206.htm
[4] Shenzhou 9 prepares for launch,China.org.cn,2012年6月15日,http://www.china.org.cn/learning_english/2012-06/15/content_25653591.htm
[5] The Holocaust -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Holocaust
[6] 关于《浩劫》——张献民采访克劳德·朗兹曼的文字稿(2004年10月1日),http://www.cctv.com/program/dsfys/20041025/101641.shtml
[7] 我们没有时间失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美国国会的演讲全文,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116/16/42556_9152436.shtml
[8]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http://www.nj1937.org/

[1] 熊启煦:浅析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概念术语翻译问题,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2期,2011年4月,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TXS201102019.htm
[2] 原文没有标注作者欧木华的身份。很多报刊发表过以此署名的评论文章,有时会附有注解“湖北咸宁居民”或“湖北咸宁医生”。
[3] 欧木华:“中国龙”的改名与文化自信,工人日报,2007年11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7-11/23/content_7130972.htm
[4] 注:这里所说的“龙”实际上是dragon,下同。
[5] 刘洪:理应光明正大废“Dragon”,精英博客,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65868_p_1.html
[6] 李翠娟:浅析中西方龙图腾文化异同及翻译策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6卷第3期,2012年6月,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AXB201203025.htm
[7] 赵启正:京剧不是“北京歌剧”,2007年8月28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ca1eb01000a3h.html
[8] 牛春梅:将Peking Opera改为Jingju,两大京剧院欲为京剧正名,北京日报,2011年6月9日,http://bjrb.bjd.com.cn/html/2011-06/09/content_410811.htm
[9] 张顺生:对翻译中“约定俗成”的再思考,2009年5月11日,http://suzhougardens.blog.sohu.com/116166225.html
[10] 原文没有标注作者身份。作者可能是杭州师范学院大学英语部教师: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KF200901018.htm
[11]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english/1/145333.shtml



[1]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的英译汉均为本文作者所为。
[2] 图片来源:http://www.loc.gov/rr/print/swann/szyk/images/02752ju.jpg
[3] 卢晓欣,王剑虹:大学教师质疑“龙”传统英译,欲为中国龙正名,新民晚报,2006年2月23日,http://book.sina.com.cn/news/b/2006-02-23/1037197206.shtml
[4] 苗苗:该如何称呼你,中国龙,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2日,第十一版,文化新闻,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7296/5154421.html
[5] 姚喜明,毛瑞蓓:概念整合与动物习语的翻译,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4月,p171~177,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DLMZ200704001032.htm
[6]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
[7] 李贵升:译名评论:方法与标准,上海翻译,2011年第4期,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KF201104015.htm
[8] 张春海:“羊的传人”激起图腾讨论,2013年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401期,http://www.csstoday.net/Item/41724.aspx
[9] 曾泰元:小龙年说说“龙”该怎么英译,东方早报,2013年2月22日,第A23版,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3/2/22/949969.shtml
[10] 图片来源:http://www.presseurop.eu/en/content/cartoon/629171-terrorist-knocked-out
[11] 葛岩,秦裕林:Dragon能否表示龙——对民族象征物跨文化传播的试验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p163~176,http://www.pipa.com.cn/default.asp?id=1285
[12] Chen Dezhang: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陈德彰:汉英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文化与翻译(郭建中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p354,书生读吧电子版



本文编号:9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9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9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